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故乡的高铁
2018-10-29曹忠义
曹忠义
一
此时我写“开往故乡的高铁”这几个字时,亦如在兰州西客站,车体徐徐启动时一样,心里的激动可以用“百感交集”形容。故乡土多,石头很少;川原不多,沟壑密布,虽然群山连绵,但没有雄峰峻岭,也没有大河大川,更没有金银珠玉;故乡冬天很长,夏天很短,雨雪稀少,非常荒寒,因此也没有古树秀木,没有奇珍异物,出产稀疏。如果站在故乡的河谷,将目光投向河岸,近处的崖岸被水流切削得几乎壁立,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都是黄土附身。古人所说“濯濯童山”“荒寂赤地”,是在言说我的故乡吗?这种不知在我内心咏叹了多少回的问题,在列车启动的那一刻我又在內心发问了。但地土再荒寒,她也是国土!何况这一片土地,用自己千百年的褴褛,养育了一代代人丁,呵护了一代代生命,奉献了一些历史文化,这方土地的故事也融汇在中华民族的故事里。故乡再褴褛,我也爱她。
春节期间,一个久居京城的同学把我拉进了同学群,这个群的名称由两个汉字和一组阿拉伯数字组合起来叫“在那1978”。这个“在那”的词组,像一句深情的指认,像一声感喟的叹息,像一枚跳动的音符,像一道蕴藉了无数情感的省略号;“1978”仿佛又是一片流水,似乎刚刚从脚下流过,绵密的,纯粹的,渐渐流过时,于某处变作静水流深,映照着大山、云影与日月。就这么一前一后,凝神细想,仿佛隐隐予人一种瞩望、回想、检视、眷恋,一种沉郁的况味,一种归宿般的温暖。这对于游子而言,记忆中纷繁的情愫自然就被撩动了。
在同学群里聊天,起初很多人对不上号。终于有人上传了曾经的毕业照,有些人逐渐在记忆里浮动起来,有些人却依旧在脑海里沉潜。浮动与沉潜,也正能描摹此时的心境,一则是对浮动者由追忆渐变成谋面的念想;一则是由沉潜者引出的怅然若失的意绪。
8月正值暑期,西行车票走俏,一票难求。我买了8月4日的机票,于下午两点抵达中川机场。然后朋友驾车把我送到兰州西客站。这个站是宝兰高铁的终点站,这段高铁于7月9日通车,使国家铁路快速客运网“四纵四横”中的最后“一横”圆满收官。开通不到一个月,我就登上了开往故乡的高铁,又与年少时的同学相聚,真是颇有纪念意味。
从兰州坐18点20分发车的高铁,50分钟就到故乡了。故乡通火车了,并且是一步到位的高铁,真让人有些莫名所以。有一阵子恍若梦境,不知今夕何夕。流线型的车体,泊在轨道间恰如即将遨游江海的鲨鱼,流畅的电梯源源不断输送着轻松和愉快,窗明几净的车厢映衬着井然有序的旅客身影……眼前的景象,再次将我拽进现实,便想各种各样的距离,当在“距离”这个词义的氛围里念及我已逝的先辈时,心里涌出阵阵酸涩;当想起这方土地的将来,又为一切距离拉近感到由衷欣慰。
二
到达通渭高铁站,我看了下表,时针正好指向19时10分。此时接我的同学如约而至。坐上同学的车,有一种归家的感觉;看着同学簇新的轿车,萌生的是对其勤劳致富的喝彩。
我们要去的地方叫温泉,是同学们聚会的地方。那时我们把这里叫汤子河。依稀记得汤池有十多个泉眼,汩汩滔滔昼夜喷涌,听人说将鸡蛋置入提笼探进泉眼即可煮熟。那时没有亲身经见,将信将疑,后来查阅资料发现,汤池地表之下200米恒定水温为100℃,地面水温可达54℃。始知此非虚言。泉水富集有益化学成分与微量元素,对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类皮肤病很有疗效。早年间这里曾建的几间房子,除供人洗浴之外,也多为染病之人浴疗所用。到汤池去,若是夏天,就跳进露天的池子,以三分心思揉搓泥垢,用七分心思玩水;冬天却多花几角钱,要钻进屋墙挡风的池里,专心清洗浑身的垢痂。
同学开车从站口出来沿朝东道路,在曾经叫“刘家大地”的地方沿新修大桥跨过牛谷河,一路往西穿越县城,在孔家庄附近上了山。山间公路恍如从前,在车轮下纷纷于眼眸深处弥散,又纷纷逼近视野,短短几分钟山路,给人带来纷繁的意绪,抵达位于山谷的汤池,前后用时20分钟,而我久违此地已39年矣。39年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颇具规模的疗养胜地。
