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

2018-10-29韩璐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育类体育产业课程体系

韩璐

一、研究背景

1.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市场需求快速变迁

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有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及路线都逐渐清晰。据体育产业经济的外部规律表明,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强。根据国际体育产业发展相关数据分析,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该地区的体育产业将会呈现“井喷”的发展态势,体育消费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而我国在2011年人均GDP就已经达到5577美元,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体育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类型都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人才的规格和技能也有了新的变化和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都有较强的依附及互动关系。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服务区域体育产业,根据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提供基层训练指导员、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人员、运动康复、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体育营销人员等类型的人才供给。随着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各类与体育相关的需求也随之出现。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交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为体育产业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2.政策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则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做了具体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并在教育中对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以及教育内容进行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

传统上,很多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认识会有一些误区,如认为体育类专业仅是身体的教育而已。故而,主要以个体的身体活动为主,不需要创新,更不需要具备创业能力;或者认为体育类专业类学生理论知识薄弱,头脑不灵活,不适合创业等。但实际上体育产业市场对具有运动技能的创业者的需求很大,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愿也比较强烈。根据调查,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在校学生有创业意愿或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占91.8%。因此,各个院校的体育类专业要结合学校和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目前体育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文件的要求,高职体育类专业主要包括运动训练、运动防护、社会体育、休闲体育、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艺术表演、体育运营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等10个专业。在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上,各个专业都以如何高质量就业为主要目标,将就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素质融入专业学习当中;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是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目前各个高校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很多专业负责人对于到底应该从哪个角度去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该培养怎样的创新创业人才都没有明确,也没有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调整,只是简单的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加上个别创业基础的课程。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从人才培养体系的角度去进行调整和改革。

2.缺乏符合要求的创新创业师资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十年来才进入中国,逐步在国内的高等学校开展。本科类学校开展相对较早,高职类院校相对较晚。在高职院校的各类专业中,工商管理类专业涉及创新创业教育最早,而体育类专业从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上都与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交叉点,甚至是相去甚远,仅仅有个别专业如体育运营与管理、体育市场营销等专业会涉及到经营与管理课程,因此体育类专业教师中,拥有运动技能的术科教师的数量所占的比例较大。此外,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能够掌握丰富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更加需要具备较丰富的实际企业创设或企业管理经验,对教师实践经历的要求比较高。而这类型的教师在高职院校的体育类专业总是非常缺乏的,对学生的创业计划、创新思维的指导工作就相对较为薄弱,难以正常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3.學生缺乏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引领

相对其他专业来说,体育类专业的学习内容比较独立,人才培养主要是以运动能力为主,较多强调运动学科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学习,绝大部分课程都缺乏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而创业所需要的经营管理类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则较少涉及,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体育类专业课程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讲授,而比较忽视思维方法的掌握;教学过程中看重能否解决问题,不太注重如何解决问题;将知识的累积和传承放在重要的地位,而忽略了知识的进一步创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系统的、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与引领。因此,虽然受到整个社会创新创业的影响,创业热情高,但是学生整体比较缺乏创新创业的思维和方法。

4.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困难

高校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经常都会有一些好的创意或创业计划。相当一部分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在做好创业计划书之后就会寻找机会对计划进行实施。但是根据统计,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大部分转化率较低,项目落地比较困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创业项目比较稚嫩,过于理想化、不够实际,实施起来市场认可度不高;二是缺乏资金、缺乏场地,缺乏有效的物质和平台支持;三是缺乏创业过程中的政策指导,如注册、工商、税务等。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从意识的培养到课程的建立,再到实践的训练,要形成系统的教育模式。此外,在培养的主体上,也需要包括学校、教师、企业、政府一起展开多方协同育人。

1.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让体育专业的学生拥有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的意识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目前大部分高职体育类专业的学生虽然有创新创业想法,但是往往不知道从如何着手;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就是为自己开公司,自己当老板;相当一部分高校也出现了重创业,轻创新的情况,认为只要有学生创业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高职院校从学生入校起,就可以通过开展政策宣传,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校友报告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让学生早了解,早规划。在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意识教育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大力鼓励探索与冒险,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客观判断,以积极的、契而不舍的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展启发式、探索式、互动式的实践教学。

2.建立体育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每所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依托和平台,要建立符合当前体育产业要求的体育类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目前根据对广东省各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以及国内体育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搜集和分析,目前大部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几个部分。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就要将相关课程贯穿以上几个部分中。如在公共基础课中增加《创业基础》,面对全体学生普及创业基础知识,强化创业意识;在专业必修课中,结合体育类专业的特点,增加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类课程和营销类课程,加强学生对体育产业理解,掌握体育产业的新动向;在专业选修课中,可根据各个专业所涉及行业的具体需求,开设为创新创业服务的技能课程以及财务类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体育知识和技能与创新创业经营管理知识相融合,提升学生在体育产业中的创新创业能力。

3.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

优秀的师资团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保证,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师资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本院校本专业的教师“走出去”,加强企业实践和锻炼,深入了解体育产业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运营的最新理念和方式;同时也鼓励在校教师利用专业优势自己创业,最大程度地培养一批优秀的“双师”素质创业型教师。另一方面,将一些优秀的创业人、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参与到创业基础等课程的授课以及学生创业实践的指导中。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共同组成创新创业导师团,引导学生加强创业意识,提升創新精神,强化创业能力。

4.联合体育行业企业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平台)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平台)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体组织,一些优秀的创业想法和计划可以借助于这一平台得以实现和落地,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建立一个创业孵化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很多体育类专业与体育行业企业联系非常紧密,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协同育人。特别是我国17所体育高职类院校,大部分都属于体育行业办学,这样的高职院校就与行业联系非常紧密。学校与行业(或行业协会)共同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借助行业协会的优势资源引入学校,同时也将学校的专业资源输送到企业行业。各类体育企业或体育投资基金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寻找有潜力的体育产业项目或者创业团队;学生的创业团队则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创业实践、享受优惠扶持政策,甚至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或投入。

参考文献:

[1]体育产业机遇期[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5-12-28/doc-ifxmxxsr3835033.shtml.

[2]李学庆,张淑芳,马春莲,等.体医融合背景下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创新创业个性化人才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4).

[3]高海利,雷湃,高海亮,等.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若干误区的解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1).

[4]何志均.高职院校体育类毕业生创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

[5]史恭龙,王倩.依托ERP沙盘实训平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9).

[6]王洪才,刘隽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核心·难点·突破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7(7).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体育类体育产业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体育类非物质化遗产的角色定位
中职学校开展体育类体验式德育主题活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