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鼓经典作品《奥尔胡斯第九练习曲》的教学感悟

2018-10-30吕政道

北方音乐 2018年17期
关键词:小鼓连音装饰音

吕政道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近年来,在音乐院校打击乐演奏教学的实践中,经过多年的探索、更新和筛选,一些演奏技术全面、节奏语言丰富、音乐表现力强的小鼓作品成为目前音乐院校教学课程和全国打击乐专业赛事规定曲目的重要选择。这些作品经过教师们多年的演奏实践和潜心研究,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挖掘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小鼓的经典作品。何为小鼓的“经典作品”?就是能够涵盖小鼓演奏技术、全面展示小鼓音乐表现力被演奏多年使得成为公认的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在我国的打击乐教学实践中,由丹麦著名的打击乐演奏家本特·莱洛夫Bent Lylloff作曲的《小鼓—奥尔胡斯第九练习曲》(Etude for Snare Drum Arhus Etude No.9)俨然成为公认的经典打击乐作品。本特·莱洛夫七岁开始学习鼓的演奏,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和键盘打击乐乐器演奏。之后,他又到伦敦和巴黎深入学习打击乐艺术,而后在美国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与20世纪伟大的打击乐教育家、演奏家莫里斯·高登伯格Morris Goldenberg、索尔·古德曼Saul Goodman学习使得他艺术造诣得以大幅度提升,在长达28年丹麦皇家交响乐乐团打击乐首席的职业生涯,奠定了他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打击乐专业领头人的地位。“奥尔胡斯”是丹麦著名的港口城市,他以奥尔胡斯的名字创作的九首不同演奏形式的练习曲中,这首第九练习曲是在中国应用最广泛的小鼓经典作品。

这部经典作品是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专业教授刘光泗先生于1986年指导文化部选派的两名专业能力很强的青年教师郑威(时任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教师)、陈翔豪(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参加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打击乐比赛的规定曲目的教学引入中国打击乐教学体系中的。

一、作品创作构思与结构分析

这首作品以小鼓演奏技术和交响乐小鼓经典片段作为作品创作的主线,以丰富的节拍、多变的力度以及小鼓演奏中表现力较强的节奏性语言作为作品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里(共118小节)囊括了几乎全部的传统小鼓演奏技术和部分交响乐中小鼓演奏的经典片段,作曲家以极强的概括总结能力和他对小鼓演奏技术研究的深入,使这部作品成为时下经典的小鼓必奏曲目。作品共分为八个段落,每一段落都有不同的技术主题和节奏主题。从节拍、速度、力度,演奏技术运用、节奏风格及节奏语言构思,都体现了作曲家构建作品整体性的完整构想。

作品创作源于演奏技术运用和交响乐演奏的实践。然而,在结构上作曲家把技术运用放在了作品创作的首位。在前三个段落中,巧妙地把常规的Rudiment(小鼓基本演奏技术)作为创作主线(1-32小节):其中融入了只有小鼓才有的密集滚奏技术,以及单击技术、双击技术、装饰音技术;在节奏方面也表现了强烈的小鼓特点:前、后十六分音符、连续切分音、单倚音、三倚音以及五连音和六连音的运用;在力度方面从fff到ppp极具音乐表现张力的力度变化处理的手段,开宗明意地呈现了完整的作品结构,加之MM=160的速度要求,使这部作品表现出强烈的演奏技术的挑战性。第四段是具有较强音乐性的部分(37-77小节):从圆舞曲开始引入了节奏的旋律,经过5/8拍的过渡,进入了流畅的极具动感的4/4节拍。这部分节奏的旋律有很强烈的戏剧性:在ff的力度之下,连续十六分音符变化重音的节奏突然闯入了4/4拍,在pp力度下演奏两组四分音符组成的三连音,随后又用相同的手法与五连音、滚奏等节奏突强突弱的力度交融进行,使这个乐段成为全曲最具音乐表现力的部分。小鼓是进行曲演奏中的灵魂打击乐器。在这样一部小鼓经典作品中当然少不了这种音乐风格。第五乐段就是以进行曲的风格创作而成(88-93小节)。2/2的节拍和具有典型意义的行进节奏,特别是还带入了6/8节拍的凸显苏格兰军乐风格的节奏,使这个仅有16小节的部分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小鼓演奏者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多变的节奏,而多变的节拍也是很多学生时常会遇到的困难。在第六乐段(94-107小节):作曲家运用了4/4+3/16、4/4+5/16、4/4+7/16、4/4+3/16+2/8等多变的节拍组成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节奏,提高了演奏的难度和节奏的多变性。在第七、八乐段中(108-119小节),作曲家巧妙地把交响乐中的小鼓困难片段融入其中:其中选择了“波莱罗舞曲”和天方夜谭的第三乐章这两个交响乐团应试曲目的困难片段,使这部作品具有公认的经典内涵;在尾声部分(102-123小节),以辉煌的节奏和fff的力度为这首作品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二、作品演奏技术分析

