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服务综合体等级体系布局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2018-10-30闫长平李今朝顾晓锋孔亚平

科技与创新 2018年20期
关键词:综合体布局吉林省

闫长平,李今朝,顾晓锋,孔亚平



旅游服务综合体等级体系布局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闫长平,李今朝,顾晓锋,孔亚平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依据服务设施布局的“中心地理论”,从旅游服务综合体的功能角度,分析了影响旅游服务综合体布局的交通条件、景区品质与数理和行政3个要因素及其在布局中的影响作用,以吉林省为例,对交通条件和景区品质规模2个因素进行量化建模,建立交通相对密度指数和景区相对密度指数。分析了吉林省旅游服务综合体的布局等级体系,根据等级布局指数模型,划分三级布局体系。

旅游服务综合体;等级布局体系;综合交通;交通相对密度指数

1 引言

近年来,国内旅游经济逐步升级,旅游方式从传统组团式向散客化方式转换[1],自助游、自驾游等多种个性化旅游对旅游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旅游服务的便利性和品质在游客旅游出行目的地选择中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2],旅游服务呈现出综合化、高端化的趋势,具有“一站式”服务特点的旅游服务综合体应运而生。

旅游服务综合体在各地旅游集散中心的基础上,融入了旅游咨询、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等多种功能。旅游服务综合体从旅游集散中心发展而来[3],它是在旅游集散中心的基础上,借鉴城市综合体的模式。旅游服务综合体在集中的区域空间内扩展旅游集散中心或服务中心功能,形成集成旅游信息、旅游交通、旅游接待、旅游产品供给的多种服务的一站式服务集聚体。旅游综合服务体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让游客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旅游目的地上,减少在交通、住宿、餐饮上耗费的时间,实现快速到达、快速集散、舒适游览的旅游体验。因此旅游服务综合体能改善区域旅游的服务体验,从服务的角度改善地区的旅游吸引力[4]。

旅游服务综合体具有提高区域游客量的作用,并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从大尺度区域看,如省级层面服务综合体的布局将影响到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如何科学确定旅游服务综合体的数量、等级和空间布局,增强地区的整体服务水平,对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大尺度区域旅游服务水平与旅游发展的关系,从综合交通角度分析旅游服务综合体的影响因素和布局方式。

2 旅游服务综合体等级体系布局理论依据及影响因素

2.1 旅游服务综合体布局基础理论

旅游服务综合体作为提供服务的设施场所,符合描述服务体系布局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中心地理论是服务体系布局的最基本理论之一。根据中心地理论,每一个服务“中心地”都有一定距离的服务半径。多服务中心具有等级性,不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职能,多个不同等级不同服务半径的服务“中心地”形成不同形式的服务布局网络[4]。影响服务中心地功能和服务半径的因素在最初的中心地理论中包括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等级因素。根据不同因素的主导作用可以得出不同形式的中心地分布格局。

用表示高一级的服务中心地所覆盖的低一级的服务中心地的数量。当=3时,市场因素占主导。此时高一级中心地提供的服务较多,中心地服务范围较广,范围可达3个较小中心地的距离。当=4时,交通因素占主导。此时高一级的中心地,交通比只卖低等级商品的中心地方便,因此这种中心地可覆盖4个较小中心地的距离。当=7时,行政因素主导。此时高一级的中心地设有行政部门的中心地,重要性往往会较高,因此覆盖范围也广很多,一般可覆盖7个较小中心地的距离。

