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风破浪砥砺行 风正扬帆再起航
——中国稀土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眸

2018-10-29/秦

稀土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稀土材料发展

文 /秦 明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稀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扮演者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四十年来,中国稀土产业经历了自力更生的技术突破,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经历了稀土应用的“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经历了稀土冶炼分离从遍地开花到集中统一;如今步入新时代的中国稀土产业正阔步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破茧成蝶,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稀土生产国、出口国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再次谈到稀土:“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丰富,其地位可以和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当历史的指针停在1978年,中国稀土的产量仅仅1000吨。

同样是在197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技委员会主任的方毅同志受党中央、国务院和小平同志委托主抓包头等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毅副总经理带着小平同志的关怀,来到中国稀土事业的源头——包头,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草原钢城。自此,改革开放让科技界、稀土人如沐春风,稀土科技和产业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那以后的8年中,方毅同志先后七次亲赴包头开展调查研究,安排、部署有关包头稀土选矿、冶炼、分离提取、开发利用、产品出口创汇以及环境保护等重大科技攻关。集中全国的科技精英为稀土的产业化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前所未有、艰苦卓绝的工作。

方毅同志身体力行,他说,我们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抓紧包头稀土原料的综合利用科技攻关工作,早日实现产业化。他明确提出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他掷地有声地喊出:我们不但要做稀土第一原料大国,还要做稀土第一生产国,稀土第一应用国,稀土第一出口国。

1978年后,包头稀土原料的综合利用、分离提取开发利用,先后列入国家“六五”、“七五”等科技攻关计划,随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提出的第三代硫酸法(获国家发明奖),包头稀土研究院提出P507盐酸全萃取全分离流程投入生产,基本解决了我国白云鄂博矿稀土原料的产业化问题。随着一项项重大技术的突破,我国稀土产业化水平得以快速发展和提高,生产成本随之大幅度降低,方毅同志要求包头稀土精矿品位达到60%以上、氯化稀土成本降至每吨3000元的目标很快得以实现。高纯单一稀土产品也创出了世界知名品牌,如荧光级氧化钇、荧光级氧化铕、磁体级氧化钐……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供不应求。经过全国稀土行业的大力协同、团结和努力,中国稀土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8年我国稀土产量(基本上是稀土硅铁合金)按稀土氧化物计稍高于1000吨,8年后的1986年达到11860吨,超过了一直处于世界第一的美国(当年产量11000吨),成为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国。同时我国单一稀土分离也实现了产业化,1986年产出的高纯单一稀土产品达到460吨,开始成规模地进入外销市场;仅仅两年后的1988年我国稀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9640吨,超过美国1984年创造的历史最高生产纪录25950吨,单一高纯产品超过千吨,达到1160吨,进一步确立了中国世界稀土第一生产国的地位,夯实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稀土分离提取产业化生产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此基础和其他科学实验基础上,北京大学提出了稀土串级理论和计算机一次放大技术,并投入产业化应用,我国稀土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更是突飞猛进。

而在四十年后的今天,方毅副总理的愿望成真,并且中国不仅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出口国,更是全世界最大的稀土应用国和世界上最大的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

百花齐放:稀土应用蓬勃发展

1978年,在全国千吨左右的稀土产品中,绝大多数是初级的稀土硅铁合金,在钢铁技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稀土硅铁合金可以改善钢铁性能,满足军工产业发展要求。然而,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应用前景的战略资源,缺少技术支撑的稀土产业却面临着不知如何应用的窘境。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在稀土上游选矿、冶炼分离技术日臻成熟,我国稀土化合物、单一稀土元素的产量不断攀升,伴随着稀土原料产量的不断提高和科技攻关,稀土应用遍地开花。

以钕铁硼这一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磁性材料为例。1982年由日本住友特殊金属的佐川真人发现钕磁铁,时至今日,仍是全球最强大的磁性材料。

在国内,1983年11月,包头稀土研究院成立了以谢宏祖为组长的课题组进行高性能钕铁硼材料的研究和攻关。1990年谢宏祖课题组在低氧工艺实验室研制出最大磁能积为52.2兆高奥的钕铁硼永磁材料,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1996年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全球范围寻找高性能磁性材料,用于阿尔法磁谱仪探测宇宙中存在“反物质”和“暗物质”的研究。包头稀土研究院击败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单位,一举中标,为该研究项目生产了高性能稀土钕铁硼磁性材料。

1998年6月2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离开地面,开始了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最后一次对接之行,阿尔法磁谱仪(AMS)也随之进入太空,其核心材料高性能钕铁硼就是中国包头稀土研究院生产的。

丁肇中教授特意给包头稀土研究院发函致谢,在信中说:“包头稀土研究院的科学家尽了最大努力提供材料,进行空间环境试验。”

包头稀土研究院为阿尔法磁谱仪(AMS)提供核心磁性材料的故事说明了我们有能力研发世界一流的稀土应用材料。如今,中国已经从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应用国。

