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

2018-10-30

传动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恒流源补偿无线

宋 亮 张 希 李 哲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00240)

0 引言

在世界范围内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的大环境下,传统汽车行业的压力日益增大。随着奔驰、大众等车企相继公布了取消燃油车的时间日程表,市场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取代传统燃油车的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在众多的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的发展最好且应用最为广泛,传统汽车的电动化势在必行。目前,电动汽车普及的最大障碍是充电问题。与通用的有线充电方式相比,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有着方便快捷、安全稳定的特点,并且可以省去充电桩占用的空间,因此比有线充电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1]。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基本的拓扑类型有SS,SP,PS,PP四种类型[2],基于这四种基本拓扑又演变出混合拓扑类型,如S-SP[3],LCL[4]等。在众多无线充电拓扑中,集成LCC补偿拓扑由于其谐振频率不随耦合系数及负载情况的变化而变化[5-6],同时输出端电流与负载无关可视作恒流源的特性被广泛研究[7]。然而,对于此种拓扑的功率控制问题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使用集成LCC补偿拓扑的无线充电系统进行研究,利用此种拓扑输出为恒流源的特性增加BUCK电路来对系统传输功率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器调节BUCK电路中MOSFET的占空比实现功率的精确控制。根据实际充电情况,提出了恒电流模式与恒功率模式两种控制模式。

图1 无线充电系统整体结构Fig.1 The structure of the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1 无线充电系统介绍

本文所研究的无线充电系统结构如图 1。系统的输入为直流稳压源,输出为车载电池。整个系统可以分为前端的集成LCC补偿拓扑与后端的BUCK电路两部分。S1~S4组成逆变器,将直流信号转为高频交流信号,此信号通过集成LCC补偿拓扑将能量由初级侧传输到次级侧,再经过D1~D4的整流与C3的稳压作用将感应出的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然后通过BUCK电路将能量传输给电池,在这里通过调节BUCK电路的占空比可实现系统传输功率的调节。下面将对集成LCC补偿拓扑与BUCK电路进行详细分析。

1.1 集成LCC补偿拓扑及其开路效应

集成LCC补偿拓扑是在传统的LCC补偿拓扑基础上,将主线圈L1,L2与副线圈Lf1,Lf2叠放在一起进行耦合,节省了空间。对其进行分析首先要将三对耦合的线圈进行解耦,将系统中的互感线圈进行T型解耦并进行受控源等效后,集成LCC补偿拓扑可以简化为图 2。为了分析方便,将逆变器产生的高频方波由其一次谐波近似替代,忽略高次谐波的影响。同时,认为拓扑中所有器件均为理想型器件。

如果对器件参数进行~式进行等效,可进一步将拓扑简化为图 3。

Lpf1=Lf1+M1

(1)

Lpf2=Lf2+M2

(2)

Lp1=L1+M1-1/(ω2C1)

(3)

Lp2=L2+M2-1/(ω2C2)

(4)

Cpf1=Cf1/(ω2M1·Cf1+1)

(5)

Cpf2=Cf2/(ω2M2·Cf2+1)

(6)

这里p代表初级侧,s代表次级侧。从图 3中可以看出,如果经过上述等效原则,该拓扑可以视作LCL拓扑,而LCL拓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输出可以视作恒流源[8]。

在初级侧,如果假设

Lpf1=Lp1

(7)

(8)

可得

(9)

(10)

图2 集成LCC系统进行解耦和受控源等效后结构图Fig.2 The equivalent decoupled structure

图3 选取特定参数后的结构化简图Fig.3 The simplified structure

jωLpf1

(11)

(12)

同理,在次级侧,如果假设

Lsf2=Ls2

(13)

ω0=1/Lsf2Csf2

(14)

可得到

jωLsf2

(15)

(16)

可得

(17)

(18)

·kU1U2

(19)

在一般的应用中,输入电压U1为固定值,那么系统的传输功率仅与U2有关。由此,可以通过控制U2的大小来控制系统传输功率的大小。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系统开路,由于输出电流ILf2仅受输入电压U1的影响,电容C3上的电荷累加将导致U2急速上升,最终超过可承受的最大电压而损坏。因此,想要系统稳定运行,集成LCC补偿网络不可以开路。可以采用释放C3上电荷的方法控制C3两端的电压,考虑到当U1一定时传输功率P同U2存在如式关系,因而可以通过控制C3释放电荷的速率来控制系统的传输功率。

