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佛山大城工匠精神”下高职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的思考

2018-10-29赵慧娜范志钊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技能型佛山工匠

赵慧娜 范志钊

一、引言

要弘揚佛山大城工匠精神,坚持把佛山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高校有其重要使命,因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又是汇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追求“短、平、快”带来即时利益的社会环境里,社会需要沉淀,需要专注,需要具有精湛技术和严谨职业态度的人才来体现“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佛山大力弘扬大城工匠精神的背景下,需要注重学生在技能方面和职业素养方面体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是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和敬业,人才的基本职业素养内涵包括沟通、协作、创新的职业能力和崇实、敬业、诚信的职业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探索培养与“工匠精神”相匹配的高技能高职业素养的人才迫在眉睫,需要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和教师多方合力配合、协同作用,逐步建立并完善高职院校培育技能型学生的标准和课程系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传承工匠精神的文化,升级佛山的产品结构,提升佛山的品牌。本文从社会、企业、学校等方面对高职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培育进行了初步的思考,逐步完善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标准和课程,提高高职院校培育技能型学生职业素养的水平。

二、佛山市打造“大城工匠”城市品牌存在的问题

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鲁毅说“制造业是佛山之根,匠心是佛山制造业之魂”。但目前在企业和佛山高职院校中要培养出体现“工匠精神”的高技能高职业素养的人才,推动佛山市打造“大城工匠”的城市品牌的发展和进步,还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很多企业只关注产品规模、销量和获取的利润,不注重生产工艺、研发投入和产品质量,优质产品缺乏,与弘扬的“工匠精神”不相匹配,不利于企业在长期竞争中的发展;

(2)高职教育重专业课程,轻非专业课程,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思想上轻视人文素质、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素质等能力的培养,导致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缺乏重要载体,“工匠精神”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和弘扬;

(3)企业和高职院校未能形成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良性评价和考核机制。

三、高职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的思考

要解决当今工匠人才短缺的问题,需要推动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促进重点人才技术技能的培养,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需要在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和教师的协同合力下,充分发挥培养优质人才的能力和条件。高职院校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佛山各企业输送具有“工匠精神”高职业素养的人才。

根据每年就业调查数据,中小企业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因此,高职院校致力培养高技能高职业素养人才能提高企业品质,创新企业品牌,同时满足紧密服务于行业企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利益和需要,最终为企业在未来长期竞争中获得成功,为助力佛山产业经济的发展,为促进佛山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佛山市社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国内外对工匠人才的需求和职业培育模式,比较其他地区高职院校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育模式,借鉴其优秀经验后,结合佛山市社会企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技能和职业素养品质的要求,在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和教师的协同合力下,探索佛山高职院校对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的培育方法。

第一,设置较科学的课程体系培育方案,在开设专业化课程的基础上,还重视非专业课程、人文素质、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素质等能力的培养,开设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人文通识课程。还可以提倡学生积极参加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学校通过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职业素养提升的意识。

第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并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影响学生职业素养的“发育”。学校还可以在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时,让企业导师不仅传递企业的前端技术和服务,还向学生传递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第三,建立较有效的考核机制,为高职院校培育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弘扬佛山大城工匠精神,为促进佛山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四、高职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的意义

1.对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佛山未来5年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立足佛山产业基础、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制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批示中指出,“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要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总理多次呼唤“工匠精神”是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深深关切。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却不是制造强国,我国的生产工艺、质量、品牌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职业教育要积极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在实践和锻炼中培养学生的“匠心”,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为佛山产业和中国品牌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营造支撑“工匠精神”的经济环境

在佛山大城工匠精神背景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能有效促进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提高质量标准,增强行业自律,提升精品价值等,维护公平竞争、健康向上的社会经济环境。

3.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企业提升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塑造企业品牌有重要意义;培育与“工匠精神”相匹配的高技能高职业素养的人才,能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帮助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4.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完善高职院校育人方案,规范考核评价机制,以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为依据,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具有较高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这些人才技术过硬,还能把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意志等其他方面内化成为职业品质和职业行为习惯,其中,培育重点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体系的提升和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成海涛.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J].职教论语,2016(22):81-82.

[2]王磐,樊国华.“工匠精神”导入的高职院校制造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6(31):94-95.

[3]王宇.“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本真的职业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250.

[4]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 50-54.

[5]李梦卿,杨秋月.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 21-26.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技能型佛山工匠
90后大工匠
红色热土佛山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佛山制造为啥这么牛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致敬!老工匠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
浅谈技能型人才发展状况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