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大学体育目标实现研究

2018-10-30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课外

宋 军

(齐鲁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0 前言

2015年3月,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一个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 “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基于核心素养构建,窦桂梅、陈福亮、殷荣宾等从体育课程内容出发阐述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1-3].然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复杂的,其包含的内容也很多.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必备的运动技能以及健康的运动行为等,是一个多维度的核心素养体系[4].仅仅凭借体育课程的改革以寄希望于体育课的大作为是非常困难的.从高校体育工作内容来看,大学体育课程对大学生的控制力与中小学体育课程对中小学生的控制力相比,其效力无疑较弱.仅仅凭借大学体育课程这单一且时间并不充裕的形式来达成体育核心素养恐怕是危险的.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除了强调体育课程的设置,还规定和指导了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5-6].无论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及竞赛等对于高校体育工作的实施及其目标的达成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因此,在大学体育目标的达成中,除了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外,同样要强调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其他体育教育形式的重要性.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实现大学体育目标要统筹各种生态因子,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具体到大学体育的环节.这一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主要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及学校体育文化四个部分.每一个主要的生态因子又各自是一个小生态系统,而大学体育实际上又是整个大学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一个因子(图1).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生态因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最终要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要以体育课堂为基础,以课外体育活动为平台,以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为补充,以学校体育文化为依托,各自目标的有效达成,又皆以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催化剂.换言之,每一种教育形式都是大学体育生态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彼此相互独立、各有分工,但同时又相互依托.因此,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系统的、生态化的途径,系统中每一环节的功能的发挥都关系着大学体育目标的达成与否.

图1 学校体育目标达成的教育生态系统

1 大学体育及其终极目标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教学目标分为四大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仅仅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以达成四领域目标可谓举步维艰.学校体育目标不是随意提出来的,而是以“社会需要、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学校体育的功能”为依据[7].高校体育教育环境不同于中小学,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学情也存在较大差别,外部的体育发展环境不同,学生的内在特点也有差异.因此,各级教育相对应的学校体育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应该有一个层次上的递进关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大学体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体育课程仅仅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纲要》有关大学体育课程性质的规定性来看,“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是其主要目标.然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多为每周1次课,若仅通过体育课程以期待大学生体质健康和提高其体育素养的目标恐怕难以达成.《纲要》对大学体育目标的规定性并没有与中小学体育目标明显区别开来,大学体育之目标应与中小学体育不同,二者有一个层次递进之关系.汪波等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中提出: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存在内容繁琐、追求全面、缺乏重点、目标罗列大、层次不分明以及个性不突出等问题[8].程传银等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中也提出:大学体育却存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上存在着与中小学雷同的问题,缺乏个性和层次上的递进关系[9].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不能等同于大学体育的目标,体育课程所能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自觉参与意识和体育消费理念是美国大学校园体育的精髓”,而中国“校园体育多以完成课堂教学为主体”[10].我国大学普遍在大一和大二开设体育必修课,且每周一节,学生修够了学分,三四年级便可不再选修体育课程.如果以体育课程的培养教育为主,待学生步入社会,体育课程的强制效力还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大学体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人,强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11].这种适应当是学生独立、主动的入世,而不是由教师带领着——就像体育课一样.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它其中又包含着不同形式的体育教育因子,每一个因子协同作用又各自分工.就学情而言,大学生较之于中小学生有更大的自主,他们即将面对的是社会,大学体育是大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因此,以“社会需要、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学校体育的功能”为依据,大学体育的目标就应该是学校体育目标之终极目标的达成——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体育应有的健身功能和教育功能都包含于这一规定性之中.体育课堂、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不同形式的大学体育活动在实现各自活动目标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大学体育教育之终极目标.

2 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大学体育目标实现路径阐释

当前,大学体育的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过多地关注课程教学的改革,而忽视了除课程之外的其他体育教育形式的作用.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在中小学,体育课程占据学校体育内容的核心,强调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无疑是正确的;但在高校,与体育课程相比,促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等同样重要.这就是高校体育工作,需由中小学的“一体两翼”向“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系统转变.

2.1 公共体育课程是基础——更大的开放与更多的自主

当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仍然是高校的必修课之一.体育不达标,不仅影响大学生奖学金的获得,也会影响大学生的顺利毕业与否.公共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强制的体育锻炼手段,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一定的约束力,其意在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由于受众范围之广,不能因不同专业或其他原因而有所不同,这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非常大,是其成为大学体育的基础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公共体育课大都为专业教师授课,与中小学体育教师需多专多能相比,在某一个运动项目上,大学体育教师需要精专,专业基础更加扎实.学生不仅能在体育技能上获得发展,还能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这是大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基础.

