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江南民歌在锡剧中的运用
2018-10-29王芳曾倩岚
王芳 曾倩岚
摘 要:在现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锡剧作为江苏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提高自身竞争力,除了顺应潮流进行改革创新外,同时也应注重多吸收本土音乐元素来突显出吴地特色。文章将通过研究无锡民歌《绣荷包》在锡剧中的融合运用,借以探求锡剧在发展创作过程中与江南民歌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二者共同发展对于推动吴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词:江南民歌 锡剧 《绣荷包》 融合
《绣荷包》是在汉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之一,在不同省份和地区民间歌曲中都能找到多版本的《绣荷包》小调,且受到各个地区不同的人文环境、地方语言、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響,各地的《绣荷包》展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且风格形式多种多样。无锡地区也流传有小调《绣荷包》,但其歌曲结构和色彩感与其他地区的《绣荷包》有着很大不同。相对比于其他地区的《绣荷包》,无锡小调《绣荷包》具有其独有的江南水乡风韵,旋律音调甜美抒情、委婉清丽,在江南地区流传甚广。
锡剧是江南吴地颇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有着“太湖红梅”、“太湖明珠”等众多美誉。作为江苏省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锡剧艺术对于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锡剧的剧目创作不是凭空产生的,江南民歌便是锡剧创作发展的源头之一,锡剧中时常可见江南民间小调的影子。本文将以无锡民歌版的《绣荷包》为例,探究锡剧中对江南民歌的借鉴与运用及二者互动交流对吴文化发展起到的有力推动作用。
一、无锡小调《绣荷包》的音乐特点
《绣荷包》小调虽然数量颇多且有着多种版本,但按主题来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表达少女的相思,爱慕之情为主要内容; 另一个则是主要表现历史故事为主。从歌曲的内容可以分为“时序体”和“数序体”,“时序”是按月份从一月唱至十月,“数序”是从第一绣唱到第十绣,也被称为“十绣”。以这样结构内容组成的时调小曲有着较强的叙事性和表演性,相比起其他的民歌形式较容易转化为小戏。江南地区也流传有多种版本的《绣荷包》小调,本文将主要以无锡小调《绣荷包》为例(见图一)。这首《绣荷包》从题材上来看属于表达爱情的一类,从歌曲内容的叙述方式上看属于“数序体”。
从曲调结构方面来分析,这首《绣荷包》属于五声音阶C宫调式,由五个不规则的乐句以起、承、转、转、合的结构形式构成,五个乐句长短相间让歌曲富有较强的韵律感。整首歌曲都活动在羽类的调式色彩中显得柔婉多情,同时曲中第一句和第四句又落在徵音上,调式色彩的变化让旋律更加丰富。五个乐句的旋律大都不尽相同,第五句保留了第三句的主要旋律音是其变化再现,这让这两个乐句相互映衬,配合唱词一起更加朗朗上口;整体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但也有一些跳进推动旋律更具特色,如第三句和第四句宫到角音的下行六度跳,以及第四句结尾处的羽到角音的上行五度跳。
从歌曲内容来分析,《绣荷包》小调中姑娘用问答的方式直白的表现出对爱情的坚定与追求,以《绣荷包》一段为例(见图二),歌曲一开头就如自己喃喃自语一般柔情的发问,显现出少女羞赧的情思,后面又以回答的口吻来传达姑娘对心上人的爱意。演唱该江南小调时还应考虑到吴方言的因素,而不能完全使用普通话去咬字。在使用吴方言唱歌的时嘴型会紧,由双元音组成的字也会咬成单个元音,所以唱时要注意放松,在每个字的字腹咬完后嘴尽可能地打开,并保持音的结尾再归韵。通过吴侬软语的融入给人以轻柔温婉之感,再加上色彩丰富的旋律传递出的缠绵情意,让人一下子就坠入了温柔的江南水乡中。
二、无锡小调《绣荷包》在锡剧中的运用
锡剧在发展过程中扎根于民间,并通过吸收其他戏剧和地方民间小调来不断丰富唱腔,其中地方的民间小调音乐表现力强,其旋律脍炙人口,深受民众喜爱,又可以填上不同的词以表现不同的情节,适宜于应用在剧目的表演中。实际早在滩簧戏时期,各种民间小调就广泛应用于各类剧目中,并演变成剧中的传统小调。本文要分析的锡剧传统剧目《绣荷包》就是在吸收无锡小调《绣荷包》基础上经过加工衍化而来。
锡剧《绣荷包》剧情讲的是农村少女杨凤宝与陆阿兆坠入爱河,杨凤宝得知陆阿兆要外出种田后,亲手绣了一个彩蝶双飞的荷包送与情郎,二人情意绵绵地谈了许多知心话,相约收完稻子后结婚。这个剧目通过二人普通的生活场景和对话的展现,歌颂了男女青年之间的纯洁爱情,富有浓郁的江南农村特有的生活气息。接下来笔者将通过这部锡剧传统剧目《绣荷包》为个例,探究该剧中对无锡民歌《绣荷包》的借鉴与运用。
