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8-10-29韩长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岗位

韩长河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处于中级发展阶段,存在着很多的计算机人才缺口,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市场,目前我国网络行业的专业从业人员为300多万人。按照国家“十二五”期间对计算机网络产业发展的规划,2015年计算机网络的从业人员要达到800万人,人才缺口500万,这一块潜在巨大的计算机市场,为我国的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正处在一个起步及其发展阶段,还有很多急需我们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模式问题,这是我们教育成败最为关键的环节。结合现在的市场需求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计算机课程结构

高等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专业性为基础,以职业性为内涵,社会性为价值取向。高等学校计算机主要是培养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维护、程序编写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生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应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一定的社会适应性。根据以上培养目标,可将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和计算机专业课三大块。其中公共基础课包括:计算机数学、计算机英语、体育、计算机导论、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等;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包括:电子电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计算机专业课包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数据库应用及程序设计、常用工具计算机网络的使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基础、图形图像设计、计算机网络工程等课程。在课程时数的比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学生有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的同时,还要使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对整个职业生涯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结合计算机课程属性,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从它们的根本属性上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原理型课程和技能型课程。原理型课程主要以讲解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和工作原理为主,这类课程一般都要以计算机数学、电子电路技术等知识为基础,在讲解中对过程的演算和推导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计算机整个工作原理的理解,所以对此类课程我们就不能完全使用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方法;相反,对技能型的课程,一方面是由于它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主,或者说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维护计算机和利用计算机编程的能力,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应主要以机房多媒体教学实训为主,以教师在计算机上的实际操作的直观性来加深学生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这类课程一般都是以某一计算机网络为环境来进行讲解,这些课如果我们不采用多媒体教学,那一节课我们就画一个窗口界面也未必能画好,就更不要说讲解课程内容。所以,一定要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严肃性。有些学校做得不够好,各种教学模式混乱使用,使得教师和学生六神无主、无所适从。

三、根据计算机岗位能力,进行计算机目标测试

对学生所学课程进行考试是学校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这是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所采取的一种必要手段。如何对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测,采用什么样的检测方式?这是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计算机这一类岗位针对性较强的学科,更应努力去探索和改革,要在学生身上体现真正的职业技能特色,我们的考试要面向市场,面向职业岗位。用具体的岗位能力来检测学生,缩小社会需求和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现实岗位所需和教学大纲中的实际要求,将能力测试分两个部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测试主要包括计算机的一些常规操作,比如办公自动化系统软硬件应用能力的测试等,这部分技能是其他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要求掌握的,只是难度要求要低得多。这种测试必须上机测试。而专业技能的测试就不一样,除了根据国家职能鉴定机构的具体要求进行鉴定外,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已经把计算机的岗位分得很细,具体分为十五个大类共三十多个具体的岗位,针对每一个岗位都制定了十五个以上的指标体系,旨在让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测试后,走到相应的岗位不再是以前的只懂理论,不会操作的书本型人才,而是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体岗位的技术能手。而且还可以拿到各种资格证书。

四、根据目前形势,进行计算机专业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

在发达国家,这项工作一般都是由企业做,或者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来做。但在我省这部分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或者说做得非常粗糙。其原因是企业在这方面要考虑成本,企业觉得在今天这样大的人才市场环境下,不需要在这方面投入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而对学校来说,觉得自己的任务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教给学生,学生究竟怎样去就业,到一定的岗位后还需要一些什么岗前知识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本质工作,而是企业和社会的事。这样,学生在这方面就没有真正的老师,需靠自己慢慢地积累经验和适应社会。这是我国现在的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真正的问题所在,学校和社会就好比隔着两座山,学生是学校生产出来的产品,为什么学校和社会不共同出资建一座桥,把产品(学生)直接从学校输送到社会呢?为什么要让学生去走那么多弯路呢?特别是计算机这类针对性比较强的专业,不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学生出去后就有一种哪儿都可以去,但哪儿都去不了的感觉。针对这一社会问题,需要专门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当然主要是实训课,避免只讲《就业指导》书中空洞的理论。首先,模拟各种各样单位的计算机环境,让学生充当其中的某一岗位角色,制造各种不同的突发事件,让学生自己处理,然后通过老师的讲解,让他们知道怎样处理实际问题,这是学生就业前最缺也是最必要的一课。其次,与单位联系,利用双休日或假期,将在校生送到这些单位进行实践,这有别于学生自己去打工。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相当的实践内容,按照正式的工作人员来要求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发现计算机的同一现象可能有很多种原因后,才感觉从事计算机的工作并不轻松。这是一个对理论和经验要求都很高的行业,像他们这样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是不会被接受的,有时花钱让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可能企业都不愿意,就更别说挣钱。所以,这是学生从业前最为关键的一课。最后,对已经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一方面解决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工作时间观念不强,礼貌待人习惯方式的养成,上下级关系的处理等问题。另一方面是收集资料,找出我们现有教育存在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进行调整和弥补。

总之,要培养出社会真正所需要的高等学校计算机人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的教育模式要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下的教育模式,真正地面对市场和接受挑战,认真抓好自身建设,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计算机人才,构建合理的计算机人才市場模式,把学校的计算机人才结构从现在的“橄榄”型变成国际上比较成功的“金字塔”型。

参考文献:

[1]张基温.面向21世纪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计算机世界,2015(9):26-27.

[2]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3]潘巨龙,陆慧娟,姚伏天,等.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实践[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10(2):6-7.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岗位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