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理学看邪教的需求层次陷阱

2018-10-30张雪

家庭生活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理需求教主邪教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一般来说,一个人某一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以后,就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马斯洛这一心理学理论同样也适用于邪教问题,因为邪教的传播和发展总是从满足入教者简单的目标需求开始,然后通过一步步的目标层次引诱,最终将误入邪教者洗脑成邪教痴迷者。一般来说,邪教的目标需求层次引诱分为三大类,即:生理目标、精神目标和灵魂目标。

首先用初级“生理目标”进行引诱。

我们知道,健康、生存等属于人的低级生理需要,但这种低级需求却是人人都不可或缺、赖以生存的基本。这一目标非常现实,在内心需求也是最为强烈的。所以,从古至今,很多邪教组织为了有效地捕获信徒,往往都从“治病去灾”“强身健体”的初级层次需求为诱饵来招揽人们入教。比如,“法轮功”在传播初期,总是以“练功”可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诱使人们进入其樊笼,并且还宣称培训这种“功法”不收费,是义务“传功”,诱使不少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其中。在办班传功的过程中,李洪志通过吹嘘自己具有无可比拟的“神功”和“法力”,利用气功健身、心理暗示的双重作用使练习者产生“身体变强壮”“疾病有好转”等错误认知,从而对他产生崇拜和信仰,生出入教练功的强烈冲动。

再比如“观音法门”宣扬打坐可以治百病、“全能神”鼓吹“唱灵歌”能驱除身体的“邪灵”治好病、“灵灵教”则称入教就能“赶鬼”治病……这些邪教无一例外地把满足人们健康、生命的初级生理需求作为诱饵而诱人入教。由于建立在自身感觉基础上的认识很容易形成认知,所以入教者一旦通过心理暗示感觉自己身体的疾病或生理机能确有好转,就会对邪教头目的各种歪理学说深信不疑,从而陷入邪教头目下一步的层次需要诱惑陷阱。

其次用中级“精神目标”不断强化。

通常,人们在满足生理需求以后,就会产生精神需求,比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认同需求、信仰需求等。从邪教组织的人员构成来看,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范畴,或是贫病交加、事业不顺、生活窘迫,或是精神贫瘠、心理失衡、缺乏社会认同等,所以他们才会借助邪教来满足内心的精神需求。当然,邪教头目也深知,如果不能满足入教者的精神需求,邪教组织终究无法长远发展,所以,通常邪教教主还会剽窃宗教教义融合自己的歪理学说,把邪教包装成“精神鸦片”诱使入教者越陷越深。

比如李洪志出于对入教者修心养性、道德提升和精神升华的“上层次”需要,提出“真善忍”的伪装,以便给入教者设定新的价值评价模式;而“全能神”则许诺“入教便能得到拯救”“消灾保平安”等,并在其内部组织中设置各种职务和特权,以骗取入教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最后用终极“灵魂目标”实施控制。

“灵魂”一词虽然是一种虚幻的学说,但却是邪教组织控制入教者的一大法宝。因为几乎所有误入邪教者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迷信思想,他们相信“灵魂”“鬼神”“天堂”“地狱”的存在,所以往往甘心沦为邪教组织精神控制的工具。通常来说,入教者一旦进入了邪教组织的圈套,就不会仅仅满足于消业祛病、修炼身心等浅层次目标,而是会追求“得道”“圆满”“上天堂 ”“永生”“成佛”等终极目标。如“法轮功”教主李洪志就为“弟子”设定了“圆满”的最高目标。他在《转法轮》中写道:“修炼最终的目的就是‘得道’‘圆满’”,并勾画出进入“法轮世界”后的美好场景:“极乐世界树是金的,地是金的,鸟是金的,花是金的,房子是金的,连佛体都是金光闪闪的……”同样,“全能神”邪教在散布“世界末日”的同时,也抛出“上天堂”“进天国”等终极虚幻目标进行蛊惑,目的就是利用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从而对教主死心塌地卖命。“观音法门”教主释清海同样抛出“成佛”的终极目标来控制入教者。

从心理学的需求理论看,邪教这种由浅入深的目标引诱手法无疑是一条“不归路”,尤其对于封闭在邪教内部环境中的入教者而言,这种量身定做的层次目标陷阱极具迷惑性和诱惑力。不过,这些虚幻的目标始终是“镜中花”“水中月”,邪教再怎么包装也难掩盖其罪恶目的,所以对于那些误入邪教者而言,早日回头才是最好的出路。(文章供稿:93015部队 张雪)

美景相伴工作阅读两相宜

如果从阳台望出去是一片视野开阔的美景,那么在这里工作或阅读,简直是一件幸事。

猜你喜欢

生理需求教主邪教
高原建筑工人生理需求的特征分析
睡着了还能到处走动
集体签名树清风
远离邪教要幸福就要奋斗
从裁缝到“电商教主”,她凭什么?
浅谈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的邪教治理
反邪教专栏
“游戏音乐女教主”的仙侠风
吃货们的世界
《教主贵姓》之如果我来写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