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器鉴定那些事—青花绘制

2018-10-30何国森口述殷鹏整理

收藏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分水画师青花

□ 何国森 口述 殷鹏 整理

青花之美,在于其颜色与图案的完美结合,核心是绘画。以毛笔蘸取黑褐色的钴料在洁白的坯胎上绘制图案纹饰,之后罩上透明釉入窑在特定的温度下烧制,等钴料充分氧化还原后,黑褐色的钴料逐渐转变为多层次的蓝,一件青花瓷器就此诞生,在其余青白釉色的衬托下更显冷艳华贵,令人心醉(图1)。

纵观青花瓷700多年的发展历程,综合评价起来,清康熙时期的青花最美。这时的绘画技术精湛、分水层次丰富、钴料发色青翠、釉质紧薄而明亮,故人称这一时期烧制的上品青花色泽为“翠毛蓝”。可以说,青花瓷器品种在康熙时期达到了顶峰(图2)。

随着近些年考古工作的发展,人们又将青花出现的时间,从元代提升到唐代。河南巩县窑曾经烧造过青花瓷器,但器物很少,从实物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烧制技术,各方面都不够成熟,作为青花的绘画更是简单,纹饰也不丰富,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时的部分青花器,很可能不是用毛笔绘画而成,只属于掺杂了相应的矿物元素而偶然呈现(图3)。

到了元代晚期,江西景德镇成功烧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青花瓷器,并大量生产。但在当时也存在一个发展转型的过程,学者们把它分为“延祐型”和“至正型”。“延祐型”被认为是元代青花的原始期,景德镇称之为乐平窑(乐平为景德镇管辖的一个县),以烧造小件器物为主,纹饰以花草纹为多,画法简单,再加上窑型未经过彻底改良,青花器物常出现胎和釉均未烧熟、钴料发色不佳等特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创新,到至正时期是元代青花瓷器的成熟期,虽然在炼泥技术、制胎工艺、钴料提纯、施釉方法上还都存在瑕疵,但瑕不掩瑜,这一时期的青花绘画艺术可称得上是一流的(图4)。那种一气呵成出来的自由奔放,以一种大浪漫的形式表现在人们面前,赋予了器物极强的表现力。这一点是明、清两代青花器均无法企及的,同时也为以后瓷器上的绘画型式发展定下了基础,并沿续至今。

图1 元 青花昭君出塞盖罐

图2 清康熙 雉鸡牡丹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图3 唐 青花人物塔式罐

图4 元 青花鱼藻纹大罐

青花品种的研发成功,使得瓷器彩绘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不论是青花、五彩、斗彩还是粉彩等各种彩绘,都是以绘画为核心的绘瓷艺术,只是使用的材料以及工艺顺序不同。从元代到明、清两朝,在瓷器上绘画的题材众多,有以人物历史为题材的,如昭君出塞、空城计、西厢记、西游记等;又有以龙、凤、麒麟、花鸟鱼虫、吉祥图案等为题材的。绘画内容丰富多彩,数不胜数,而总结起来则仅为三种:第一是以画人物山水为主;第二是以画花鸟为主,称为翎毛;第三是以画缠枝花卉为主,龙凤等吉祥纹饰也包括在内,称为图案画。前两种需要画师有一定的美术工底,并且还要有丰富艺术创造力。如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宣德枇杷绶带鸟大盘,明显可以看出这不是一般工匠可以随意绘制的;而第三种要有扎实的白描功底,画出的图案要“活”,并且生动自然,行内称为“死的要活”,有“愁龙、哭凤、喜狮”这一绘画口诀(图5)。

画工以女性为主。学工的女孩子要在十四五岁时拜师学习三年,第四年帮师傅做工一年,然后才能出师,自谋职业。在初学的前半年要先练基本功,在泥坯上画线条、画圆圈,还要在毛笔上坠上重物进行反复练习,以锻炼腕力,等达到画出的线条速度快、粗细一致后,才可上手在瓷坯上绘画。仅这一项工序一般要经过十几年的修炼才可达到最高的水平,而一般画工画到60岁左右的时候,因为精力不足,气力不够,普遍就画不动了。除了绘画技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各种钴料发色的掌控、下笔的力量、蘸料的多少、点工的灵动、分水的控制等,这些全凭画工多年积累下的经验。能将绘画与发色做到和谐,才是一个优秀的画师。