2.2 旅游服务综合体布局影响因素

旅游服务综合体的布局主要受其功能的影响,旅游服务综合体的功能按照类别可以分为5类,如表1所示,每类功能对综合体布局的影响不同。具体包括:①集散功能,包括旅游集散和调度功能,集散功能要求综合体应尽量布局在交通方式多样、交通条件通达性好的地区。②信息服务功能,包括旅游咨询服务、旅游票务、旅游线路推荐、宣传促销、旅游展示等。此类功能要求综合体应布局在信息便于采集、景区数量多、管辖景区较多的地区,景区的数量与规模对综合体的布局影响较大。③旅游休憩功能,住宿、餐饮、室内娱乐等休闲功能。这一类功能要求综合体应布局在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建成区,或者依托大型的旅游度假区。④商业功能,主要包括旅游纪念品展销、旅游电子商务等,这一类功能要求服务综合体建设在具有较多人口的城市或有较多客流的成熟商业区。⑤行政功能,主要是对旅游客源信息的采集,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和对旅游纠纷的处理等,满足这类功能,需要服务综合体建设在具有较高行政等级的地区。

表 1 旅游服务综合体功能对布局的影响

综合体功能功能内容对布局影响影响布局的因素 集散功能交通与调度交通线路越多,集散功能越强,临近旅游目的地越近,集散条件越好交通条件、景区规模 信息服务功能旅游咨询、旅游票务、旅游线路推荐、宣传展示景区较多、景区品质高地区信息越丰富景区品质与数量 休憩功能住宿、餐饮、室内娱乐基础设施越好的地区休憩功能越完备景区规模与类型、行政等级相关 商业功能电子商务、旅游纪念品商业成熟的地区商业功能越便利行政等级相关 行政功能数据采集与市场监测、旅游纠纷处理行政等级越高的地区功能越具备行政等级相关

从以上分析可知,旅游服务综合体布局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区域交通条件、区域景区品质和数量及区域行政等级三大方面。

交通条件决定了服务综合体作为连接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节点是否满足需求;区域景区的品质与数量则决定了服务综合体的利用率,如果景区品质不高或数量较少,可能导致游客少,服务综合体的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行政等级则影响到服务综合体的其他配套功能的品质,一般来说,与行政等级低的地区相比,行政等级高的地区人口规模较大,基础设施较好,商业发展也相对较好,旅游服务综合体一般都布局在区域行政中心所在地。因此,在实际中影响布局的因素以交通条件、景区品质和数量为主,两大因素的变化决定了服务综合体的在区域内的等级体系布局。旅游服务综合体的等级与交通条件和景区品质及数量成正比,可以用公式(1)表示。即一个地区内道路数量越多,交通方式越多样,交通条件越好,该地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的等级越高,覆盖的半径越大。同理,一个地区的景区品质越高,数量越多,该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综合体功能应越完善,服务水平更好,等级更高。

式(1)中:为旅游服务综合体的等级;为地区综合交通条件;为地区景区品质与数量。

3 实证研究

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吉林省交通与旅游景区现状数据,结合《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与《吉林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通过对影响旅游服务综合体布局的交通因素与景区品质、数量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吉林省旅游服务综合体在全省的等级体系布局。

3.1 交通条件因素影响下的综合体布局

截至2015年底,吉林省交通以公路交通为主体,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铁路交通基础较好,航空交通发展较弱,如表2所示。

表 2 吉林省各地区交通线路

高速公路(含规划)/条国道、省道/条高铁(含规划)/条铁路/条机场(含规划建设)/座 长春市910261 吉林市35150 延边州35131 通化市45040 松原市34110 白山市25021 白城市22140 四平市32150 辽源市32010

数据来源:根据《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吉林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结合现有机场情况整理。

为了确定吉林省各地区的交通,以综合交通条件变量对吉林省各城市的通勤便利程度进行分析。研究采用交通相对密度指数来表征各地区的综合交通条件:

式(2)中:i为地区的交通相对密度指数,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表示交通相对密度越大,通达性越好;ij为地区第种交通方式的交通线数量;j为第种交通方式的权重。j的权重由该种交通方式1 h内达到的相对距离确定。计算由公式(2)表示:

式(3)中:i为交通方式的时速,各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交通方式的权重系数

交通方式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高速铁路铁路飞机 时速/(km/h)12080280160800 权重0.080.060.190.110.56

