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式HSE装置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2018-10-29何伟平刘晓静张晓东
何伟平,刘晓静,张晓东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1],其中风险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是HSE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2]。我国从90年代中期引入HSE管理体系以来[3],HSE体系已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4-6]。然而,职业院校作为企业生产一线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其实践教学中却难以进行HSE体系有关能力的培养[7]。因此,围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对现代化工“健康、安全、环境”(HSE)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发体感式HSE装置[8],对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HSE实践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教育中HSE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HSE能力培养通常嵌入在各专业课程的实训实习过程中,独立的HSE实训案例不足,学生HSE实践机会较少,不能有效地开展系统化的HSE操作培训。主要表现为:
(1)HSE三位一体理念缺失。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各专业的课程开设往往注重专业技术教育,各专业的HSE职业教育内容较单一,缺少系统化教育。
(2)HSE教学体系缺失。以化工类专业教学为例,往往缺少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课程,没有HSE三位一体技能训练项目,更没有专业化的HSE技能训练平台。
(3)专业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HSE教学中,由于缺少训练装置平台,往往局限于用文字、图片、视频展示案例情境,缺少HSE融为一体的真实案例。由于没有事故真实情景,学员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动手机会极少,体验感差,往往学习效果不佳。
2 体感式HSE装置的特点
以化工专业HSE技能训练为例。鉴于生产现场存在一定的危险有害因素,训练装置不宜采用真实的生产物料和工艺参数,并且教学训练场地往往有限,故需要在尽可能不影响训练效果的前提下,对装置进行合理设置。主要特点有:
(1)将多个工艺集成于一套装置。将多个工艺集成于一套装置,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实训场地、节省购置资金,更符合现实教学环节的需要。
(2)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实现。采用真实的工艺设备、仪表及自动化装置等,用电子脉冲信号模拟物料投放,用声光电气模拟不同工艺物料和故障,完善了风险源识别系统。
(3)采用DCS系统控制和现场操作相结合模式。通过电脑选题、现场标识等方式确定工艺路线,通过DCS系统控制和现场操作相结合,要求学员围绕设定的事故进行项目训练,按照事故预防、控制、消除要求采取措施。
3 体感式HSE装置实现的途径
以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化工HSE技能大赛采用的HSE装置(由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为例。根据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现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的18个危险化工工艺,选择石油化工企业普遍涉及的9个典型危险化工工艺的54个初期事故考点集中在一套HSE训练装置上,包括火灾、中毒、泄漏等事故再现,通过声光电形式模拟事故实际场景。
表1 HSE装置选取的生产工艺
4 体感式HSE装置应用案例
以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工艺中的氯乙烯泄漏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为例[9]。训练开始后,HSE装置从出料管与氯乙烯贮槽结合处泄漏,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现场有人晕倒,学员进行事故判别及汇报,并立即进行事故处置:
(1)中毒人员救援:包括个体防护用品穿戴、进入现场静电消除、用担架将伤员运至安全区域、进行心肺复苏救护、现场隔离、蒸汽保护泄漏现场等。
(2)单体倒罐:主要操作为将发生泄漏的氯乙烯贮槽物料转移至备用氯乙烯贮槽。待平衡后,回收未转移的氯乙烯至回收槽。液相氯乙烯回收完毕后,回收气相氯乙烯至氯乙烯气柜。
(3)氮气置换:按照工厂氮气置换的标准进行。
5 总结
体感式HSE装置将多种工艺集为一体,采用虚实结合的实现方式,模拟重现初期事故现象,采用DCS系统控制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职业教育中的HSE能力培养提供了实物操作平台。同时,体感式HSE装置操作中,学员紧张有序地进行现场布置、个体防护、事故应急处置等项目训练,激发了学员对HSE技能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开创了职业教育中HSE技能训练的新模式。
致谢:感谢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对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化工HSE技能大赛提供的体感式HSE装置,为本文撰写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