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

2018-10-3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0期
关键词:射血内径左心室

多种心脏病在终末端时期均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情况,会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主要有胸痛、呼吸困难、口干、食欲不振以及气促等症状,其缺乏特异性[1-2]。对其行实验室和物理检查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性,主治医生主要采取间接检查手段和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诊断,此种方法不仅诊断效果不佳,还会耽误患者治疗。现为寻找有效、快速的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进行诊断较为重要[3-4]。脑钠肽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得到,其属于一种利尿利钠作用的多肽,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主要由心肌扩张、心室压力升高等因素使脑钠肽迅速合成。临床相关研究显示,脑钠肽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5]。现研究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存在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为其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心功能Ⅱ、Ⅲ、Ⅳ级组,分别对应为A组、B组、C组,每组各27例。A组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为54~69岁,平均为(58.31±2.15)岁,病程1~4年,平均为(2.12±0.23)年;B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为53~68岁,平均为(58.21±2.19)岁,病程1~3年,平均为(2.01±0.15)年;C组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为53~69岁,平均为(58.18±2.04)岁,病程2~4年,平均为(2.24±0.37)年。三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满足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将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瓣膜病、严重肾衰竭以及心肌梗死的患者予以排除。所选取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能保证积极配合研究工作。

1.2 方法

对所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行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取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2 ml,将采集的血液标本放置在抗凝管中,对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3 000转/分钟,离心时间为10分钟,将血浆进行分离,使用美国Abbot公司提供的AXSYM仪器和配套试剂进行检验,对血浆脑钠肽水平使用微粒子增强酶联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在检测中需严格遵循仪器和试剂的使用标准。

1.3 判定标准

判定三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了解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情况,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患者的死亡情况、住院次数以及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于两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并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住院时间、住院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8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相比于C组,A组和B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64,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612,P<0.05),具体详情见表1。

2.2 分析8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情况

A组中出现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的患者有6例,其发生率为22.22%(6/27);B组中出现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的患者有14例,其发生率为51.85%(14/27);C组中出现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的患者有21例,其发生率为77.78%(21/27);组间数据经对比,A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发生率最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ab、χ2ac=5.082 4、16.666 7,P<0.05)。

2.3 分析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患者的死亡率

41例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患者中,发生死亡的患者有15例,其死亡率为36.59%(15/41);40例血浆脑钠肽水平正常患者中,发生死亡的患者有1例,其死亡率为2.50%(1/40);组间数据行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9 9,P=0.000 1<0.05)。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患者死亡率呈正相关(r=0.5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分析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患者的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

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的患者的相比于血浆脑钠肽水平正常患者的住院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均较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脑钠肽水平与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呈正相关(r=0.581、0.599,P<0.05),具体详情见表2。

3 讨论

脑钠肽由32个氨基酸组成,是心脏神经激素中的一种。机体在受代谢因素(缺血、缺氧)、化学因素以及物理因素(心室肌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过高、心房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过高)等影响,使脑钠肽分泌量增加,水平随之升高。在此之外其血管紧张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内皮素等均可刺激脑钠肽含量分泌[6-7]。

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受心肌病变、炎症、心肌梗死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因素导致心肌结构、心肌损伤以及心肌功能改变,进而使心室泵血功能降低。现今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指长时间存在的心力衰竭情况,严重影响生命健康[8-9]。早期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存在一定困难,导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经临床相关研究显示,血浆脑钠肽水平可有效的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心脏容量负荷不断增加,导致心室细胞脑钠肽分泌量增加,进而提升血浆脑钠肽水平[10-11]。

表1 分析8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s)

表1 分析8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s)

表2 分析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患者的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s)

表2 分析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患者的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s)

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可充分反应心脏功能,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正常范围为35~50 mm,当大于50 mm之上时,说明心功能受损程度明显加重。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正常范围在50%之上,当小于50%时,说明心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1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C组,A组和B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中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程度相比于A组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的患者的相比于血浆脑钠肽水平正常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明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对所有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对其血浆脑钠肽水平进行测定,其血浆脑钠肽水平越高证明慢性心力衰竭患的预后越差,可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予以充分反应,进而对患者的病情严重情况和预后判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价值[13]。

猜你喜欢

射血内径左心室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射血分数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