(一)滚奏

1.密集滚奏

在小鼓的演奏中,密集滚奏是最具技术含量的基本能力。一次击打多次弹跳、双手均匀无间歇的连接使滚奏成为一个完全的长音节奏是密集滚奏技术要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密集滚奏的技术是以击打与弹跳的结合形成的结论。当每次击打产生的弹跳的个数决定双手交换的速度,而音乐进行时规定的速度又为双手交换的频率提供可参考的数值。例如,打击乐教育家Gury Kook在他的《Teaching Percussion》书中对各种不同速度情况下,小鼓密集滚奏双手交换频率是以节奏音符来确定的。

谱例1

在这部作品的引子部分,以Andante(MM=72)的速度完成长音滚奏,是要在每拍以六连音的均匀弹跳中完成才能使滚奏演奏得力度均匀、弹跳均匀、频率均匀。

谱例2

2.双击滚奏

小演奏的很多技术都是在行进乐(March)的演奏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双击滚奏就是进行曲音乐风格中的重要的小鼓的基本技术(Rudiments)。这首作品行进部分的滚奏必须要用双击滚奏来演奏的。双击,顾名思义,就是有每只手连续两次敲击均匀交替完成。

谱例3 二分音符=104

谱例4 附点四分音符=104

(二)力度控制

在力度控制方面,槌法演奏技巧的运用是极其重要的。例如,fff 与ppp是绝不能用相同槌法演奏的。在f力度状态下的演奏方式是由腕子+手指+小臂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AWN;在p力度状态下的演奏方式通常是由放松轻击+手指控制来完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EP,在ppp到fff得渐强演奏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从Tep 到Dawn的技术动作的过渡和协调,以使演奏技术的规范、双手力度的均匀和音乐表达的完整。这项演奏技术在以下几个乐段中等都得到了应用,而且对于作品的音乐性表现都是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

谱例5

连续ff的五连音,突然连接到pp力度之下的四分音符三连音,从节奏的转换到力度上的突变为演奏增加了技术上的难度,使音乐表现的戏剧性更强烈了。

谱例6

《波莱罗舞曲》是拉威尔(法国印象派作曲家)1928年创作的最后一部舞曲作品,拉威尔在自传中曾写道:“这是一首慢速度舞曲,它的旋律、和声与节奏始终如一,且用小鼓节奏接连不断地给以强调。一个核心因素的多样变化促成了管弦乐队的渐强。”小鼓声部在近七分钟的时间长度里把一个完全相同的节奏从ppp到fff的循序坚强,而且渐强的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小鼓演奏者要从从Tep 到Dawn再过渡到Full ,这是一个技术的挑战。因此,这首作品选用了这首对打击乐手力度控制能力极强的经典作品片段。

(三)装饰音的技术处理

装饰音在小鼓演奏中历来是必不可少的节奏类型和重要的演奏技术。装饰音演奏有三个原则:a.在拍子之前;b.比主音弱;c.与主音紧连。 在这首作品的第三乐段中出现的三倚音节奏是最具小鼓装饰音技术的典型节奏。由于速度较快,依附在八分附点音符及切分音节奏,要能按照三项原则准确完成演奏难度较大,因此,建议以科学的安排手法和放大时值(将十六音符放大到八分音符)练习开始练习。

谱例7

在演奏要求上,我们应力求节奏的准确。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去除装饰音,把原本的节奏演奏准确,然后再放慢速度,在节奏准确的基础上按照装饰音演奏的技术要求逐步加入装饰音,前提是原始节奏不能变形。在谱子中这个乐段的规定速度是MM=138, 我认为,这个速度即使解决了技术问题,音乐的表现力是无法表现的。解决演奏准确的困难,依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完成速度以MM=108为最佳。

