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横盘之后,艺术品市场欢迎聪明资本
2018-10-28冯善书
冯善书
聪明的资本最近又在见风使舵了。
近期,国家在顶层设计上释放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明确信号。由于前不久央妈刚刚放水,炒房的人这下严重不适了。我有一位艺术投资圈的朋友郭宇宽先生,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很幽默的微信,说决策层这是一边踩油门、一边踩刹车的节奏啊。
我看到有良心的市场研究者在发文章,说楼市开始缩量横盘。价格上不去,楼不好卖了。资金的挤出效应自然也就跟着显灵了。这时候,一些搞艺术品经营的难兄难弟,紧锁了两年的眉头竟然舒展了。热钱从房市里流出来,自然要重新找一个去处,这大热天的总不能呆在池里边睡大觉吧。
不过,在楼市里呆过的钱,都是成了精的。你说到哪它就到哪吗?过去这些年,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让一大批既没文化又没眼光的中下层劳动人民闷声发了一笔大横财。两年翻三倍的资产投资收益,你买什么艺术品有这么好赚?甚至在宏观经济遇到较高下行压力的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仍然是一枝独秀,羡煞了好多做实业的苦逼老板。所以说,炒房的人都是在牛市里尝过甜头的人,你说艺术圈那里有片洼地,他们就信吗?让他们来玩,他们铁定要问你的投资收益率,看你前三年的财务报表。
搞艺术经营的人,尽管成天在网络自媒体上自吹艺术品已经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工具,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不管是从规模体量,还是从增长速度上,艺术品市场都不可能跟股市和楼市同日而语。别的不说,做一级市场的那些画廊和经纪人,哪个手里拿得出财务报表的。二级市场好点,但拍卖行出来的那些成交记录,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怕是连老板自己都搞不清楚水分有多少,能用来做投资参考吗?
资本太聪明了,就像女人读太多书一样,不好对付。这段时间,我经常到一些开画廊和搞拍卖的朋友档口坐,听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吐槽,说艺术品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啊。本以为楼市横盘,买艺术品就得多起来了。此消彼长嘛。谁知道,在楼币发了大则的那些大妈大婶,寧愿让家里的桌面和墙壁空着,也不舍得买几窄像斗丫的艺术品回来摆一摆挂一挂。
什么是像样的艺术品?当然是几万元一平尺的书画,十几二十万元一座的雕塑啊。比起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一套的商品房来说,这样的艺术作品自然说不上贵了。君不见,国内一些在世艺术家的塔尖式作品都已经卖到上亿元了?
话说到这,又想起前段时问某大婶在吐槽胡润艺术百富榜上排前100位的那些在世艺术家,说你们的作品卖得这么贵,动不动就是一套房子的价格,有的甚至卖几十套房子的价钱,钱在上游就已经让你们挣完了,我们这些在下游的光端着碗看星星吗?
甭管这位大婶聪不聪明,人家要的是空间。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有空间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机会。在股市里追高的都成了股东,在艺术品市场追高的运气不好也会成为一辈子的接盘侠。上个月,由于某位前期炒作过度的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在市场上出现塌方危机,一位朋友不得不对前些年买进的一批作品进行割肉斩仓,以削价5咏的方式来止损。我笑他这是悬崖勒马啊,再过半年摔下去弄不好真要粉身碎骨。
所有的资本都有股天生的逐利性,它们从楼市里挤出来,仍然会流向那些能够帮助它们保值增值的地方。现阶段的艺术品市场,能不能给投资人带来可观或者说符合他们预期的收益率,则是引导未来溢出资金流向的关键。如果在投资回报率方面没有比较优势,那么,股票、债券、保险或其他传统领域具有更高可操作性或具有更稳定回报的投资工具则会先人一步地取而代之。因而,趁着近期楼市横盘的机会,当代的艺术家和艺术品经营人就应该先给市场去去泡沫,让作品回归到合理的价格上,给新进场的投资者和收藏者留出足够的盈利空问。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确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收藏的确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以时间来换取空问的长期投资。但是,艺术品要真正成为当代流行的一种投资工具,就不能让投资者只可以通过长期持有来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