一般来说,画师受邀到瓷厂画坯,自已只需要带各类绘画工具即可。比如毛笔要选择硬且有弹性的狼毫,这是比较适合在泥胎上绘画的工具。现在景德镇有专门生产销售的笔行。钴料则由瓷厂提供。瓷厂要提前将磨细加工后的钴料,排掉水加入桃胶,让其发酵沉腐融合。绘画时,画师将钴料存放在小碟内,边沉腐边绘画,还要适当调匀,防止过度沉淀导致不好走笔。一般同一批器物都是需要几天才可绘画完毕,所以每次绘画的力度、风格、气力要保持一致,否则会破坏画面的艺术性。一批器物会由多名画师完成,但因为每名画师的手法风格不尽相同,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不正当攀比竞争,所以同一批商品内的同种器物只由同一名画师完成,这也是画师内部的行规。

图5 清康熙 龙纹瓶(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青花发展到至正时期,绘画风格已经完全成熟。绘画方法则先画纹饰的线条,待线条画完后,再用塌水法在轮廓内进行反复涂抹,增加纹饰的阴阳向背,使纹饰更富有立体感。至正时期的小件器物绘画还是沿续早期风格,绘画内容以花卉、人物龙凤纹为主,由于不是官窑,又多为日常应用器物,绘画内容全凭画师自行决定,随心所欲,并且不难看出下笔速度快、简单且潦草、工整性差、类似写意画的风格。而大件器物的绘画水平则非常高。纹饰应经过精心设计,层次多,并分主辅纹饰,且主题纹饰非常突出,画面整体性强,绘画精细,纹饰繁复但不拘谨,笔峰力量足。可以看出画师的功底深厚,再经过大面积的多次塌水,增强纹饰的表现力,极大地提高了瓷器的艺术性。

图6 元 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图8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天球瓶 故宫博物院藏

图7 元 青花地麟凤葵口大盘 故宫博物院藏

以著名的“鬼谷子下山”大罐为例,来了解当时是如何绘画的:首先窑厂主按每年所需产量计算生产总量,再按窑位情况及匣钵的直经,设定所需器型,待确定后请印坯工设计生产。如直经约30厘米的罐500个,直径20厘米的梅瓶300个,以及为配窑所需大盘和小件器物数百个。请两名画师,其中一名画人物山水,另一名画图案;由于画人物山水要慢于画图案,成本还高,所以只画150个圆罐,100个梅瓶;分工完毕后,先将坯胎放在辘辘车上按所画主辅纹饰画出分隔线,画师在左臂上垫一块丝锦(丝绵不粘钴料),然后像抱婴儿一样,将坯抱在怀中,开始绘画。一般都是先从器物下方画起。先计算好画几个莲瓣纹,在景德镇称为“板凳角”。板凳角一般为偶数,大小布局要对称一致,用细笔勾画出线条,而且一笔画完。之后画内部的杂宝,待都画完后换毛笔进行塌水。这个部位塌一遍水即可,要求一气呵成,中间不断水,走笔老练且速度快。器物下部画好开始画主纹饰。画师按历史故事,设计鬼谷子及其他人物形象,定好大约位置后,先进行人物的绘画,再用树木山石等图案串联起整个图案。此后按纹饰的布局,进行塌水,有的为突出层次,塌水的次数也不同,有的会塌三遍甚至五遍水,这全凭画师对画意的理解。罐子的肩部画缠枝花卉。也是先将几个花朵定位后,画完花朵再画枝蔓连接,最后画颈部的海浪。当器物整体画完后,看上去是黑乎乎的一片,图案细节根本看不清,之后交给下一道工序,进行施釉装匣备烧等。而当画师闲暇时,可顺手画些小件,人物也画的简单,一般在盘、碗的中心画个高士图,寥寥几笔,但形象生动(图6)。