公共体育课程虽作为实现大学体育目标的基础,但须意识到大学体育不同于中小学体育,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大学生较中小学生有更多的自主.从体育课程的角度,大学应在于课程选择的自主性之大.基础教育系统中,学生除了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还有很多强制形式的体育活动需要无差别的参与,教师还多方引导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但高校体育工作不同,除了体育课程作为大一、大二学生的必修课之外,学生是否会利用其时间参与到锻炼中,完全靠学生的个人意愿.因此,没有中小学时期某些强制性的课外体育活动,高校在提高大学生体育活动水平的过程中就面临劣势.但另一方面,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参与锻炼的基础,较之于中小学,它又是有优势的.现如今,我国高中体育课程,大都实现了兴趣化教学.与中学相比,大学里的体育师资力量更强,体育锻炼的设施也更加齐全,因此,大学体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需要.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应提供更大的开放,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2.2 以课外体育活动为平台——更多的人数与更广的参与

大学生除了在体育课程上有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可选之外,其在课外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也有很大的自主性.较之于每周1节固定时间和地点的公共体育课,在参与运动的时间选择的自由度以及体育参与的时间充裕度上,课余时间参与体育运动显然有更大的优势.如果说公共体育课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过程,那么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则是对习得的知识加以利用并实践的过程.并且,在较少或没有教师参与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参与、运动过程中体育基本知识的运用以及运动中与人的交往,都是自己独立思考和作出相应行动的.不可否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往往受到多重限制,如时间的限制——练习时间、休息时间、一节课的总时间;参与地点的限制——练习的地点、上课的地点;人物的限制——教师的限制、练习同伴的限制;内容的限制——学习项目的限制、项目技术内容的限制.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大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调节体育活动的时间、选择参与的项目与活动的地点等.当下高校体育俱乐部以及体育社团已成为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因此需要规范整个学校的所有体育社团、俱乐部,从宏观方面进行引导、控制.如加强资金投入,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领导的重视以及资金的投入均是校园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服务平台能否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此外,需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促使体育社团以及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更加专业化、便捷化,让更多的大学生懂得体育、认识体育,在提高校园课外体育资源的运营、使用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管理团队的组织能力.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课外体育锻炼氛围,刺激学生喜欢上体育,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的习惯.

总之,高校给予了大学生更多的自主与自由,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更多地支配自己的选择,或约上同伴球场娱乐消遣,或参与体育社团活动与兴趣相投的同学相互交往.在这里,是检验、练习、运用和提高体育课程中所学体育知识的场所,课外体育活动将成为大学体育目标达成的主要平台.然而,如果没有更多的人数、更广泛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则将无法发挥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平台作用,也就不能在达成大学体育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影响毕竟有限,而从高校教育和大学生的特点来看,课外体育活动应该成为大学体育目标实现的主要承担者之一.而作为大学体育目标实现的主要方式,其前提则是能够有更多的人数和更广泛的参与.

2.3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为补充——更全的项目与更高的水平

在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基础的前提下,如若体育课堂教学满足不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部分学生有更高的体育素质的发展要求,可以参加学校不同项目的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训练针对那些想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以及进一步发展特长、提高体育技术水平的学生,学校组织的课余体育训练是体育课程学习的补充.因此,课余体育训练较之于体育课程而言,受众相对较小,但仍不可或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高校要把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列入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体育课教学形式,广泛开展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主体的课外活动和学生群体性竞赛,形成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主体的校园体育文化[12].可见,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高校运动训练的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及课余体育竞赛的开展,而且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非常有利.

当确立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补充时,课余体育训练如何才能在大学体育目标的达成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便是要思考的关键.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有特定的大学生受众,而这些学生中,只有一部分能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如此,大学课余体育训练要在大学体育目标的达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有更全的项目,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其中.若课余体育训练的项目越多,参与各个项目训练的大学生的总数就相应的增大,课余体育训练对大学生的影响范围就更广.在学生广泛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水平便是吸引大学生源源不断地参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动力,也是学校训练成果的体现.一般而言,高校有自己的校队,代表学校参与省级、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大学生体育比赛.在比赛中获奖,不仅是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荣誉,也是激励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宣传旗帜.在更多的大学生的参与下,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成绩才能越好,而好的训练成果又能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训练,于是,一个良性的大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循环便形成了.因此,高校课余体育训练需要更全的训练项目和更高的训练水平.