锡剧中《绣荷包》的唱段对比无锡民歌《绣荷包》,民歌中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旋律都在锡剧《绣荷包》唱段中作了保留。但剧中《绣荷包》还是在原有的旋律音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装饰音(见图三),让戏曲更为婉转动听。句式结构时还是以起、承、转、转、合原则构成的长短相间的五句,乐曲的发展仍是以单乐段多次反复组成。由C宫调式降为了B宫调式,五句的落音为:徵、羽、商、徵、宫,整体调性色彩没有变化。在保留原本小调中五个乐句的同时,戏中为强调二人心中感情的坚定,在最后一个乐句结束后重复了后四小节的旋律。在剧目演出时艺人也对小调进行了二次加工,个别的节奏拉长和旋律加花让小调更为符合戏曲演唱风格,也使得表演更具叙事性和感染力。
另外从内容上看,锡剧《绣荷包》中所表现的情节也是在民歌小调《绣荷包》基础上延伸扩展而来。原本的小调《绣荷包》中只是个人情感抒发而不是为了表演,歌唱的是少女单方面对情郎的爱意。锡剧《绣荷包》中《绣荷包》小调的融入仍然是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但戏中通过一唱一和的形式转而表现为二人互诉情思,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和戏曲的表现力。再在原本单一绣荷包的情节前面加入了情郎过来调情的画面,在送完荷包后又展现二人愿结白首的情节。虽然剧中的情节进行了衍生发展,但《绣荷包》小调中绣荷包的元素仍是整个剧目的核心。
进一步分析锡剧《绣荷包》中所用的曲调,其中的“簧调”和“玲玲调”是锡剧中的基本曲调,而“绣荷包调”“湘江浪调”这都直接来源于民歌的曲调。剧中的演唱也大都是以江南民歌为唱腔基础的,江南民歌在演唱方式、技巧、唱词等方面都对锡剧唱腔有着深远的影响。通常民歌演唱中提到的“气沉丹田”、“声要圆熟,腔要圆满”、“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等等,对戏曲的演唱也有着借鉴作用,所以锡剧和江南民歌的在演唱方式上也同样是一脉相承的。
三、江南民歌在锡剧中的运用
锡剧对江南民间小调的吸收和运用绝不止《绣荷包》这一例,实际上锡剧最初的“滩簧”形式就是以江南民歌小调发展而来。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锡剧无论是在唱腔结构、表演方式还是题材内容上都仍对江南民歌有着多方面的借鉴和运用。江南地區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小调,除了文中提到的《绣荷包》外,还有《湘江浪》、《紫竹调》、《四季相思》、《孟姜女》、《无锡景》等也均被应用于锡剧的各类剧目之中,成为锡剧中的传统小调,有些小调在早期还被当作演出结束之后的加唱节目,名曰“送客”。在锡剧的早期唱腔中,还保留着江南民歌中带衬词、衬句的唱法。锡剧中还通过运用民间小调来表现特定人物角色的,如表现彩旦唱腔的“媒婆调”、表现反面人物的“洪发调”等等都是从民间小调中吸收而来。
现今锡剧中虽然已经没有加唱民歌的环节了,但是江南民歌的元素仍然融于锡剧创作的之中。例如第一部大型交响锡剧《天涯歌女》中就可看到江南民间小调的影子,通过引入西洋乐器伴奏和加入现代音乐让整部锡剧更富时代气息之外,《四季歌》、《无锡景》、《月圆花好》等传统江南小调的变型加入才是让这部新形式的锡剧凸显出江南特色的关键。此外还有新编锡剧《一盅缘》也是以江南地区的河阳山歌《圣关还魂》为蓝本来进行创作的。当然锡剧对江南民歌的创作发展也同样有着推动作用,在锡歌《三杯美酒敬亲人》中江南民歌与锡剧元素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这对于江南民歌的新创作也不失为一种参考借鉴。
四、结语
现如今社会在高速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要求和审美能力都日益提升,无论是锡剧还是江南民歌的发展传承都承载着巨大的压力。新时代的艺术创作眼前面临着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在创作新作品时既具有时代气息又不丢失地方特色。对于锡剧的创作发展而言,江南民歌就是蕴含其中不应舍弃的能显现江南地方特色的元素。
江南民歌和锡剧同样都为江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江南地区吴文化的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两种艺术形式都孕育于诗意的江南水乡,扎根于江南人民的生活土壤,因此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在这样相似的文化环境中锡剧与江南民歌相互交融,通过吸收借鉴彼此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底蕴一同成为了江南地区的两颗璀璨明珠。在之后的江南艺术大舞台上,锡剧与江南民歌也应当互相交流借鉴,在融合的同时不断吸收新的养料共同发展壮大。通过对江南地区这两大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来让江南地区所独有的吴地水乡文化展现出新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M].中国1SBN中心出版,1998:815.
[2] 戏曲审定组整理.绣荷包[M].江苏人民出版社,1955.
[3] 王芳.江南民歌与锡剧的共生研究[J].艺术百家,2015(5):244.
[4] 易人.情深意长的《绣荷包》[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