三
东汉年间本籍人士秦嘉赴京城洛阳,任黄门侍郎,妻子徐淑因病留居故里。夫妻离别日久,鸿雁传书,以诗唱和,互诉衷肠,在文学史上留下佳话。所传五言诗,为历代诗论家与诗选家称赞,也得到历代读者尊敬。为了纪念这对夫妻诗人,几年前县城里便建起了秦嘉徐淑公园。
第二天来到这里时,一组汉白玉古朴的牌坊高耸在眼前,正门联语为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张克复所撰,联曰:“比翼鸟飞留千古爱情佳话,同心蒂结启五言新体诗风。”由北京市书协副主席于曙光以行楷书就。此时太阳正冉冉升起,对面的南屏山和清凉山,浸染在朝晖之下,低矮草木间浮满金红色调;左边的体育场也站满了络绎而来的晨练者。这里曾是一片河滩,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此举行文娱晚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县里将此辟作果园,种满了树木。就这样伫立时,远古与曾经,曾经与现代,交叠汇合在绵绵的意绪中。
瞩望南屏山,上中学时植树造林的日子,似乎也挣脱了记忆的尘封。那时随同学经常来这里栽种树苗,但天上雨少,地上土干,年年栽种,年年枯萎,栽树栽出了心结。如今这里已是满山草木,几处庙宇,梵音袅袅,磬声清越的礼佛圣地。少年时于暑期在南园打短工,翻一天地,挣几毛钱的情景也历历在目。当然挣钱最多的一次是从邮局往很远的一个地方转运电杆,与一个伙伴只拉了三天,来回跑了十几趟,就挣了7元钱。拿到钱的那一刻,感觉天上掉了大馅饼,喜不自禁。最累最沮丧的一次打工经历就是拉砖,那时我们把砖一层层码放在架子车上,有时我驾着辕,有时同伴驾着辕,行走在坑洼不平的路上,到目的地时,已经气喘吁吁。气息尚未喘匀,又赶着一块块往下卸,又一摞摞码放在指定地点,就这么忙活到第四天时,随着车胎和外带的突然爆裂,这次打工也便终止。那时打零工所得的收入,大多被喜欢看的书所破费。
四
由这公园的位置到母校去,需穿过南街向东,进仓巷即可抵达,相距不过1000余米。仓巷地势低洼,每逢雨季,排水不畅,有谚曰:“仓巷,难泥难到脖项”,说的就是遇雨泥泞的情景。有时与家住这里的同学闹点小别扭,就亮起嗓子用此话回击。如今道路已全部硬化,地下也有了完备的排水设施,那谚语也就成了同学见面时的笑谈,成了一个时光隧道深处幽幽的回忆。
那天我们乘坐两辆轿子车,到母校已是中午时分。本想在门前照张相,但站在混凝土砌筑的这个建筑物前,一种陌生感弥漫心室,找不着家的感觉在意绪里萦回,就这样在遗憾中便作了罢。老校门原是一组西洋建筑,有几处深深的门廊,有一个尖尖的屋顶,有一列素白对称的墙体,这镌在记忆里的痕迹,像某种食物留在舌尖的滋味,在岁月的风尘里一直醒着。我们就这样醒着走进了没有深深门廊的校门,而校门两旁的花园也早变成了硬化路面,如果那花园在,那些梨树一定也会存在,果真如此,那些树也恰值挂果時节了。就这样在心里絮叨着,走过一个教学楼,在刚刚拐弯的时候,一组熟悉的建筑物就映入了眼帘。瞬间耳朵里灌满各种声音。声音绵密,耳内容不下的声音,就向那个建筑物辐射,那是久别之后的惊喜声,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声,是见之如故的慰藉声,是美意弥漫的赞叹声,是孩子见到母亲似的撒娇声。
