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变革,看发展
——第十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暨展览会在西安召开
2018-10-29许欢
文/本刊记者 许欢
2 018年,是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创办第十年。9月5日,第十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暨展览会在古都西安召开。据悉,今年的主题是“跨界创新,融合发展”,这是基于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以及第三方检测产业创新发展需求而定。与会嘉宾也都围绕这一主题,畅谈了行业变革与未来发展。
检验检测市场机制正在形成
作为国内第三方检测行业首个高峰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论坛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远,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新实在发言中用数据充分概括了检验检测产业10年来的飞速发展。他表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检验检测从业人员达111.93万人,全年营业收入2377.47亿元,检验检测机构达36327家,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76亿份,涉及40多个行业部门,各类仪器设备575.65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达6484.15万平方米。
而在36327家机构中,企业类型机构有23362家,占机构总量的64%,这标志着检验检测市场化机制正在形成。虽然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众多并持续增长,却并非是乐观现象,说明检验检测市场仍处在“小散乱”的阶段,如果可以降至2万甚至1万多家,检验检测市场就有希望了。
但目前来看,单靠行政手段推进检测资源整合行不通,如何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真正意义的资源整合还任重道远。 因此对内要加强不同行业不同检测专业不同规模水平检测机构之间的内部小跨界,以市场化推进检测资源整合;对外要增强检测领域与其他行业间外部大跨界,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放大相互资源的价值,甚至跨界融合。
因此,在推进检验检测行业“跨界创新,融合发展”方面提三点建议:
一是要开放事业,抢抓“跨界创新,融合发展”的新机遇。近10年来,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层出不穷,能否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事关第三方检测产业能否持续发展。
二是要兼容,数字时代分享是“跨界创新,融合发展”的基础,要破除跨界之难首先要打破行业学科壁垒实现共享。比如数据共享,检验检测机构积累了大量专业数据,在数据为王的今天能否舍得这笔宝贵的数据财富与他人共享是跨界创新融合的重要标志;
技术共享,以无人机水下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水质监测、放射性物质检测、危化品检测等高风险作业是检验检测领域的一大趋势。但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目前还不够专业,需要与相关行业学科坦诚相待共享技术,才能实现检验检测与智能化有机融合。
三是改革驱动,构建“跨界创新,融合发展”新格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有了长足进步,但检测市场“小散乱”的问题依然存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已成为制约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的瓶颈。整合检验检测机构既是国家确定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也是促进我国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决策。
总之,要坚持以改革创新来释放发展红利和内需潜力,努力打破行业壁垒、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要不断推动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无障碍流动,扩大不同领域、不同区域间第三方检测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快构建第三方检测产业重组和资源配置新格局。
此外,2018年中国第三方检测领域有不少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发生,比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大市场监管体制形成等都对我国检验检测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转折时期,希望大家能够以开放的心态为推动我国第三方检测产业的“跨界创新,融合发展”建言献策,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推动检验检测行业变革
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成立了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论坛上,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副司长乔东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作了报告,重点介绍了机构改革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总局下设的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的基本情况及工作职责,并谈了未来工作重点。
乔东表示,今年的检验检测工作发生了很多变化,把过去在国家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的工作全部纳入到新成立的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成立了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关于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推进,推进检验检测行业改革。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已超过4万家,机构数量众多,必须要推进检验检测行业改革,创新发展非常重要。