元代的另一类器物如“青花地白花刻花葵口大盘”(图7),则是集青花以及雕刻工艺于一身,它的制造工艺复杂,青料使用是画大件器物数倍,对塌水工艺要求比一般青花器更高,最终呈现出的艺术表现力极强。其背面还有阿拉伯地区的家族徽章,应为出口产品的备份。制作这件大盘,首先要印坯,这要比瓶、罐类简单,烧制的合格率也相对高。在大盘印坯时,当遇到有需要雕刻的器物时,印坯要厚一些,先请雕刻师傅对大盘的盘口进行雕刻,凸雕莲瓣纹之后再由画师进行绘画。画好后因为是以青花做底色,整个盘子几乎完全是黑褐色的,再经过施釉装匣入窑烧造。由于大盘一般都是放在表上(窑内的顶部),因此合格率相对高,青花发色多呈现蓝而不黑,釉也光亮透明,再加上又附合西亚市场,因此在元代广泛的生产。到了明初永宣时期,大盘仍大量生产,雕刻技术更高,只是以青花做地的很少。到了清代,只有少量的小盘、小碗可以见到保留这样的工艺。

明洪武二年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在有明以来将近300年的时间里,为宫廷烧造瓷器,并且在明代初期形成了一官(窑)独大的局面,在传世的器物中,基本上都是官窑瓷器,且以青花器为主。由于明朝使用的钴料产地不同,其内部所含有的各种矿物质也有所区别,导致成瓷后的青花发色也就不尽相同了。由此形成了三个时期:

1.洪武、永乐、宣德时期所用青料为的“苏麻离青”料(图8)。洪武时期的传世品不多,主要是青花和釉里红瓷器,绘画风格与元代相同或类似。在明朝初期,整体社会状况不够稳定的情况下,瓷器在成型、烧造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瑕疵,整体品质上不及元代器物。永乐、宣德时期由于社会安定以及经济的发展,烧造技术逐步提高,这一时期的青花器,釉色青白、肥润,凸显出青花的沉稳。绘画技法也承袭元代先画线条后塌水的程序,但风格上却发生了变化。明代官窑由朝廷设计图样,画师需按官样绘画,要求画师在绘画风格上与图样一致。至于具体操作,则与元代画法相同,即先定位,后画图,无论大小件器物,下笔力度大,走笔速度慢。但即使有规定的官样,画师在绘画时候也有一定的自由度。比如在画缠枝时多画几个树叶等都属于正常现象。永乐、宣德时期绘画的精细及规矩程度高于元代,但由于官制的规定,豪放自由之感却不及元代,又加之窑炉的改变以及运用的纯熟,导致烧制温度提高,塌水画法后产生的结晶斑变得更重,导致了纹饰的普遍不清晰,青花色调有浓艳之感(图9)。

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历时约30年的时间,之前因未见过明显的官窑器物,故一般人称“空白期”。现在通过近些年在景德镇的考古发掘中我们也发现,在这一时期中,也烧造过大量的瓷器,同样不乏精彩如宣德时期瓷器,所谓“空白期不空白”之说。但我们如今能够看到的传世品却少之又少(图10)。仅从这些传世品中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这一时期造型与宣德类似,以中大件器物居多,钴料仍以苏料为主,同时对钴料的提纯祛铁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也为成化时期青花风格打下基础。那些非官窑的器物,绘画风格与宣德时期略显不同,画面简单潦草不够精细,却与元青花小件器物的画法相似。整体来看,大面积的塌水画法减少了,整体色调趋于平淡,但在制坯、绘画、施釉、烧造等工序上,却均不如元代,工艺略显粗糙,初学者常将此时期民用器物误认为是元代青花。

2.成化、弘治、正德时期由于钴料、绘画、造型等风格大体一致,一般使用国产“平等青料”也称“坡塘青”。成化时期一改前期的风格,小件、薄胎、造型优美的瓷器增多,大件器物相对减少,所以有“成窑无过尺”之说。成化瓷器在制瓷的所有工序中均达到了明朝造瓷的顶峰(图11)。在绘画时,新工艺的大量使用,将以前主要使用的塌水法,改为创新的分水法,克服掉明显的“咬胎”现象,画面尽显柔和淡雅,将造型与绘画的结合更加完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为达到青花颜色淡雅的要求,这时的画工在绘画时,要先将蘸好钴料的笔,笔锋朝上在桌上蹲几下,为在绘画时下料慢一点,达到线条更细更浅的目的。绘画时先画纹饰,画完后按画意采用分水的方法,轻轻地涂一遍料水,之后晾干施釉备烧(图12)。笔者曾上手过成化时期烧制的脱胎青花小杯,口径约4厘米,器壁薄如蛋壳,内壁用半刀泥刻法暗刻一条龙纹,外以青花画海水,底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青花款,在光的照射下杯身内外相应,龙纹时隐时现于海水之上,真如蛟龙出水一般。这只小杯甚至比永乐时期的超薄胎器还要薄,可谓是“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灸销”。对于这只杯子的制作,首先要精选高硬度胎泥,经过模具成型,经雕刻高手在薄壁的胎坯上用刻刀刻出龙纹,但坯不能刻透,之后入窑烧成反瓷也就是素胎,再由画师绘海水、写款,最后施釉入窑再次烧成瓷。