根据吉林省高速公路规划和高速铁路的规划,结合现有国道、省道、铁路、机场的交通现状,计算了吉林省各地区的交通相对密度指数,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吉林省各地区交通相对密度指数

地区交通相对密度指数交通条件导向的旅游服务综合体分级 长春市0.3一级 延边州0.24二级 白山市0.2 吉林市0.06三级 四平市0.06 白城市0.05 松原市0.04 通化市0.03 辽源市0.01

从表4可以看出,长春市、延边州、白山市的通达性最好,其交通相对密度指数超过了0.1,长春指数达到了0.3,超出全省的平均水平,处于吉林省的交通枢纽的地位。除此三地外,其他城市的交通相对密度指数均处于0.06以下。因此,单纯从交通条件考虑,吉林省旅游服务综合体等级体系布局应当按照三级布局,一级服务综合体布局在长春,二级服务综合体布局延边、白山市2个枢纽城市,三级服务综合体布局在其他6个城市。

3.2 景区品质数量因素影响下综合体布局

景区对旅游服务综合体等级体系布局的影响主要通过对游客吸引力起作用。景区品质越高,越可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地区的景区数量越多,对游客的吸引力也越大,因此可以以品质作为权重,对地区景区数量进行加权计算的方式对景区因素进行测度。

采用与“交通相对密度指数”类似的计算方式,构造“景区相对密度指数”,具体如下:

式(4)中:i为地区的景区相对密度指数,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表示相对密度越大,吸引力越强;ij为地区第类等级的景区数量;j为第类景区权重。权重采用景区等级结合公式(3)方法,分别确定为3/12,4/12和5/12.

表5 景区相对密度指数

地区3A数量/个4A数量/个5A数量/个景区相对密度指数 长春市10320.36 白山市11110.20 延边州155 0.14 通化市46 0.10 吉林市44 0.07 松原市61 0.04 四平市22 0.04 白城市12 0.03

结果如表5所示,长春市远高于其他城市,白山市、延边州、通化市相近,其他地区均低于0.1,按照景区影响因素,长春为一级旅游服务综合体布局地,延边州、白山市、通化市为二级,其他城市为三级。

3.3 综合因素下的综合体布局

图1 旅游服务综合体等级布局指数图

图2 交通景区散点图

为了进一步明确每一级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散点图进行了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长春市的交通和景区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服务需求和服务能力最强,适宜建设能够辐射全省的旅游服务综合体。第二级中的延边州和白山市相比较,白山市景区相对密度指数高,延边州交通相对密度指数较高。从功能促进角度看,白山市应利用服务综合体进一步加强交通集散功能,延边州应利用旅游服务总体强化旅游吸引功能,从而形成区域性的旅游服务中心。吉林市等6市旅游服务综合体是第三级服务中心,起到了服务承上启下,联通中心城市与景区的作用。

4 结论

本文从旅游服务综合体的功能角度分析了影响其等级分布的因素,并针对交通和景区两大主要因素,以吉林市为研究区进行了量化分析,构建了交通相对密度指数和景区相对密度指数,利用等级布局指数得出了吉林省旅游服务综合体的三级体系布局结构,对旅游服务综合体的布局提供了一种可量化分析的思路,并根据各级别主要的影响因素,对旅游服务综合体重点建设内容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1]国家旅游局.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EB/OL].http://www.sohu.com/a/208084613_825181.2017-12-03.

[2]张春娥.游客对旅游服务设施的需求偏好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5,7(33):40-41.

[3]王文君.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0.

[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095-6835(2018)20-0001-03

F509.1

A

10.15913/j.cnki.kjycx.2018.20.001

闫长平(1995—),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旅游交通。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基金(编号:20170616)“旅游公路评估方法”课题阶段性成果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综合体布局吉林省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登泰山
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探讨
以专利布局洞悉泰雷兹发展与创新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境外机构或加速布局中国债市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