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用认同实证研究

2018-10-29许剑颖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

许剑颖

摘 要:引用认同概念的提出弥补了目前主要研究引文、作者的被引,很少关注引用者的情况。本文以邱均平教授为例,通过采集CSSCI数据分析了其引用特点和引用风格。

关键词:引用认同 实证研究 引用风格

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01

一、引用认同的概念

科学研究必然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引用的方式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是进行继续研究的重要基础。但传统的引文分析主要研究引文、作者的被引情况,很少关注引用者的情况。2001年,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White教授提出了“引用认同”的概念[1],在“Authors as citers overtime”一文中,他把“引用认同”定义为:某位作者引用过的所以作者的集合。这一概念的提出弥补了传统引文分析的不足,引用认同以被引用的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引用认同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引用的行为,了解对引用者产生重要影响的作者,并进一步了解他们之间在研究领域和学术思想上的联系,因此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二、引用认同的研究方法

引用认同中对引用次数的统计不是以引文出现的次数计算,而是以被引者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次数计算。在实际应用中学者们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White教授的方法认为:A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了B,不管引用B的几篇文章,均算1次。这是Dialog系统自动统计的,因此A对B的引用认同最多不超过A发表文章的总数,也不能通过1篇文章多次被引增加引用认同。马凤采取的方法是统计每一篇文献的参考文献,去重后对作者被引频次按降序排列,这样引用认同的数量可能超过发表的论文总数[2]。

三、引用认同的实证研究

1.邱均平教授简介

邱均平教授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情报学家和评价专家。在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与网络计量学、科学评价与大学评价、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等方面有着精深的研究。他的学术成就和业绩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中华科技精英大典》等21部大型权威辞書中,其重要贡献受到学术界的广泛称赞和社会公认。

2.引用认同数据收集

在 CSSCI数据库的“来源文献”入口中以“第一作者=邱均平”进行精确检索,共检出 369 篇文献,这些文献共引用了4707篇参考文献,引用了2359位作者。

3.引用认同分析

通过Excel 进行分类汇总,可以得到被引用作者的被引频次,这些引用一起构成了邱教授的引用认同,其中总引用次数为4103次,自引420次,本文列举出被引次数14次以上作者如下表:

4.引用认同分析

①自引是引用认同的主体[3]。邱均平教授对自己的引用最多,达到420次,远远高于其他被引者的频次。因为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情况最为了解,特别是某一领域的大家,后续的研究是在以前研究基础上的延伸,所以研究人员会很自然地引用自己的前期研究成果。

②引用认同呈现明显的集中离散分布规律,被引用4次以上的研究人员仅为119人,这部分人构成了邱教授引用认同的核心。而被引用 1 次的达到1822人,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集中离散分布规律。

③多次被引用的作者大都是情报学领域或者研究领域涉及情报学的学者,如马费成、White,H.D、Garfield,E、王知津、张洋等。通过研究这些被引用者的学术著作可以理解邱教授的学术发展历程,这对于学术研究特别是学术新手开展研究将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结语

引用认同是一种新的研究引用的方法,通过对引用认同的分析可以反映出该作者的学术活动历史和学术社会关系,如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作者有哪些?他主要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或者关注热点是什么?后续可以进一步开展研究,如对某作者不同时期的引用认同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可以发现传统引文分析方法未能发现的新规律。

参考文献

[1]White H D.Authors as citers over time[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01,52(2):87–108.

[2]马凤,武夷山.引用认同——一个值得注意的概念[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6):27-30.

[3]夏能能.引用认同的实证研究——以我国情报学专家邱均平为例[J].情报探索,2012(2):27-30.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