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狼藉见功夫
2018-10-29刘彦湖
文_刘彦湖
在当今书坛的后劲中,彭育龙肯定算得上一位畏友。他的才具、气度以及他的作品所具有的畅达的笔机和开张的格局,使他和他的书法在整体格调上表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气派。
在中央美术学院王镛工作室的学习中,我有机缘同育龙等同学一起教学相长。就我个人直观的印象,我觉得彭育龙是较能得王镛老师真传的。他的毕业展和他参加的第二届流行书风展的作品,都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育龙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四年中,很勤勉,也很刻苦。一本《说文解字》,他反反复复地翻检查阅,已经显得破旧了。他通常选择在教室最后的一隅落座,砚台、笔洗之类的文具摊在书桌的一角,不太整洁,大有一种“搅翻池水便钟王”的劲头。座位后边也常常是云山乱叠、满是龙蛇之迹的一堆堆习作。于此可见他的酣畅自适与了无挂碍。
1.彭育龙 气壮山河 34cm×136cm 2016
2.彭育龙 游目四野 97cm×180cm 2017
3.彭育龙 稻草竹篮七言联 136cm×23cm×2 2018
4.彭育龙 藤垂风静七言联 136cm×23cm×2 2016
5.彭育龙 矫激平易十六言联 234cm×53cm×2 2016
6.彭育龙 雅歌弹琴八言联 180cm×24cm×2 2016
7.彭育龙 碧山朝林图 68cm×68cm 2015
8.彭育龙 野花丛发图 68cm×68cm 2017
他的篆刻也颇值得称道。看到他的篆刻,不觉让我想到横刀立马大将军的形象。他的篆刻正是经由他的同乡前辈齐白石老人而上溯汉将军章的那种,纵横驱驰,规模宏大。他的篆刻在一、二年级时表现实属平平,我印象很深的是在三年级的下学期,那是最后一次篆刻创作课,他好像豁然开悟,一下子明白了,找到了感觉,于是便有了他后来一批很不错的印作出现。渐修而顿悟,于此可见一斑。
育龙正当英气勃发之年,路正长,请好好珍重,我期待着他在艺术上有更大的作为。
9.彭育龙 千岩万壑图 97cm×180cm 2016
10.彭育龙 涓流山川图 97cm×180cm 2015
11.彭育龙 玉翠云尘图 68cm×136cm 2016
12.彭育龙 空庭翠竹图 68cm×68cm 2015
乙酉秋雨时至暑气顿消时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