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晓军的书法艺术

2018-10-29李晓军

艺术品鉴 2018年10期
关键词:碑学书家书法艺术

李晓军简介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荣宝斋画院教授。北京市西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绘画作品曾参加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次新人新作展,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奖),2000年中国书画艺术节全国书画家新作展(获奖),2002年全国中国画展(获铜奖),书法作品曾获庆祝建国 35 周年全国书法展一等奖,北京市书法展一等奖,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作品多次赴世界各地展出,并获日本每日新闻社社长奖。

文字作品 蛇 手镯 S925银 49.32g 58×180mm 腕围可调

文字作品 郭 项坠 S925银 5.21g 29×29mm

书法的空间

李晓军/文

书法由书斋走入展厅,由文人的相互玩味发展到展现个性的艺术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书法”二字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迫使人们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书法有多大的空间。

用发展的眼光看,历代书法大师们有意无意地为拓展书法的空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抛开书法文字的变革史不谈(每一次文字的变革都是对书法空间的革命),就形式而言,刻画、铸造、汉简、墓志、摩崖、碑刻、手札、长卷、中堂、对联、条幅、斗方、扇面……这些足以证明,我们的前辈对书法空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书法在经历了如此丰富的变化发展到今天,它又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形式反映现代人的面貌和精神状态,他的表现形式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今人在继承了书法的传统之后,能否接过古人赠予我们的法宝去开启书法艺术宝藏的未知之门,这是每—位当代书法人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艺术的规律及准则告诉我们,以单纯的,孤立不变的思维模式去固守一种艺术形式,将不利于艺术的发展,书法亦然。书法艺术的表现性是多面的、丰富的。因而,在继承与发展上也就必然呈现出其多面性与丰富性。对书写方法的探究是继承,对古人精神的模拟是继承,对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各种表现形式的运用是继承,对未普遍运用的各种古文字的开发是继承,当然,将如上所述的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并研究,更是一种全方位的继承。综合考察,全方位的继承与发展,需要一个多方位技能等诸多因素的积淀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对各种书法表现要素的单项研究分不开的,没有局部,也就构不成整体。分析与综合是研究事物的基本手段,就以往的书法研究而言,较多的是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展开的。然而,书法的多面性与丰富性告诉大家,书法的研究没有让人们都去走同样的一条继承与创新之路,任何一个分支的继承与发展,仍然是对书法事业的重要贡献。笔法、神采、形式、文字……组成书法艺术的要素是丰富的,已知的书法美与未被发现的书法艺术之美相比,如同一颗恒星与宇宙相比一样,后者更加恢宏和伟大。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书法艺术也将在这发展与进步之中不断地闪现出自身诸多要素的光芒,多极的书法艺术发展走向是历史的必然。

2005 年 8 月

跖一蹊而跋多途——李晓军的书法艺术

李松/文

自清代碑学中兴之后,当代碑学风盛本身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北人雄强南人娟秀的大格局已经渐在发生变化。北碑书法之尘封已然被当代(包括南方学子)相当多的书法家所拂拭。涌现出了相当多的属碑学体系的书家。李晓军便是其中的一位执着者。大凡当代碑学体系的书家,基本走的是碑与帖相融合的路子。因为这是一通衢,成功者不乏其例。而李晓军所与众不同者,亦同康有为的“无唐法”类似,走的是一元化,以专攻北碑为取向的路子。北碑是书法艺术中的一个体系。

之所以称为“体系”,在于它含纳了诸多的风格样式。所谓“一志一格”,“一石一貌”就是这种风格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一体系本身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溶性。体系内部的风格衍化也具有着“无限性”。这就为攻学北碑的书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地,晓军对书法艺术的掘进,在此一隅也就不难理解了。从晓军的书法作品来看,他不是在字体之间进行腾挪变幻,而是发轫北碑,由中演绎出多种面目。跖北碑之一蹊,跋书风之多途。仅此这一点,可以看出晓军对碑的独钟程度,同时,也可以知道他对自己艺术追求的自信程度。

他的自信完全是依赖自己个性艺术观的定位,以及对自己个性审美定势的判断为因果的。晓军认为自己是“性格型”而不是“类型型”的书家。“类型型”书家具有多点位的创造能力,可以多种字体与形式和相对衡定的风格去表现自己的审美理念。而性格型书家,则是以一两种字体与多变的形式和多样的风格去展示自己的审美理念。也就是如刘勰所说的“因性以练才”式的定向定位。这无疑是一种准确而理智的并符合艺术规律的判断。北碑具有拔俗的品质,晓军在北碑体系中耕耘,最有激情、最能充分地展示他的才思。

晓军对书法的认识,不像一些悲观论者那样,认为古代书法已经尽美又尽善,占满了书法艺术的长河,以至使当代难以有置足的位置,为我们留下可开拓的只是一些边缘与旮旯的空间。他认为:“业已被发现的书法美与未被发现的美相比,如同一颗恒星与宇宙相比一样。”他更自信地认为,北碑体系尚属待书家们深掘的一座富矿。

晓军的创作有几个坐标。其一是以美为基准。北碑具有雄强、野逸、朴拙、跌宕和劲俏、端丽、高古、雅稚等等之美。他在创作中切入某一点,用相应的技巧和语言来表达,是一种以美为追求的理性创作。其二是以情为基准。孙过庭云:“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晓军则“翰不虚动,下必有情”。在不同的情境中,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去阐发不同的情致。闲适时字则温,激越时字则抗,思敏时字则端。依情性而驱动创作。其三是以法为基准。其法是特指北碑的笔法。字法、章法,同时注入墨法的要素。或以方笔、圆笔作点画,或以正欹仰顾造形势,或以整饬散落为谋篇,或以润燥浓淡起韵致。同时还包括以具体的碑版刻石为基调,拓而展之,化用于作品之中。

他的作品保持着北碑书法美的“纯洁性”,又顽强地表现出强烈个性化的多样性。晓军尊碑并不排帖,他对帖学也倾注了相当的心力。他的机警在于不是化碑入帖,而是将帖碑化。这样既保持了他碑学书风的“纯正性”,又为自己的创作拓开了更宽阔的空间。加之他有广泛的爱好,尤其是长期耽于国画,他的作品又具有画境的特质。晓军执迷于书法,又执迷于北碑,还可以说他执迷于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这样也就必然导致出他执迷的、不同于他人的书风。他的追求,他的执迷,他的睿智还有他的底气是令人佩服和信服的。

猜你喜欢

碑学书家书法艺术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从学碑到“碑学”
心与形:帖学与碑学
清代碑学兴起并不仅因为文字狱
碑学·形学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杂说书家之性灵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所谓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