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课堂思政教育的探索

2018-10-29刘彦杰孙绪高王二威

中文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医德教育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

刘彦杰 孙绪高 王二威

摘 要:医学类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有高尚医德、精湛技术的医务人员,医学生在毕业后将要从事临床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工作。鉴于其所学知识种类繁多、专业性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侧重于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方面的教育,忽视了课堂思政教育。正所谓医本仁术,德乃医本。近年来,医患关系矛盾频现报端,招致全民对医护人员职业素养的审视、批判。通过推进课堂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为支撑,全面提升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医德高尚方面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医学高等学校 课堂思政 社会责任感 职业素养 医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0-0-01

思政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培养高尚医德打基础,然而“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绝非旦夕间可达成,应理性看待医学生思政教育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难题,以课堂为主体,坚守课堂教学的教育性,同时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教育,培養医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未来从业良好的医德态度。本文从课堂教学、日常生活、阵地建设、社会实践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把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一是在课程设置中融入思政教育理论。当前医学类院校的思政理论课程普遍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效果不佳。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过于强调思想教育,偏重于宏观层面,强调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认同,与医学生专业衔接不足,往往出现“学用两张皮”的脱节现象。因此,如能在课堂设置中,适当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课程,使学生进行必要的医学哲学、医学历史、医学文学方面的教育,融入一些医学道德、医学伦理方面的真实故事、案例,让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领悟医学真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SARS为例,这一灾难性的事件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课堂就不会显得乏味、枯燥,变得具有生机和活力,也会让学生乐学、喜思、笃行。

二是在日常生活中构建特色思政文化。大部分医学类院校相对与综合类院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够重视,他们更侧重于教学设施设备方面的完善,重在培养医学生的操作技能,以便于更好的应用到实践当中。医学类院校应当以建设生态文明校园为平台,营造医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搭建思政教育系列特色文化长廊、展馆、标语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通过构建好的校园文化,让医学生的价值观、心智启迪等在生活中潜移默化。除此以外,还可以结合各个学校实际,设置特色校园系列文化景观,通过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资源,在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到启迪和升华。

三是在思政教育方面构筑教育新阵地。随着在线教育、分时课堂、微课程等以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的全方位的教育模式的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基础性、导向性课程更应当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现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很强,互联网完全渗透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宽,涉及面更广,这样导致了学生不再简单根据教师事先传递的思想及目标做相应理解或体会,同时更加主动理解信息,一改之前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地位。作为思政课教师应紧密联系“互联网+” 时代的社会现实,对论坛、网站、社交平台等的信息及时关注、进行分析,把握当前社会和医学生群体关注热点,并能将热点问题的分析贯穿于日常教学,提高针对性。做到不回避社会矛盾,结合微媒体提供的鲜活案例激发医学生的医德情感,教师运用自己的学识和观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微媒体传播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只有医学生主动关注、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才能提升医德素养,师生通过交流、分享,有效互动才能共同成长。让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更足,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从更深的层次分析问题,引起医学生的共鸣。

四是在社会实践中彰显职业道德素养。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医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差,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若能从内心培植职业道德的土壤,建立长效自我约束机制,就会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谦逊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人的道德品质不使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是人们养成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医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只有不断融入社会,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起来,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价值所在,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陶冶自己,完善自己。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社会职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全社会都在向道德模范、楷模学习,身边好人好事学习,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把内心德行修炼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把职业道德境界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医学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人的品德形成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政教育是提高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医学类院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此,我国医学类高等教育院校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具备自主学习与终生学习的能力,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代苑林.医学类高等院校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路径探索[J].德育研究,2017,(2):33

[2]刘登科.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初探[J].德育与学生工作,2017, (11):50-51

[3]张艳婉.“互联网+”时代中医院校思政课融合医德教育的创新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6,(9):66-68

猜你喜欢

医德教育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
医学院校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