(四)节奏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这首作品有两个乐段的节奏是要特别加以练习的。

1.第二乐段(9——12小节)

MM=160速度中,连续的切分节奏是第一个练习重点。建议在定速MM=80开始,在每天练习中逐步加快速度,以达到作曲家的速度要求。

2.第四乐段(17-24小节5/8节拍部分)

这段节奏经常把附点三十二分音符演奏成装饰音。

谱例8

3.第四乐段(31-41小节)

在连续十六分音符与跨节拍的三连音以及连续的五联音之间以突强、突弱的极度变化,同时,在37-41小节又加入了渐快的速度要求和双倚音的强力节奏,使演奏更具挑战性。(使节奏呈现出错落有致,远近虚实的风景画般的音乐表达。)

4.第六乐段是一个多种节拍组合乐段

以4/4、3/16、5/16、7/16、2/8的节拍组合,使节奏呈现出阶梯型递进的、突破常规节奏组合的特点。

谱例9

5.第七乐段(5-12小节)

6/8的天方夜谭的片段中,第二拍的六连音演奏是在小鼓演奏的重要的技术难点。在演奏要求上,既要演奏的很弱,又要节奏非常清晰准确。因此,演奏手法的确定是很关键的。有两种手法被经常使用:rrllrr rlrlrl。这是因人而异的选择,取决于演奏者对演奏技术的把握来确定。

三、作品节奏语言分析

我们都知道,音乐的三大构成要素是旋律、节奏、和声。然而,对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创作的节奏乐曲来说,节奏是唯一的音乐语言。因此,要赋予节奏旋律般的表现内涵,给予节奏丰富的表现力,这就需要演奏者除了掌握技术以外,提高对节奏语言的分析能力和掌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首小鼓作品中表达节奏语言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一)音乐记号

在作品里我们看到了重音、保持音、跳音、连线等音乐记号。

1.重音是加强节奏语言的重要手段

重音起到强化节奏(当重音在正拍出现时)和改变节拍(当重音出现在弱拍时)的作用。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多次与重音相遇,比较典型的是以下两个部分:

谱例10

这里的重音起到了强化节奏的作用,使节奏更具有律动感。

谱例11

这里的重音改变了正常节拍的感觉,很多学生在这里会产生节奏的错觉,从而把这个节奏演奏成三连音。

2.保持音与跳音是丰富和表现节奏语言主要标记

谱例12

这里的演奏,一定要在很弱的前提下,把两个八分音符表现出一个长音一个短音的节奏语气,使节奏语言更生动。

3.连线可以改变节奏

谱例13

连线的应用是丰富节奏语言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在演奏连线节奏时力求把连弦音演奏得融为一体,当跨小节连线时会呈现出变化节奏。

(二)记谱提示

记谱的方式决定节奏的组成框架。有两种形式:

1.节奏方式

比如,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六连音的三种形式记谱。

谱例14

这种记谱实际上是在向演奏者提示节奏的结构框架。建立在两个八分音符的六连音:

谱例15

建立在三连音框架的六连音(见谱例16):

谱例16

建立在四分音符节奏框架的六连音(见谱例17):

谱例17

2.节拍方式

比如,在这首作品中圆舞曲乐段中的5/8的节拍组成形式是不同的。

谱例18

构成了不同的节拍韵律使节奏的节拍框架发生了变化,在节奏的听觉上有很大的不同。

(三)旋律动感

在作品的最后乐段,作曲家选择了两部交响乐作品中最具小鼓技术特征的作品,其中“波莱罗”和天方夜谭的第三乐章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交响乐团打击乐专业应试时必考曲目。

在节奏语言方面,首先要有旋律感,也就是说,要唱着旋律演奏。这样的节奏在演奏时,不要过分强调节奏的严谨,而是要把节奏的旋律感放在首位。

四、结语

这部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篇幅不长,大气、完整,演奏技术全面,音乐表现力强。

猜你喜欢

小鼓连音装饰音
装饰音在爵士鼓演奏中的作用探析及运用策略
爵士鼓演奏技巧六连音的应用
圆号演奏中连音的吹奏技巧研究
浅析影响圆号大跨度连音演奏的主要因素
浅谈装饰音在意大利歌曲演唱中的艺术价值
连音社济南最火的乐队
你好,小鼓
钢琴装饰音发展探究
肖邦钢琴作品中装饰音的运用
——以辉煌大圆舞曲为例
永远的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