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氏清痢荡积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临床研究*

2018-10-30韩松花许宝才邱根祥王小敏董虹丽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脾胃穴位

韩松花 许宝才 邱根祥 王小敏 董虹丽 指导 陈 伟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但同时又缺乏可以解释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1]。根据IBS患者的主要症状特点以及病理生理基础将IBS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未定型4个亚型,其中又以腹泻型最为常见[2-3]。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明显优势,本文指导老师陈伟主任医师,系衢州市名中医,临床擅治脾胃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应用雷氏清痢荡积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IBS-D脾胃湿热证疗效较为满意。现将此疗法用于治疗60例IBS-D(脾胃湿热证)患者,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60例患者做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中IBS-D的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标准参考《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10年)对脾胃湿热证的辨证标准[4]。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入组前1月未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接受治疗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肠道器质性疾病,如溃疡、肿瘤、感染、结核等,且有其他生化指标异常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合并有心、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脱落标准:发生不良事件、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试验过程中自行退出者;因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疗程未结束而退出试验、失访者;资料记录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衢州市中医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门诊IBS-D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试验组有2例脱落,其中1例服药率低于80%,1例因自觉口感较差自行停止服药,共完成58例;对照组有3例脱落,其中1例服药率低于80%,1例不明原因自行停止服药,1例因疗效欠佳,共完成57例。观察组男性 27例,女性 31例;年龄 26~64岁,平均(48.24±3.48)岁;病程 6 个月至 10 年,平均(20.23±3.15)个月。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9例;年龄28~63岁,平均(47.12±5.23)岁;病程 6 个月至 12 年,平均(21.06±2.29)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雷氏清痢荡积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雷氏清痢荡积法药物组成:煨木香6 g,黄连 6 g,制大黄 3 g,黄芩 9 g,枳壳 10 g,炒白芍 15 g,葛根15 g,炙甘草6 g。随症加减,腹胀明显者,加徐长卿10 g,大腹皮10 g;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5 g,龙血竭3 g;腹泻明显者,加仙鹤草15 g,防风6 g;黏液便明显者,加白头翁10 g,秦皮10 g。每日1剂,由本院制剂室制备,水煎取汁约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同时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选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每日贴敷1次,每次4~5 h。中药穴位贴敷药物组成:苍术、炒白术、黄芩、防风、蒲公英、苦参等研末,取3 g以生姜汁调成糊状。对照组给予奥替溴胺(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6490),每次40 mg,每日2次口服。米雅(酪酸梭菌活菌片,日本米雅利桑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批号S20140080),每次700 mg,每日3次口服。两组病例均给予心理疏导和饮食调整,疗程4周。在观察期间均不得合并使用其他治疗IBS的任何药物。

1.4 观察指标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分级标准[4],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腹泻、腹痛、腹胀等变化。1)腹痛和腹胀程度评分:无症状为0分;经提示后方觉有症状为1分,轻度;不经提示即有症状为2分,中度;患者主诉为主要症状为3分,重度。2)腹泻的频率评分:无症状为0分;<每日3次为1分,轻度;每日3~5次为2分,中度;每日6次为3分,重度。3)生活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就诊前后填写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测量量表(IBS-QOL)[5]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对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生活质量测量量表共涉及8个领域34个条目内容:工作影响、日常社交、饮食影响、日常运动、精力改变、睡眠状况、精神状态、情绪状况。每个条目分无症状、轻度、中度、偏重、严重5个等级,分别计5、4、3、2、1分。每一条目得分通过公式转换使其值在0~100范围内,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各维度积分处理:根据各条目的原始积分计算出各维度的原始积分,然后将各维度原始积分转化成标准积分(百分制),转化公式:标准积分=(原始积分-该维度最低值)×100÷(该维度最高分值-该维度最低分值)。4)不良反应监测:包括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并观察两组患者有无药物过敏、胃肠道反应、神经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情况。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6]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的疗效评定标准制定,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主要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描述;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2周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除腹胀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患者的日常运动、睡眠状况外,其余各项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情绪状况、精神状态、日常社交、工作影响项目方面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后复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服药后出现一过性胃脘不适症状,3 d后症状消失。

表2 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x±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x±s)

3 讨 论

IBS多病势缠绵,容易反复。据西方国家统计,IBS患者以中青年居多,女性的患病率略高于男性,且腹泻型占62.3%[8]。IBS-D依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学 “泄泻”“腹痛”“肠郁”范畴[9]。此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IBS-D日益重视。虽然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尚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10]。因此,深入研究和防治腹泻型IBS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中医具有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及整体调治的特色和优势,故研究适合IBS-D病情特点的有效中药方剂方法对于提高IBS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1]。

衢州雷氏医学创始人雷丰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自创雷氏六十法治疗四时外感病,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12]。陈伟主任医师充分借鉴雷氏经验,并将其法运用于脾胃病的诊治过程中,效如桴鼓[13]。清痢荡积法原治湿热之邪壅滞肠中之热痢,陈伟主任医师将其用于治疗IBS-D脾胃湿热证。此法中木香、黄连合用即香连丸,一寒一热,一阴一阳,以调气和中,清热燥湿。制大黄涤荡大肠湿热积滞,祛瘀生新,为“通因通用”;枳壳行气导滞,以助制大黄破结消积;白芍柔肝理脾,调和气血;黄芩苦寒清热,坚阴止利,芍、芩合用以清血分之热;荷叶、葛根一则升提脾胃之阳气而止泻,二则清阳明之热;炙甘草甘平益胃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肝脾同调,升降并用,气行血活,热清湿化,积滞得下,诸症得解。配合穴位贴敷,可起到协同作用,穴位敷贴以鲜姜汁为引,可使药物经皮肤吸收而进入血液,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有效血药浓度,使其起效更快、更强[14]。其中天枢调整胃肠的运化与传导功能;脾俞、胃俞健脾和胃、调畅气机;上巨虚具有调理肠胃气机、泌别清浊的作用;天枢为脾胃升降清浊之枢纽,能健脾行气消滞;大肠俞调和肠胃,利湿升清,与天枢俞募相配共同调理肠腑。诸穴合用,健脾和胃,使胃肠气机调畅,传导正常[15]。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4周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之66.67%,表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腹胀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患者的日常运动、睡眠状况外,其余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情绪状况、精神状态、日常社交、工作影响项目方面积分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雷氏清痢荡积法配合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较少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脾胃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走进“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