二是规范,规范检验检测市场。现在有很多检验检测机构在出假报告,还有很多检测机构检测时偷工减料,比如需要检10个样品但只检两个样品就出报告,因此在规范市场方面还需大家多提建议。
三是完善,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成分复杂,有国家机构、独资机构、合资机构、事业单位机构、民营机构等,管理起来非常麻烦。在国外交流时,翻译给外宾解释什么是“事业单位”外宾通常听不懂,因为国外没有事业单位的说法,国外就“企业和政府”两个概念,因此要把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好。
四是职责,也是最难的,具体体现在协调整个国家检验检测行业发展,不管是哪类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都要一碗水端平、协调一致才能共同发展。乔东坦言,这次新成立的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只有35个编制,却管理着这么大的市场,光靠这些人还不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另外,实验室管理也发生了变化,在新的三定方案中没有再提及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制度。
另外,乔东还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报告了近期4项重点工作:一是清理对检验检测行业的许可制度,减少重复评审,统一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中来;二是在检验检测许可中落实五个减少,主要是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减收费、减申请资料;三是分类监管,将4万家机构分类到20多个行业;四是时效性,要把检验检测行业相关数据信息管理做到时效性。
乔东认为,在4项重点工作中分类监管势在必行,因为每个行业情况不一样,过去到期后不管什么机构都要重新评审,其实这是不作为的表现。每个机构都有自身情况,有的需要评审有的不需要评审,而且评审过程中还会产生“吃拿卡要”等问题。所以对没有被投诉的机构即使证书到期也可以不评审,直接颁发证书;而对被投诉多的机构要经常评审,分类监管。
还有时效性,前段时间我们经常在宣传中提到,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了36327家,其实这是已经滞后很久的信息,目前的数据是4万多家。另外对于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现状,比如处理了多少机构,哪些机构被撤销、暂停等等,这些信息也会时常更新但却没有统一管理,就会让信息成为孤岛。另外,国务院还提出了新要求,要求申报信息的程序更加便利即使在实验室里也能够申报,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拿着一堆资料上门申报,这也是下一步改革方向。
认可,让世界更安全
2018年,是我国形成统一认可制度体系16周年,认可数量已突破1万家,全球排名第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副秘书长宋桂兰透露,到目前为止,所有签署ILAC多边互认协议的国家认证认可机构总量6600多家,实验室58000多家,检验检测机构9500多家,我国认可检验检测机构总量占全球八分之一,并且已有101个国家和经济体的92家国际认可机构,签署了国际实验室认可国际合作组织ILAC多边互认协议。也就是说在这些国家和区域内,广泛承认实验室检验检测结果,一次认可、一次检验、一次检测、一次认证全球承认。
此外,在国际实验室认可论坛、国际实验室认可组织的框架下,又新增加了区域认可合作组织,包括欧洲认可合作组织、亚太认可合作组织、泛美认可合作组织、南部非洲认可合作组织,阿拉伯认可合作组织。
宋桂兰称,国际十大认可合作组织正在研究质量基础的概念并有了新发展。去年还是以标准、计量、合格评定(合格评定包括认可、认证、检验检测)为一个国家发展及质量基础设施的三大支柱,但今年却把认可和合格评定分开了,变为计量、标准、认可、合格评定,加上市场监管构成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
在我看来,把计量、标准、认可和检验检测的协调,放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国家治理上是合理的,但一些区域组织包括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仍在不断出台法律法规,包括技术政策仍把实验室认可作为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工具,广泛使用。比如WTO、欧美联盟、美国、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合作组织、其他自由贸易协定等都在采信认可结果,这仍然是一个趋势。
今年世界认可日的主题是“认可让世界更安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让更多国家建立认可制度,国际认可合作网络更加完善和广泛,相关国际组织、各国政府行业部门,为了便利贸易,为了推动合格评定结果的一致性,也是为减少政府监管成本扩大检测资源,进一步充分利用认可结果。
另外,今年ISO提出了强烈建议,建议每个认可机构、每个人都要尊重所有国际标准版权,并且只使用符合版权要求的副本。因此要求必须把中文版国际标准从网上撤下,鼓励被认可机构购买原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所以在不久的将来要撤下所有中文版标准。这对CNAS和所有实验室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因为全世界很少有像CNAS这样将17025、17021、17020、17043等所有国际标准翻译成中文作为CNAS认可准则挂在网上,方便实验室使用。
今年,检验检测实验室要面临的重大任务是ISO/IEC 17025换版工作。2018年3月1日CNAS发布CNAS-CL01:2018《检验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同采用17025),自发布起3年内完成转换。对初次认可实验室2018年9月1日起只受理新版认可标准。对于已认可实验室2018年9月1日起,按照新版认可准则复评。对于监督的实验室可以在复评时按照新标准实施。对于已经获认可的实验室应在2020年11月30日之前完成转换工作。对于CNAS这也是一项重大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成立后,提出了要加大对检验检测实验室的监督管理,集中开展认可专项监督治理行动,在保持现行认可监督和复评工作的基础上,拟邀请(第三方机构、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技术专家等)参与组织对已获得认可的机构,集中实施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违规问题的机构重拳出击,进一步强化认可退出机制,不断提升认可工作的有效性,并于9月4日开始启动《集中开展认可专项监督治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