以北方稀土为例,从上市募集资金发展稀土贮氢材料和镍氢动力电池开始,短短的二十年间已经在全国11个省布局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其中磁性材料产能3万吨、抛光材料产能14000吨、贮氢合金产能3000吨,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半数以上;此外,在稀土应用产品领域,已建成年产100台稀土永磁磁共振成像仪生产基地,混合汽车用圆形镍氢动力电池每年100万只的能力,LED封装每年60亿颗。

放眼全国,围绕消费市场建成宁波、厦门、成都、包头等稀土应用产业基地。同时,应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稀土磁性、催化材料产量年均增幅超过15%,稀土磁性、发光、储氢等主要功能材料产量占全球总产量70%以上。同时,稀土功能材料性能大幅提升。稀土磁性材料综合性能(磁能积+矫顽力)由60提高到70以上,基本满足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设备等需要;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器达到国V标准,国产石油裂化催化剂自给率超过90%,LED器件发光效率由90流明/瓦提高到150流明/瓦以上。

凤凰涅槃:从遍地开花到战国六雄

一段时期,在我国稀土行业准入条件极低,稀土冶炼分离企业遍地开花,在推动我国稀土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私挖盗采、产能过剩、散乱无序、相互压价、出口混乱,严重影响着稀土行业的正常发展。

为整合稀土资源、消化过剩产能,稀土大集团整合逐步拉开大幕。2011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明确,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2013年1月,由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行业格局”;2014年末,中国北方稀土、中铝公司、中国五矿和厦门钨业、广东稀土、中国南方稀土6家稀土大集团的组建方案均获批备案,六大稀土集团整合了全国所有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实现以资产为纽带的实质性重组,并以大集团为中心,构建稀土全产业链条,真正改变数年来稀土散乱小的状况。

在北方,以北方稀土为平台先后完成了对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冶炼分离企业的整合,特别是随着2018年初,北方稀土完成对甘肃稀土的控股后,北方稀土已经完全意义上完成了对北方轻稀土产业的“大一统”。在南方,中铝、五矿、南方稀土、厦门钨业、广东稀土先后完成各自范围内的稀土资源、冶炼分离企业的整合。特别是南方稀土不仅完成了对江西绝大多数离子型稀土矿采矿证的整合,并通过控股江铜稀土实现了对四川轻稀土资源的整合。

通过一系列的行业整合,稀土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到“十三五”初期,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企业从99家压缩到59家,6家稀土集团主导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整合了全国23家稀土矿山中的22家、59家冶炼分离企业中的54家,扭转了“多、小、散”的局面,冶炼分离产能从40万吨压缩到30万吨。

在整合的基础上,稀土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以资源开采、冶炼分离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向以中高端材料和应用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80%以上的初级加工品被用于制造磁性、催化、储氢、发光、抛光等功能材料。同时,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围绕资源地建成包头、赣州、凉山、龙岩等稀土资源开采和冶炼分离基地。同时,随着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全行业投入80多亿元开展环保改造,稀土绿色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风正扬帆,新时代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走进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也是我们谋划好新时期稀土行业发展的时代坐标和基本方向。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稀土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之一,需要我们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新形势。

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稀土产业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制约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不匹配”,即中高端稀土材料产品的供给能力与先进制造业的应用发展需要不匹配、国产稀土产品的价值创造能力与产业迈向全球稀土产业链中高端的需要不匹配、主要稀土新材料的核心技术掌控能力与日趋严峻的国际贸易竞争和摩擦不匹配、稀土资源绿色开发利用能力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要求不匹配、生产计划与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匹配、稀土大集团产业掌控能力与行业秩序规范的发展态势不匹配。

这些问题为稀土行业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需要不断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高端材料技术创新、完善生产计划管理、压实集团主体责任、构建秩序整顿长效机制等措施,逐步解决“六个不匹配”问题,加快建成优质高效的稀土产业体系。

按照《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稀土行业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稀土行业新格局,行业整体迈入以中高端应用、高附加值为主的发展阶段,充分发挥稀土应用功能的战略价值。

目前,各稀土资源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在北方稀土重镇包头,一方面在国家工信部等支持下投入巨资支持稀土行业转型升级项目,另一方面在稀土高新区打造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磁谷”,推动资源就地转化增值,切实改变“挖土卖土”的传统发展方式。在南方稀土重镇赣州,“中国稀金谷”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正在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稀土稀有金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具体到企业,包钢集团正在以北方稀土为平台,大力实施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力争到“十三五”末期实现300亿元的营收;中铝集团旗下稀土板块中国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谋求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500吨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性材料元器件等5项目建设……

40年的历程漫长而艰辛,40年的成就辉煌而骄人。4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中国稀土产业,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将继续砥砺前行,在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强大的战略材料支撑。

猜你喜欢

稀土材料发展
2022年5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1年11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1年12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废弃稀土抛光粉的综合利用综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最美材料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