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述评

2018-10-29程芳芳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

【摘 要】 文章叙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国际关系。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路径:要总体把握外交总体布局;要与中央文件的指导精神紧密结合;要认清并把握国际伦理关系。

【关键词】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述评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习近平提出的“命运共同体”不仅涉及外交领域,之后又体现在经济、文化、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领域。目前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集中于逻辑结构、历史机遇和面临挑战等方面。本文侧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历程、取得成果、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述评。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历程

饶世权和林伯海在文章指出现阶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经历三个主要阶段:从“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按照产生的顺序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梳理时代的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王飞在文章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对当今世界局势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类前进方向的整体性思考,他并不认为“国强必霸”是必然存在的,现阶段合作共赢、共享世界经济的繁荣态势是大势所趋,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2]

第二,共同体的理念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早在2013 年 3 月 24 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从那时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在国际上广为人知,这就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不断扩大着其社会影响力。这就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在不断的丰富并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在此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场合、各领域数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第三,人类共同价值与共同体思想的内在关联。谢文娟把“天下情怀”的重要性赋予给命运共同体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人的同生性的发展就是需要共同体的构建的必然方式。[3]田旭明也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世界的中国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方向,这样会使我们中国价值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和方向,为世界思想前沿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也会进一步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影响力和世界话语权。[4]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被人们所熟知后,学界对这一理论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这些年各界人士对它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到更深的层面。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上,都有很深刻的见解。下面将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国际关系这三方面来阐述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成果。

1、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

明浩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设想中针对“一带一路”做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这会使人们从悲观文明冲突论中走出来。人类并不是有目的性的从和谐到对抗,再由相互冲突到和谐。“一带一路”中所蕴含的理念和其路径的选择,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认为“一带一路”的提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设想,会帮助人们将这种略显悲观的文明冲突论颠倒过来。人类并不是由和谐走向对抗,由和平走向冲突; 而是由对抗走向共生,由冲突走向和谐。“一带一路”所包含的理念和所提供的战略路径,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了现实的确定性,使之后的道路也变得愈发顺利。[5]谢鲁江在文章中提出“一带一路”是新时代外交新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标志之一,这将使世界的发展和格局的形成有着具体的指导性意义,这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6]由此可见,明浩及谢鲁江都从两者的内在联系入手,具体阐述了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内在联系。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时代下的具体的一项研究成果,一带一路的成功实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提供着经验和具体的实践意义。

2、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梦

董立人把中国梦作为当今世界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追求的是人民大众的福音同时也是世界人民的福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有着对于世界发展的共同理想也有着和平发展的共同价值,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国家都要遵守的原则。[7]这样的说法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梦之间两者存在很深的逻辑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国梦的更深程度的解释。阮宗泽则提出不一样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世界梦。中国的两个梦想里包含着“中国梦”和“世界梦”两个部分,现如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身就是不断发展的“世界梦”,这两者缺一不可,都密不可分。中国的“世界梦”也就是当今提的最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与“中国梦”互为表里,相互作用。

3、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国际关系

金应忠从国际共生性的角度入手,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共生关系存在的,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結构稳定体系,在所谓的结构共生性问题上具有均衡和对称性。[8]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延续和发展,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两者之间的国际共生性。袁伟华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角色时从二维空间的角度来分析新型的国际关系。这两个维度是分别是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从时间维度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进一步贯彻大国关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我们国家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是人类社会实践时间发展的必然。从空间维度看,新型的国际关系强调我们要从周边命运共同体入手,发展新型的大国关系,并进一步打造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社会关系。[9]新型国际关系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态势,也是发展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涉及的角度多、范围广,重点放在与“一带一路”、中国梦与新型国际关系这三个方面上,说明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性程度高,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路径建设研究提出了必要的社会导向。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人類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的先进的外交理念,这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但是真正实现这一愿景要面对很多挑战,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面对这些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来自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挑战愈加剧烈,各学者也纷纷提出关于路径建设的研究。

第一,要总体把握外交总体布局。陈向阳的“三路径”里,把总体规划、统筹发展、协调推进作为三步走三战略。按纵向发展来看,包括周边、亚非发展中国家及南南合作、发达国家三个层面的合作。按横向发展来看,要协调与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这五大层面的关系。对于这两个纵向和横向的方面,必须要齐抓共管,恩威并施才可以做到区别对待不同的对象并协调共同发展。只要世界各国都可以把握住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中国的“世界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一定可以实现。[10]

第二,要与中央文件的指导精神紧密结合。胡鞍钢、李萍在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时提出的中国方案,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个角度阐述其建设路径,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方式。[11]牢牢把握住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及的新内容,领悟中央的领导思想,不断拓宽视野,寻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为全面的发展。

第三,要认清并把握国际伦理关系。王泽应从伦理观的角度创造性地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奠定健康、公正、合理地全球伦理,建立平等、合作、共赢的国际伦理关系,包容借鉴、“和而不同”的文明理念。把握住这三点,真正实现社会伦理的升华及人类命运的发展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有着深远的伦理意义,不仅为全球的伦理建设奠定基础,也为国际伦理关系建立起精神支柱,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理论建设提供伦理支撑。

综上所述,在路径建设问题上,学者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三个路径建设都把握住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未来将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但是这三条路径存在研究领域局限,会限制中国方案的实施。在接下来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都需要学界进一步的从面临的问题和实践角度方面进行研究,不断为其路径建设建言献策。

四、结语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对国际形式的具体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使“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被提及的次数多、涉及的范围广,学界对它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要正确把握其重要的指向性作用,并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思想传播到全球,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共同价值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 饶世权,林伯海. 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7)15-19.

[2] 王飞.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0(02)1-6.

[3] 谢文娟.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境遇[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05)39-46.

[4] 田旭明.习近平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意蕴[J].学术论坛,2016.39(01)12-16.

[5] 明浩.“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06)23-30.

[6] 谢鲁江.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新的推动者——从“一带一路”建设看中国开放新格局[J].桂海论丛,2016.32(01)62-66+2.

[7] 董立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6)33-35.

[8] 金应忠.共生性国际社会与中国的和平发展[J].国际观察,2012(04)43-49.

[9] 袁伟华.时间与空间:新型国际关系中的时空观[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03)26-43+156-157.

[10] 陈向阳.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J].当代世界,2016(05)18-21.

[11] 胡鞍钢,李萍.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方案[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1-8[2017-12-19].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171201.001.

【作者简介】

程芳芳(1993—)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新时代青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