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智慧点亮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两山路上看变迁·绿色中国十人谈”聚焦七台河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

2018-10-29耿国彪贾建新

绿色中国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七台河七台河市资源型

文|本刊记者 耿国彪 摄|贾建新

8月18日下午,大型电视访谈节目“两山路上看变迁·绿色中国十人谈”在七台河广播电视台一楼演播大厅举行。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永利,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王东明,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卢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主编黎祖交,中国供销(海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杜玉宽,黑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张学武等8位领导专家组成的嘉宾团队,与本期节目主讲人七台河市市长贾君和担任现场主持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主持人林溪就“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主题以更高的视角、更宽的视野,献计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畅谈七台河市乃至东北城市的生态建设和转型发展。

“两山路上看变迁,绿色中国十人谈”电视访谈节目是绿色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旨在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和实践,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取践行“两山”思想的优秀地域作为案例,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当地主要领导的介绍下,请8位领导专家从实际出发以理论的高度进行剖析,最终达到思想、路径、实践、成效的总结提炼,使之能从理念和操作上对其他地区践行“两山”思想起到借鉴和示范作用。

这是一场洗礼前沿思想的“及时雨”,是一次绿色发展解读的盛宴,也是把脉七台河经济转型、绿色发展方向的“大会诊”。

七台河市是一座缘煤而兴、因煤而生的新兴工业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主焦煤基地和黑龙江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同时,还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东北地区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市、国家园林城市。七台河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煤城不同,这里有着“三山两湖一条河”的独特自然风光,是一座美丽的滨水城市。七台河还有张响亮的名片,就是“短道速滑圣地”“冬奥冠军之乡”,培养走出了杨扬、王濛、范可欣等10余名冬奥会和世界短道速滑冠军,共获金牌160余枚。近几年,受煤焦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一样,七台河市由大规模开发的建设期、稳定繁荣的发展期,开始步入产能压缩、煤炭资源减少的经济转型期。在巨大经济下行压力面前,七台河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龙江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转方式、调结构,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破单一产业结构制约,以大力推进煤炭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为主攻方向,瞄准市场需求、提升供给质量,强化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开发全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近几年,七台河充分依托寒地黑土、潜山地区的地理优势,依托四季分明、适宜耕作的气候条件,依托品类丰富、绿色营养的特色资源,坚持向生态要效益、以绿色促发展,大力发展绿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我们牢牢把握农产品市场需求导向,更加注重农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坚持优化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品种构成,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开展减化肥、减农药和减除草剂“三减”行动,大力发展绿特色有机农业,全市食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链不断延伸。目前,七台河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90万亩,36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标识,5个产品获得地理标识认证,农畜产品加工能力达70万吨。党参、桔梗、刺五加等北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山野菜、木耳、猴头、榛蘑等绿色珍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极具开发价值的蓝靛果、黑甜甜葡萄、高钙菜等绿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绿色产品覆盖了粮食、经济作物、畜产品、山特产品等,形成了一批如“三胜”杂粮、“莲淇”豆糊、“宏泰”松仁、“盛昌”蔬菜等享誉国内外的绿色品牌农产品。

访谈现场,贾君详细介绍了七台河市的基本情况、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战略。贾君表示,近年来,七台河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龙江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五个要发展”,突出做好“三篇大文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生态立市、文化兴市、科技强市、产业富市、道德孕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年来,七台河市在“依托煤、延伸煤”的基础上,积极谋划“不唯煤”和“超越煤”,大力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高端食品、先进制造与再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积极运用“生态智慧”、“绿色智慧”来破解发展中的瓶颈。七台河还致力于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相继出台了“黄金10 条”系列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发展,非常欢迎国内外客商来七台河投资兴业。未来,七台河市将以“七台河精神”为依托,奋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贾君表示,资源优势不必然会转化为经济优势,但单独、过度依赖资源形成的优势也是不可持续的。未来,七台河市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的要求,秉承“奉献、实干、拼搏、创新”的七台河精神,坚持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巩固现有煤化工基地优势,壮大非煤支柱产业,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发展格局。

对话中,各位嘉宾对七台河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分别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出发,对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提出了独到见解,为七台河市如何更好实现绿色发展指点迷津。张永利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角度,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对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观点。他说,转型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思路,相信生态立市、绿色发

1 张永利

2 唐守正

3 周宏春

4 杜玉宽

5 贾君

6 黎祖交

7 王东明

8 卢风

9 张学武

10 林溪

展将给七台河市的未来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唐守正则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概况及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遵循的原则为切入点,为七台河转型发展谋划了路线。其他与会嘉宾也纷纷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就七台河以及广大东北地区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出谋划策。

大家表示,七台河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要从多角度、全方位释放潜力,实现绿色转型发展。要明确转型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绿色、创新、循环上下功夫,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好现有资源。要把人才摆在关键位置,挖掘工业城市现有成熟工人的红利,努力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为创新创业奠定基础。要优先发展特色经济,继续高举生态发展大旗,向七台河文化、人物、体育、品牌等优势要效益。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谋划自身发展,扩大金融资本,加快发展步伐。要进一步完善和改善交通,全力向好、畅、快提升,促进交通和物流融合发展,更好地凸显区位优势。要充分依托森林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多重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好“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各类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在谈到资源性城市转型的原则时,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第一在思想上一定要彻底抛弃长期以来依赖单一资源、粗放经营的惯性思维,树立多种资源优化配置、集约经营的新思维;第二在行动上一定要从当地资源禀赋的实际出发,在选择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上下功夫,切不可脱离当地实际,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

大家认为,七台河的发展关键在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从本地资源禀赋的实际出发,选择好资源转型升级的接续替代产业,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现在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就做得很好。这么多优质绿色产品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只要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迎来一个“生态美、百姓富”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对话,各位嘉宾仍意犹未尽。访谈中,与会嘉宾还对七台河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他们希望七台河市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上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取得更大成绩,并祝福七台河早日实现绿色转型,人民生活富足,明天更加美好。

十人谈嘉宾合影

猜你喜欢

七台河七台河市资源型
中共七台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乐享冰幸福童年
煤城七台河向冠军之城的转型路
煤城破冰
七台河市红旗镇:学党史悟思想 强素质促工作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七台河市“放管服”改革成效及对策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两大目标“”六大任务”
——图解《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