这个建筑落成于1939年,布局两层,木质结构,由本地一位姓何的木匠设计建造。当年的9月这个被叫做“木楼”的建筑以及周围与之毗邻的教室,该是迎来了第一批本土的中学生。此前这里的学生要读中学,都跋山涉水到相距100公里的天水和200公里外的兰州求学。这个学校的建成是本乡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学校的创始人,为历代学子念念不忘。1973年,这座教室接纳了我们这一拨同学,那正是教育遭受空前摧残的年月。我们都体会过蹉跎岁月、青涩无知的滋味,经历过彷徨和迷茫,收获过奋斗的充实和喜悦,相遇过容貌性格迥异的同学,也曾清晰着同窗音容的记忆。这无疑都是人生中珍贵的积累。但长达数十年远隔乡土的奔波,很多音容笑貌,连同他们好听的名字,大多渐渐都与我失散了。这是生活造成的无奈,是人生缺憾中注定的缺憾。每次伤怀过后,也就渐渐淡了,像早晨一抹淡淡的疏云,云散了,便又去迎接艳阳下新的忙碌。忙碌能化解许多往事,也能化解我们的生命,这是老天爷注定的宿命。但忙碌却稀释不掉青少年时代共同经历过的那一种情感,这似乎也是宿命。见到木楼的那一刻我们共同发出的绵密的声音,驻足凝视流连忘返的身影,纷纷合影存照的神态,以及此后在温泉由部分老师和全体同学参加的联欢会上尽情的朗读与歌唱,都是最好的诠释,这叫睹物思情,歌咏抒情,这个“情”字,饱含着多少对已逝青春的回想和对故乡的爱。
杜甫《秋兴》中的“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写的是同窗飞黄腾达后,着轻裘骑肥马,趾高气扬的状态。是激愤之作。我们这一拨同学“轻裘肥马”自以为是的,我尚未见过,但都不贱。因为都赶上了国家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以及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期,在“时代高铁”的建设大军中,都流过自己的汗水,都是诚实的劳动者,靠劳动立足于世,靠劳动的合法收入养家糊口,靠劳动改变生活,靠劳动得到人的尊重,尤其对那些用智慧和勤劳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能工巧匠、商人、教授、学者、军人、农民、清廉的官员,我更由衷地感到骄傲,我站在远方为他们祝福,这应该是那个“情”字默默的延展。
五
时代在变革中发展,故乡与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的晚辈也注定要超越我们,因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已乘上了“开往故乡的高铁”或“驶出故乡的高铁”,这不单是具象的高铁,更是一个缩影,一个绵长的外延似的美丽的意象,这里既有我们这一代人为之凝固的期望,也有我们付出时的汗水和牺牲,他们最终会将我们的终点化为他们的起点。正是:一段故事,纵然穿越无数时空也并未尘埃落定。他们生逢其时,这是历史的必然,这都回归在他们的福分和我们的期许与欣悦里。
我伫立在尚待山腴土肥和水美草丰的故土,仿佛看到了甘肃这片土地上那些已然悠远的足迹和离开不久尚散发出温热的足迹,正如我们的足迹一样,被奔驰着时代高铁的轨道舒展了,这多像一派叶脉。我禁不住从心底涌出如下句子,然后冠名为《宝兰高铁》:
当年因为时间干瘦
虽然连着山和水
隔着的距离久旱不雨,距离
像陇上植被稀疏的土塬
如今时间饱满
连着的山和水浓缩了距离,像
先人欲滴的乳形陶罐
时间突然亮了
像两小时十几分钟的电影
很多化不开的故事化成了诗
距离突然溢了
像宝鸡与兰州的响动
秦陇之音只隔了一层耳膜
从渭河出发
像风一样长,像风一样短的
抚平8000年皱纹深重的大地湾
听伏羲女娲述说
以血脉超越秦始皇先祖的长城
由喉咙发出唐太宗先人的乡音
从黄河岸边出发
像风一样进行奔流
向东穿越800里秦川
向西飞驰2000里走廊
继草圣张芝的笔触
以李白的豪放
循黄河入海,沿丝路远上
我在欣悦里含英咀华,嚼出了苦涩酸辛之味,也因着那后味里的一些甘甜,让我的嘴角翘了,那是欣慰的笑的模样。故事还在书写,故事在陇中人物手里,陇中消息必定会乘着时代的高铁苦尽甘来,再续历史的篇章。而“在那1978”却亘古不变,因为那已经是固化了的一个星球,每当看到明月,看到星辰都会想起,真的都会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