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职业倦怠做“学者型”的老师
2018-10-29张国玉
摘要:“十三朝古都忆长安昔日美景,八百里秦川看西安今朝风情”。5月14日,我怀揣梦想来到历史文化之都的大西安,进行为期21天的骨干教师培训。踏进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氛围浓郁的陕师大,当知识渊博、处世随意的老教授走过你的身旁;当朝气蓬勃、年轻气盛的青年学子和你一起穿梭在去学子食府的林荫道上的时候,你会感慨:能来此学习,真乃一件幸事。
关键词:修养;教学方法;学习心得
在这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端坐在教室里,聆听着专家的讲座,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得到一次重大的洗礼。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灌输”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的药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听取的讲座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 专家讲座,引领前行
其实,本次讲课的专家名师大多都是中学一线教师,他们有的是班主任,有的是年级主任,有的是语文教研组长,但都是“语文人”。他们是在自己工作实际中经过不断地教研教改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每一次的讲座都是那么可贵!让人耳目一新。这耳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之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扎实。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在生活中,让学生去巩固知识。聆听专家的讲座,深深为他们的深厚的语言功底、渊博的文化知识、思想的深度高度所折服。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从自身出发,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二、 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本来一直感觉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所以总是很放松自己。可是在听完名师专家一节节讲座之后,让我深有感触。我们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我们要改变的是过去的老师的形象,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的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得更好,更加地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文学修养,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无论是作为大学教授的贺卫东、杨咏,还是作为教研员的史建义、刘艳艳,甚或是作为教育一线的李亮、贾建英、闫英杰、吕远、司惠霞、王亚莉、王美智等等,无不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他们读的不仅仅是文学方面的,更多的是教育方面的,还有心理学方面的,哲学等方面的书籍。正是有着渊博的知识功底,才会有如此骄人的成就。
三、 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
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我们的教学要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这里说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单纯表面意义的活跃,而是要看课堂有没有深度,好的课堂应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仅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还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就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法。
听了惠安中学和西安四十五中的几位老师的課后,让我感觉自己这多年来好像就没上过“精彩”的课,特别是西安四十五中学的李凌老师上的《古诗苑漫步》这堂课,运用了分门别类集古诗、诗情画意猜故诗、声情并茂诵古诗、一展歌喉唱古诗四个环节。课堂上展示学生做的手抄小报、有现场作画猜诗、有学生对《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的经典诵读,还有对《明月几时有》的吟唱等环节,课堂创新、思路清晰,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确是一堂精彩美妙的课堂。
21天的时间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这次培训,对我这个中学语文的老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使我对中学语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使得我在以后的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好的教学方法,更新颖的教学手段。“泰山不择微壤故成其大,江海不拒细流故成其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语文教师。
作者简介:
张国玉,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陇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