图10 明景泰 青花人物罐 故宫博物院藏

图9 明 宣德款青花缠枝莲合碗(盖) 故宫博物院藏

图11 明成化 缠枝花卉卧足碗 首都博物馆藏

图12 明成化 斗彩杯 首都博物馆藏

图13 明正德 青花穿花龙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3.弘冶,正德时期的绘画称为“双勾法”,先双勾出纹饰的线条,然后再分水(图13)。到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窑器的钴料产地又发生变化,根据业内专业人员分析,这时期采用的是进口回青料也称“佛头青”配合石子青共同使用(图14、图15)。此料不如成、弘、正时期的钴料秀美,色调或灰或紫,由于大件器物的再次烧制,器型不同于宣德时期的端庄大气,绘画风格也显得凌乱无章,主题突出的不明显,且不论是画人物,还是图案,都显得呆板,绘画工底无法与前朝相比,呈现出衰退的表现(图16)。在分水技法上,同样表现出不熟练的退步现象,如控制不住料水,常常分出纹饰线条的边框,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感。而分水出框这一特点,如今反而成为鉴定此时期青花器物的特点。

图15 明嘉靖 青花朵花纹象耳瓶 首都博物馆藏

图16 明嘉靖 青花矾红彩鱼藻纹盖罐 首都博物馆藏

图14 明万历 青花人物罐(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18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纹棒槌瓶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瓷经过元、明两代约300年的不断发展,为清代瓷业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顶峰。尤其康熙时期开始,各项制瓷工艺趋于成熟,新的瓷器品种大量涌现,可谓百花齐放。而青花瓷器作为发展的主流产品,在此时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这是元、明两代及康熙之后的各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绘画风格也与前后时期有所不同,主要是以画风景花草为主。在绘画艺术上不论是画人物山水,或是花鸟图案都是尽善尽美,达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分水技术,使画面更加立体,并显得壮观。

康熙的青花绘画成就是在总结了明末万历(图17)、泰昌、天启、崇祯及清顺治的绘画经验之上成功的。明万历时期的官窑走向衰落,民窑瓷器却得以长足发展,绘画风格发生了明显转变,从官窑的图案画转向以向往的田园生活,以人物山水画片为主。绘画用的钴矿料也发生了变化,据业内专业分析,这时期主要使用浙江产的浙料以及云南所产的珠明料为主,此料钴含量高,再加上成熟的提纯技术,为画面提供了基础保障。在传世的器物中可以看到,釉质青白而透润、纹饰清晰淡雅、分水浓淡有序,大大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到了康熙时期继续沿用此画法。由于新式窑型的使用,使成瓷温度更高,瓷胎可以更薄更硬,钴料发色更加纯正,釉与胎结合更加紧密,达到薄而透的效果,人称“贴骨釉”或“紧皮亮釉”,使青花在釉色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青翠飘逸、清爽透彻,人们将这一时期烧制的最好的青花发色,称为“翠毛蓝”。这时期的绘制通过高超的分水技术,将远山近水描绘的层次分明且浓淡有序,达到了“墨分五彩”的绘画效果,古人还有“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子而分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的高度评价(图18)。

随着青花的发展,画师们对钴料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料性必须要与胎釉画面相结合,才能生产出好的瓷器。如明代永宣时期所画的人物画,由于钴料的淘炼工艺不佳,在绘画时线条粗,并伴有料渣,成瓷后影响画面的美观,且画面只在一个平面内,立体效果较差;明代嘉万时期人物画大量增多,但人物表情呆板,衣纹的分水较为僵硬、与整个画面脱节,无法准确表现人物的状态;而康熙时期所画的人物,虽然人物开脸并不符合如今的审美,眼晴较小但有神,表情却也非常丰富,由其是衣纹通过分水法的处理,显得层次明显动感十足,能够较清晰地表达出人物状态与心态。

