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地区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研究*

2018-10-30赵向豪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贫困地区精准

赵向豪,陈 彤

(1.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 830091)

一、引 言

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党和政府始终心系扶贫,将扶贫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了大规模扶贫行动。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实施系列专项扶贫政策,贫困人口大幅下降。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呈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扶贫难度大、脱贫不彻底、返贫比率高、贫困代际传递明显等多维特征(李裕瑞等,2016),并具有长期性,表现为家庭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且日常基本物质生活需求无法满足,导致其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并因能力缺失造成恶性贫困状态(杨龙等,2015)。目前,中国确定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全部贫困县中民族自治县占55%,数量达371个,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高度重叠(万君等,2016)。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有利于中国全面脱贫致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研究概述

扶贫工作先后经历救济式扶贫(1949~1977)、体制改革扶贫(1978~1985)、开发扶贫(1986~1993)、攻坚扶贫(1994~2000)、综合扶贫(2001~2010)等历史阶段。随时代发展,中国贫困问题呈现新特征,扶贫工作进入新阶段。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为新时代中国扶贫工作开创新格局,尤其为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开辟新路径(黄承伟,2016;张瑞敏,2017)。中国民族地区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灾害频发、生态脆弱、资源开发难度大等特征导致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致贫因素复杂,扶贫脱贫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杨未,2015;刘彦随等,2016)。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成为新时期扶贫工作主战场(青觉等,2014;王瑜等,2015);尤其民族八省区贫困县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的48.5%(李俊杰等,2015)。

扶贫脱贫模式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精准扶贫工作重点要在“六个精准”基础上加强模式创新。扶贫模式创新目的为实现对现实困境的一种主动突围,基础是要与扶贫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产业经营基础、农户的知识结构与生产技能、各参与主体的真实诉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等因素充分结合,核心是利益联结机制构建。随精准扶贫政策深入推进,民族地区扶贫工作进入新阶段,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和“六个精准”基础上形成扶贫模式多元化新格局。民族地区经济条件虽较差,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但资源与文化独特,结合扶贫工作具有较大潜力,并形成如下几种扶贫脱贫模式。

1.在金融脱贫模式方面,依据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多元化资金需求,加强区域内体制与机制创新,出台资金融通举措,探索金融服务与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耦合模式,推进金融服务与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耦合,推动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孙光慧,2016;高天跃,2016;刘芳等,2017)。

2.发展旅游产业成为脱贫致富有效路径。四川藏区地处长江、黄河源头区,是中国第二大藏区,自然资源和藏族文化别具特色,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包括启动激励、目标导向、参与共享、监测评估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实现四川藏区脱贫致富(李佳等,2017);同时,构建社区参与式旅游扶贫模式(杨阿莉等,2012)、负责任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杨德进等,2016)和“特色村寨模式”(李忠斌,2017)也是实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有效路径。

3.民族地区因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综合作用,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水平低、思想陈旧、缺乏技能,导致生计能力不足及贫困代际传递。通过构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发挥教育在扶贫过程中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实施系统教育工程,扩大资助帮扶政策覆盖面,加大民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畅通贫困学子纵向流通通道,将自然和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知识成为脱贫源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播路径,从根本上改变民族贫困地区和贫困者智力贫困与精神贫困(张学敏等,2012;戴小明,2016;王嘉毅等,2016;李祥等,2017)。

4.西部民族地区是中国水电、光热、风力等清洁能源富集区,即典型的“富饶的贫困”。如何合理开发能源并引导居民正确持续使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学者通过调研云南民族地区能源开发发现,教育与培训缺失使清洁能源应用效益无法持续体现、贫困与守旧习俗承袭使清洁能源应用受限、文化自闭与劳动力持续流出使清洁能源应用的人力资源无法有效保障、政府包办与市场回避使清洁能源应用缺乏灵活机制。因此,充分结合民族地区地域特征、能源禀赋与发展基础,构建民族生态观与扶贫理念契合的清洁能源应用价值观、形成政府主导与市场参与的清洁能源应用机制以及强化清洁能源教育与应用培训成为创新清洁能源扶贫模式必要路径(李秀寨等,2015)。此外,民族地区利用文化、资源、劳动力、临边等优势,发展林业经济、劳务输出、边境贸易等扶贫模式,同样可实现脱贫致富。

综上,民族地区贫困原因在于人力资本水平偏低、产业基础薄弱,不能充分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在民族地区扶贫脱贫过程中,如何将区域资源优势与产业扶贫结合,推动产业扶贫模式优化与创新是关键;同时,还应充分兼顾扶贫过程参与主体中政府、企业和农民的真实诉求,加大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人才、科技和市场支持,以实现产业布局特色化、扶贫模式多样化(申红兴,2014)。