2.4 体育文化宣传为媒介——更多的方式与更好的推广

在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中,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各有侧重,在培养“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大学体育目标中各司其职,在实现培养大学生的终极目标上,每一种类型的体育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协调发展的.在各种形式的大学体育教育中,促进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是其目标实现的内在规律性之基础.在此过程中,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则是宣传和引导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重要媒介.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或是乞丐、盗贼.”虽然他过于激进,低估了遗传因素的重要作用,但外部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作为大学生校园体育参与的重要外部环境,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共体育课程中学生体育学习的付出,影响着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意愿,也影响着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大学体育的“活力匮乏”,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文化的缺失”[13].如果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佳,就可能导致公共体育课程将无法承担起大学体育目标达成的基础,课外体育活动因更多的人数与更广的参与而支撑起来的平台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因此非常有限,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补充效应也将大幅下降.从一定意义上讲,竞技体育水平之高低,是学校体育的副产品而已.大学体育不应以大学竞技体育之水平的追求,而应该以促进大学生的体育参与并最终将其培养成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的人才为目标.因而,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宣传媒介,其要义则是激发大学体育的活力,更好地将体育运动向大学生推广,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爱上体育,让体育打造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

3 大学体育不同途径达成目标的作用

不同的途径存在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各自在大学体育目标达成中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差别明显.

3.1 体育课堂:体育兴趣的培养与锻炼方法、技能的习得

体育课堂作为大学体育目标实现的基础,主要原因在于体育课堂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相关项目的规则和锻炼的方法,这是技能习得的重要助力因素;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这里就是教师的课堂智慧.在体育课堂中,学生由体育教师带领着学习相关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但真正要掌握某个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仅仅凭借课堂上短暂的练习时间是难以实现的.体育课堂虽有助于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但也绝不能承担过多甚至超出自身所能发挥功能的范围.从各级教育的层次性来看,基本技术的习得也不应该指望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相关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就应该有所收获;到了大学,体育课堂更多的应该帮助学生习得体育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没有体育教师以及氛围良好的校园锻炼环境,其仍然能够按照科学的锻炼方法自主参与体育活动.

3.2 课外体育活动: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

学校体育的形式有多种类别,课外体育活动是其中最重要的类别之一.就课外体育活动这一类别而言,又存在多个形式的活动,如:以体育社团为单位组织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活动、以寝室为单位组织的活动、以个人兴趣进行的体育活动等.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类型的最大特点是大多为学生自愿自发组织进行的.像公共体育课程,是强制进行的,规定了内容、时间和场地等;与课余体育训练也不同,课余体育训练虽然是自愿或被学校邀请、鼓励参与的,而一旦进入到学校安排的课余体育训练中,就不能随心所欲,同样是被规定了练习的内容、时间和活动场所等.所以,在基于学生自愿自发参与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大学生收获的将是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这为大学生将来踏进社会自主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育技能的巩固与提高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作为达成大学体育目标的补充,其对象主要有两类学生:一是对体育非常感兴趣,想继续学习提高的学生;二是体育技术技能水平较高,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训练可以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国内或更高级别的竞技体育比赛.从学校的角度看,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可以提高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水平,进而可以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比赛的水平和有利于学校体育文化的宣传,从而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课余体育训练活动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参与课余体育训练学生的角度看,继续发展自身的体育兴趣、提高个人的运动技术水平以及代表学校参与竞技体育比赛则是其主要目的.在课余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再只是体育课堂中技术练习的浅尝辄止,而是掌握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项技术能力,参与学校里的体育竞赛甚至代表学校参加大型体育竞赛.这也是大学课余体育训练、竞赛与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不同.

3.4 校园体育文化:健康生活方式的环境营造

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要以大学体育目标、大学教育理念为依据.大学体育作为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应该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应该以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为目的,其内在规定性则是规律的体育生活方式.在三种形式的体育教育中,校园体育文化不为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或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中的任何单独形式的大学体育教育服务,旨在促进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这三种形式的活动中,并因此而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外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浓郁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参与,也影响着高校体育的发展.

总之,大学体育终极目标就是在公共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及学校体育文化这一大学体育生态体系中建构的,在这三种形式的体育教育活动中,校园体育文化始终是作为串联三者并助力三者效率发挥的催化剂.潘绍伟教授曾说他心中理想的大学体育是“传承与创新体育文化的体育;是激扬青春、展现学生活力的体育;是培养精英精神的体育;是学生自主、自律的体育;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促进其个性和谐发展的体育;是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体育”[14].这“心目中”的大学体育的模样无疑是美的,但这一目标的达成必然要求建构生态化的大学体育.

4 结束语

各级学校体育教育,无差别的是,教育活动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同的是,教育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宜的目标并对其施以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教育启发.大学体育不同于中小学体育之根本区别在于,学生的强制性体育活动减少,自主性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增加.学情分析,大学也是学生从多年受教育的被动生活的个体过渡到主动生活的社会人、社会个体的重要阶段.大学体育教育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仍然要在体育课堂中给予学生的学习以指导.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他们体育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15].相应的,公共体育课程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也与中小学不同,体育课堂不应该是大学体育目标达成的惟一方式和途径,大学体育课堂的作用是有限的.从生态学的角度讲,大学体育目标的达成是基于公共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产生的综合效应,而校园体育文化则是促成这一生态系统综合效应发挥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训练课外
小满课外班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高校体育训练中智能手机APP的应用思路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咪咪曲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