由以上讨论可以想到,在集成LCC补偿网络末端与车载电池之间可以加入BUCK电路控制U2的大小。与传统BUCK电路不同的是,由于车载电池的钳位效应的影响,此BUCK电路的控制量为输入电压Ubin。一般的车载电池要求充电电流平稳,因此加入的BUCK电路应该工作在连续模式。对于工作在连续模式下的BUCK电路,稳态工况下其输入输出电压同占空比存在如下关系

(20)

在这里,Uo为车载电池电压,即Ubat, 此电压在充电过程中会逐渐升高,并在当电池SOC接近饱和式趋于稳定。然而,车载电池电压的变化速率同BUCK电路的控制速率相比十分缓慢,因此,在上式中可以认为车载电池电压恒定。Ubin为BUCK电路的输入电压,在理想条件下,Ubin与U2相等,关系如,由于U2同系统传输功率P存在线性关系,可通过控制Ubin控制传输功率。

Ubin=U2

(21)

与传统的BUCK变换器不同,在这个应用中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为固定值而输入电压不定。造成这样的不同在于:(1) 此BUCK电路的负载为电池,电池的钳位效应造成输出电压恒定;(2) 此BUCK电路的输入为一电流源而不是电压源,根据前文的推导可得,BUCK电路的输入电流可表达为式经过整流滤波之后的电流,可以表示为

(22)

此电流仅受电路参数和初级侧电压U1的影响,因此可以视作恒流源。在此恒流源的影响下,电荷会逐渐在C3处累积造成U2电压上升,此时可以通过调节S5的占空比使电荷以一定速率释放从而使U2稳定在一定的值附近,进而控制系统的传输功率。

1.2 无线充电系统功率控制方法

根据前文分析,可以以BUCK电路输入端的电压作为反馈来控制系统的传输功率,控制逻辑如图 4。

图4 BUCK电路控制逻辑图Fig.4 The control diagram of the proposed BUCK circuit

令状态变量x如式

(23)

(24)

由前文所述,此BUCK电路的输入可近似为恒流源,则有

(25)

当S5闭合时,有

(26)

(27)

于是可以得到状态方程

(28)

(29)

其中γ>0 。

(30)

实际的充电过程中,有恒电流充电和恒功率充电两种模式。在恒电流充电中,要求电池充电电流恒定Ic,充电功率随着电池SOC的升高而增大,此时可取

(31)

在恒功率充电中,要求系统充电功率不随电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在预设值Pc附近,此时可取

(32)

2 实 验

根据前文分析,搭建了一个基于集成LCC补偿拓扑的无线充电系统,如图 5所示,实验中用电子负载代替车载电池。实验中逆变器S1上的波形与ILf1的波形如图 6所示。在实际的充电过程中,有恒功率和恒电流两种工况。在电池SOC较低的工况下,希望充电电流恒定,此时应当是充电功率随着电池电压增加而增加;在电池SOC达到某一值之后,更好的充电方式是恒功率充电,此时希望系统传输功率恒定。据此,在保持输入电压400 V恒定,电池电压随着电池SOC的上升从98 V上升到129 V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充电功率进行控制,充电曲线如图 7所示。

图6 实验中Lf1与MOSFET S1上的波形图Fig.6 The Waveform of Ilf1 and voltage on S1

图7 电池电压、传输功率充电曲线Fig.7 Battery voltage and power transferred curves

可以看出,在电池电压从98 V~116 V之间,系统处于恒流状态,电流保持稳定,充电功率与电池电压曲线保持一致,二者的比值恒定,充电功率逐渐上升。在电池电压达到116 V以后,由于电池本身的充电特性,电池电压快速上升,但是在此时切换系统控制逻辑,将充电模式变为恒功率模式,充电功率曲线不随电池电压的迅速升高而变化,传输功率保持在2.89 kW附近。

3 结 论

本文在对集成LCC补偿拓扑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整流器与电池之间增加了BUCK电路,以BUCK电路的输入电压作为反馈设计了恒功率充电与恒电流充电两种充电模式。通过实验分析,此方法能够使电池在SOC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恒功率充电,在SOC达到一定阈值之后切换至恒电流充电模式,符合电池的充电特性。

猜你喜欢

恒流源补偿无线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可见光通信非线性补偿技术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电阻箱检定工作中恒流源的作用研究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一种PP型无线供电系统的分析
高精度小电流恒流源的设计与实现
解读补偿心理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精度陀螺恒流源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