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与资源丰富地区存在高度重叠性。其一,据统计分析,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 335万,其中民族八省区占1/3左右。其二,民族地区土壤资源丰富,目前已在湖北恩施州、青海平安、湖南桃源、甘肃兰州、贵州开阳、广西永福和新疆天山北坡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等多民族聚集地区发现富硒土壤。其三,民族地区大多地处中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独特,拥有丰富生物资源(马楠,2016)。由此可知,民族地区发展功能农业具有天然优势,且部分地区富硒型功能农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以上条件为民族地区实施功能农业扶贫奠定基础,在不离乡不离土基础上,使发展功能农业成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将功能农业高附加值等多维特征及民族地区政策与资源优势,与精准扶贫政策有机结合,构建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进一步丰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体系,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提供有效路径。

三、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机制

功能农业指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或其他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即种植或养殖具有保健功能的农产品(赵其国等,2016)。功能农业核心是通过在富含功能性物质土地上或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生产富含某种或几种功能性营养物质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功能化与营养化。功能农产品可满足改善人体微量元素需求,定量补充特定功能性营养物质,达到改善健康目的。因此,功能农业具有适时领先技术优势,功能农产品具有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大优势。目前,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较快的是富硒型功能农业,并且在土壤硒含量较高的湖北恩施、江西宜春、广西永福、安徽石台、江苏如皋、山东淄川、山西晋中、河北邯郸等地区率先得到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实践(赵其国等,2017)。功能农业高附加值特征及发展实践,使其与产业扶贫模式结合成为趋势,两者结合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新路径,扶贫效果更精准。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指围绕功能农业、以产业发展为杠杆,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农户增收。该模式核心是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农户嵌入功能农业产业链条中而获益。该模式主要涵盖政府政策、社会组织、现代科学技术、区域优势资源和贫困群体五大主体元素。

(一)理论诠释

哈佛商学院提出“甜蜜点”(Sweet Spot)理论,即强项(Strength)、外在驱动力(External Motivation)和内在驱动力(Internal Motivation)出现交集(见图1)。若实现贫困地区“甜蜜点”——脱贫致富,需要借助外在驱动力——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及现代科学技术,精准识别地域强项——地域优势资源,并在贫困地区内在驱动力——地方社会组织和农民作用下实现,发展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实现脱贫致富。

图1 “甜蜜点”理论示意

(二)模式逻辑

功能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功能,因此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功能农产品具备高价值特征,一方面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可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消除“隐形饥饿”,有效防止疾病发生,预防因病致贫(梁龙等,2017)。功能农业发展可有效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该模式下,功能农业与精准扶贫间具有内在逻辑自洽性,一是功能农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开发可形成互动耦合机制;二是功能农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开发目标一致,即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赵向豪等,2017)。

(三)模式机制

功能农业与精准扶贫间内在逻辑自洽性,使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成为脱贫致富新型路径。同时,该模式体现新形势下精准扶贫在模式创新上与时俱进,具体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功能农业与精准扶贫具有发展协同性,两者间耦合与互馈作用促进其协同发展;二是该模式以当前发展良好的社会组织为载体,形成贫困人口与功能农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功能农业发展与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三是该模式契合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迫切需求,功能农产品高经济价值可有效激发贫困者自我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能力;四是该模式进一步丰富精准扶贫战略体系,为各地区精准扶贫模式路径创新提供借鉴(赵向豪等,2017)。

在此基础上,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可实现政府政策、社会组织、区域优势资源、现代科学技术、贫困对象有机结合,各类社会资源和要素实现高效组合,并达效益最大化,实现功能农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双重目的。该模式机制具体如下:随着科学理论与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生物、营养、食品工程等技术不断革新,现代科学技术与功能农业发展有效结合,促进功能农业快速发展;同时,在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和其他惠民政策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包括农民合作组织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载体作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特色优势农业资源、其他类型优势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并激发贫困人口寻求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功能农业产业,生产高附加值的功能农产品和提供相关服务产品,最终实现功能农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目标。

(四)模式路径

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政府政策、社会组织、现代科学技术、区域优势资源和贫困对象有机结合实现机制运作(见图2)。

图2 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机制

该模式实施路径具体如下。

1.功能农业初级产品开发模式

加强功能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即功能粮食、蔬菜、畜禽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功能农产品生产方面,在贫困地区富含功能性物质或稀缺微量元素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并采用营养强化技术和良种栽培技术,生产营养健康、附加值高的功能粮食与果蔬。功能畜禽产品生产方面,在贫困地区富含功能性物质或稀缺微量元素的土地上种植牧草,并养殖牛、羊、鸡等畜禽,生产富硒牛羊肉、富硒鸡、富硒蛋等畜禽产品。

2.功能农业综合利用与开发模式

以功能农业为基础,精准扶贫为抓手,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产品创新,探索功能农业综合利用与开发模式。