图17 明万历 青花福寿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图19 景德镇仿雍正缠枝葫芦纹橄榄瓶

图20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双羊耳尊 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康熙画松石芭蕉图案玉壶春瓶,绘画时青料使用变厚,施釉也相应加厚,整体器物看上去釉色青灰而不透,纹饰虚而不清,是无法与当时盛行的山水人物无法相比的;而此画法在雍正、乾隆改变青花用料后,烧制的却都很好,并一直沿续生产。这也说明青花器的核心是绘画,而钴料的料性是青花之魂。

“翠毛蓝”之美,不仅是青料以及其加工技术的提高,更是分水技术之精湛的具体体现。前文提到的塌水、分水两种技法就如同给人物穿上衣服,给山川披上树木。塌水画法的优点是好掌握、好控制,缺点是立体效果不佳,并且会出现明显“咬胎”现象;施釉也厚,窑温偏低时青花更容易发黑,窑温高了则更易流动形成虚影,俗称“烘”,影响瓷器的品质。何时绘制青花技法从塌水法改成分水法,历史并没有明确记载,而若从传世品中分析,大约是在明成化时期开始使用。成化时期小件器物多,不适合使用塌水法绘制,分水后画面淡雅柔和。到了康熙朝分水法则运用到了极致。分水法,是画师根据画意所需的浓淡深浅,将钴料按不同的配比加入一定量的茶叶水,因茶叶中含碱性物质可以控制水的流动。一般的画师按浓淡配制三到五碗水用来绘画,比例多少只有画工自已清楚。如在画山景时,远山用淡水,近处用浓水,随时控制水的流动。而分水高手只调一碗水,这充分显示了画师对料性以及艺术的理解。而分山水与分人物图案的手法也不尽相同。分山水要更多的使用腕力;分人物衣纹要不停地走水,这样才有动感;分图案龙纹要稳而匀速。在分水之前还要先仔细研究画意思想,将分水用的鸡头笔蘸满水,用侧笔或直笔控制水的流速,笔尖不能触到坯胎,完全靠水珠在坯胎上流动,远山轻轻地走笔,到了近处不抬笔反复地走笔一气呵成。在分水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调整坯胎的位置,要不停地用嘴吹气,把水必须控制在轮廓线之内,如出了轮廓线就是废品。康熙“翠毛蓝”之所以美,不仅在于青花颜色,更重要的是画师的分水技术高超,能用一笔水分出八九层的立体效果。如果不是一笔水分完,在画面上就有互相衔接的痕迹,过渡不自然。清末、民国仿康熙青花山水器物的一个特点,就是分水不自然,没有立体感,并且笔尖触到坯胎留下了痕迹,说明仿古者功底不到。在分析鉴别青花瓷器的年代时,研究分水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图19)。

图21 清雍正 青花福海寿山福从天降笔筒首都博物馆藏

图22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抱月瓶(局部) 首都博物馆藏

清雍正、乾隆时期钴料使用发生了变化,选用的矿料含铁比重加大,若以康熙时期的绘画方式进行绘制,则青花发青黑而不青翠,再加之皇帝对瓷器烧制要求更加苛刻,所以便回到了以图案为主的路线(图20),并且在沿用永宣的绘画方法同时又有所改进,更加广泛地使用了大面积点工的方法(图21)。为了突出花纹的立体效果,在先完成花卉的边沿处,用笔点出像小米大小的点状(图22),然后再进行分水,因而增加图案的立体效果,在清代官窑器物广泛使用,而粉彩、斗彩品种中也有出现。此法一直沿用至今。但这时期的民窑器画人物、山水一直还用分水技术,但效果就无法与康熙朝相比。

青花瓷器的成功,离不开画师们一代代的努力和付出,在器物上没有留下任名姓。在景德镇有首诗来歌颂他们:笔笔精心几十载,画白须发花还开。点线交错青山染,窑开千色蓝不衰。

猜你喜欢

分水画师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基于闲置分水指标的黄河分水方案调整研究
青花
漫话康熙民窑青花瓷
敦煌画师,I服了YOU
分水剑
插画师笔下的时髦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