APP下载

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脑科学研究*

2018-10-30本刊编缉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6期
关键词:南京中医药大学脑科学学术年会

人脑是目前已知人体结构中最为复杂和神秘的组织,是人类智慧所在,但脑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威胁也无处不在。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重大脑病,如抑郁症、脑卒中、痴呆症、自闭症、心理障碍、帕金森等脑功能障碍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呈快速上升趋势,且死亡率高,治疗成本巨大。脑病已成为当今社会、医学面临的重要挑战。尽管现代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对脑功能及疾病的了解与认识也日趋深入,但是远未达到满足临床需要的水平。

“中国脑计划”的名称为“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BrainScience and Brain-Lik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以探索大脑秘密、攻克大脑疾病为导向的脑科学研究以及以建立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导向的类脑研究,主要解决大脑三个层面的认知问题:1.对外界环境的感官认知,即探究人类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如人的注意力、学习、记忆以及决策制定等;2.对人类以及非人灵长类自我意识的认知,通过动物模型研究人类以及非人灵长类的自我意识、同情心以及意识的形成;3.对语言的认知,探究语法以及广泛的句式结构,用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图1)。这项由国家科技部(含国家自然基金委)牵头的脑科学计划,经过国内专家2年时间内数次讨论及论证,已成为我国6个长期科学项目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预计2018年将有望正式启动并给予长达15年的资助*。

就脑病而言,中医药悠久的应用历史、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效果,使其日益成为攻克脑病、神经系统病变等复杂疾病的有效工具。伴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延伸,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得中医药现代化与脑科学研究的结合日趋紧密。利用中医药维护脑稳态,即通过中医药的干预将处于失调的脑功能回复到健康的动态平衡状态,实现脑病防治是中国医学的特有优势。目前的临床和研究都显示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脑病的重大价值。

中医药参与“中国脑计划”有益于我们对大脑疾病的探索。未来我们不仅有望通过分子、影像以及相关标记物,即可在大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大脑疾病的遗传、表观遗传、病理性功能失调等方面的研究,掌握大脑疾病的发病机制;同时也有望通过对中医临床治疗优势的深入研究,发现和掌握重大脑病临床动态平衡的调控机理与机制,帮助我们从保护脑和维护脑稳态等视角对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结构、大脑细胞之间的连接乃至大脑不同区域的细胞类型区分方面对中国脑计划的研究贡献一个广泛且独特的认知。

图1 中国脑计划科研布局*

一、中医脑科学研究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热点领域

截止2018年5月底,国内已经召开的重要会议有:2015年“首届抑郁症整合医学与研究高峰论坛”(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重点实验室主办);2017年第二届“抑郁症整合医学与研究高峰论坛”(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重点实验室主办);2018年5月中国生理学会中医药脑稳态调控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脑科学大会”(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生理学会中医药脑稳态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以及由杭州省立同德医院与相关会议学术机构于2018年5月在绍兴共同举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首届浙江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医疗管理论坛”、“第十三届双相障碍论坛”。目前,中医脑科学研究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热点领域。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刚教授是上述会议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为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做出显著贡献。早期,陈刚教授在海外长期从事神经精神疾病的现代机理研究,2012年引进回国后,带领团队致力于中医药个性化防治脑病的现代研究,发现中医经典复方在快速起效改善抑郁症症状的独特效果,并采用现代神经科学与系统生物学等手段阐释其复杂机理,在国内外中西医界交流介绍中医防治抑郁症的成果,并多次参与组织了中医药现代化与脑科学研究研讨会,为中医药防治抑郁症及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研究,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与脑科学研究做出显著贡献。

二、学术交流活动踊跃

2018年5 月,国内已有多个学会联合相关高校及重点实验室组织学术活动。

1.中国生理学会中医药与脑稳态调控专业委员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脑科学大会情况

2018年5月5 日在南京举办的中国生理学会中医药与脑稳态调控专业委员会首届中医脑科学大会由中国生理学会中医药脑稳态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编辑部等承办。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王晓民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孙志广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平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王昌恩教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孔令东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陈家旭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唐德才、战丽彬、李荐中、黄煌教授等来自全国各省市高校、中西医疗机构、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学者和企业研发科技人员共计近20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图2)。会议开幕式、闭幕式由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陈刚教授主持。大会收到参会论文摘要57篇,编辑形成了《中医脑科学大会(第一届)学术论文摘要汇编》。同时,安排7个主旨讲座、5个专题研讨分会,并从参会征文中精选了8个口头报告和24位参会人员的壁报(表1)。会议交流内容新颖前瞻、信息量大,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国中医药脑病防治相关的学术成就和进展,为从事中医药防治脑病研发与应用工作者提供了解新进展、交流合作等提供独特的机会。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就“如何将中医药现代化和脑科学研究两个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加强中医药防治脑病的科学内涵的研究,以大力提升防治脑病的能力”进行了热烈讨论。大会取得圆满的成功,为凝聚科研力量,促进中医药防治重大脑病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2 中国生理学会中医药与脑稳态调控专业委员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脑科学大会

表1 中国生理学会中医药与脑稳态调控专业委员会首届中医脑科学大会报告

表2 2018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第三次学术年会

2.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情况

2018年5月25-27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绍兴举行,旨在为全国神志病专家搭建高层次的交流平台,促进神志病专业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与推广的精神。会议由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刘兰英教授主持。会议期间开展了专业委员会会议、学术交流等活动。学术年会报告针对营造学术氛围,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脑科学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研究进展、强迫症的神经环路研究、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双相抑郁的病机及治法、常见精神疾病的防与治—中医的启示和角色、从抑郁共病躯体疾病的优化治疗看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价值、精神疾病的中医适宜技术的报告、从脾胃论治焦虑失眠经验分享、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临床地位及治疗、神志病诊疗思维构建、临床状态医学、心理干预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提高人们的觉悟、躯体形式障碍的中医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最常见共患病及其治疗等最新研究和综合治疗方法进行专题学术讲座(表2)。此次会议共及200余人参会,共举办了26个学术讲座,同时召开医疗管理论坛及双相情感障碍论坛。

我刊以主题“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脑科学研究”征集稿件,得到较广泛的响应。经专家筛选,现刊载于本期“专题讨论”栏目,以期广泛传播中医脑科学研究的新观点和新见解,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不断深入。未来,我刊还将组织征集国家“中医药现代化”重大专项相关研究文章,继续深入推进中医脑科学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发展。

猜你喜欢

南京中医药大学脑科学学术年会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城市轨道交通自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及应用
脑科学对教育培训工作的启示一一从睡眠、营养、运动与大脑的关系说起
中国写作学会召开成立40周年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柳树天牛为害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
共话中药资源发展大计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
2018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 2018)征文通知(第三轮)
脑科学改变教育
董奇:脑科学研究与未来教育
顾一煌教授基于再灌注理念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