一是探索“一地一品”模式。在贫困地区盲目生产功能农产品,既无益于功能农业发展,也无助于精准扶贫工作。因此,在产品维度上,坚持功能农业发展差异化战略,坚持功能农产品个性化生产与设计;在区域维度上,精准识别贫困地区各贫困点独有特征,坚持用“一地一品”模式推进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探索与实践。即在“一地一品”模式下,实现各贫困点均有主打产品,努力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突显地域化、个性化、特色化特征,并区别于其他地区生产的功能农产品,杜绝“千品一面”现象,防止功能农产品贱卖或与一般农产品无区别。在此基础上,注重功能农产品单品培育与品牌塑造,着力将相应产品打造成区域性名牌,并加强相应品牌建设和市场销售平台与渠道建设。

二是探索“种养加结合”模式。功能农业具有较高附加值,但在贫困地区单纯生产功能农业初级产品未必获益良好。因此,在功能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生产功能农业初级产品,加强农业产业内部融合与生产模式创新,将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有机结合,实现功能农业初级产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将功能农产品加工成功能食品,充分挖掘功能农产品价值。具体而言,“种养加结合”模式可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同步与共赢发展,积极探索特色循环农业模式。首先,一方面通过功能农业方式发展种植业可生产功能粮食、功能果蔬和功能食用菌等功能农副产品;另一方面,种植业中农作物产生的秸秆也含有功能性物质,可作为牛、羊、鸡等畜禽饲料,进而生产功能畜禽产品。其次,一方面通过功能农业方式发展功能养殖业可生产功能畜禽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养殖业发展功能农业,畜禽粪便中也含有功能性物质,可作为农作物有机肥料投入种植业中,促进功能农产品生产。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等需求,对功能农产品与功能畜禽产品做不同程度加工,生产出品类齐全、质量过关、营养丰富的功能性食品。

三是探索“游购娱一体”模式。在地域特色明显的民族贫困地区,打造功能农业精准扶贫示范区,加大三产融合力度,实现功能农业与第一产业内部其他产业类型、第二产业以及服务业融合与创新。在具备发展功能农业贫困地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打造功能农业精准扶贫示范区,并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元素,除加强功能农产品及功能食品生产与研发,加强功能农业相关服务产品开发与创新,实现功能农业生产与消费升级。第一,加强示范区旅游设施建设,开展功能农业种植及采摘活动,让游客充分参与功能农业生产,感受农业生产乐趣;第二,开发个性化、特色化功能农业农产品和工艺品,打造民俗文化购物体验区;第三,加强娱乐设施建设,建造功能农业科普区,让消费者在轻松愉悦中加强功能农业科学认知。在此基础上,实现示范区游购娱一体化布局,充分发挥功能农业最大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贫困地区扶贫效果。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组织机制建设

为通过功能农业产业发展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首先须加强相应组织机制建设。其一,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矫正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畸形结构,提高精准扶贫效率,使真正贫困者可切实享受国家扶贫惠益。其二,加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发达地区优质过剩产能向民族地区贫困洼地转移,充分发挥民族贫困地区政策优势和人口资源优势。其三,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扶贫能力,充分发挥农村普惠金融、乡村旅游载体作用,探索发展有机农业、智慧农业和安全农业等在内的生态高值农业产业扶贫模式,保证贫困者不离乡不离土脱贫致富。

(二)加强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土壤研究

通过发展功能农业解决贫困问题,一方面,须加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及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全面了解区域内功能性矿物质分布特征;另一方面,加强土壤普查与研究工作,建立土壤资源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土壤类型与农作物匹配工作。

(三)推进功能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

推广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须以精准扶贫政策为抓手,功能农业产业为载体,依靠科技引领,通过科研院所合作,鼓励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与功能农业产业化实践,构建功能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域内土壤、气候特点,加强功能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区域特色动植物资源与优质品种标准化种植与养殖中的推广、应用与示范,提升功能农副产品附加值。

(四)完善贫困群体与功能农业利益联结机制

在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关键是甄别与挑选运行机制健全的社会组织作为功能农业发展载体,切实保证贫困群体在功能农业发展中获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基于切身利益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其契约与合作精神、集体行动力、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组织化、制度化等方面若贯彻彻底,可在功能农业产业扶贫模式中发挥重要载体作用,实现贫困群众与功能农业产业链利益联结。

(五)构建良好功能农业产业生态和市场生态

在中国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功能农业会面临一些困难。一方面,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导致农产品市场销售半径较长、市场销售区域较小;另一方面,功能农业作为农业新形态,公众对功能农产品缺乏了解,特别是不了解功能农产品基本功能。因此,在中国民族贫困地区通过发展功能农业实现脱贫致富,其一,应加强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良好功能农业产业生态;其二,加强功能农产品市场生态建设,首先,加强功能农业及功能农产品宣传,提供功能农产品包装设计与产品上市咨询等技术服务;其次,区域内功能农业企业或组织应加大营销力度,开拓市场,实现品牌化经营。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贫困地区精准
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优化路径分析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四川美丰拟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精准的打铁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