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代祥云表现特性的研究

2018-10-27傅玄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祥云吉祥

【摘 要】近些年来中国传统纹样越来越受到设计界的关注,祥云纹样是通过在北京奥运会上的一系列震撼的设计作品,成为了继龙凤纹之后又一个被世界熟知的中国传统纹样,其寓意所表达的中心主题都是“吉祥”。从目前对祥云纹样的研究现状来看,从精神内涵及造型艺术角度对祥云纹样进行专题研究已经有了学者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但从造型的变化角度对祥云纹样的变化发展的研究还很少,也不深入。每个时代的云纹反映了那个时代造型特性。每本文将追寻传统祥云纹样发展的轨迹,从表现特性着手,对祥云纹样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通过祥云表现特性的变化能了解各时代造型特性的变化。

【关键词】吉祥;祥云;造型特性;造型变化

现在我们正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点,传统纹样在现代各个领域的设计中都有体现,现代国际上一些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也开始运用中国吉祥纹样进行设计,既然运用纹样的设计,首先就要先了解这个纹样,把一个纹样的由来,变化发展过程研究透彻才能更好地体现到设计中去。祥云纹样在每个时期由于当时时代风貌和人们审美的区别,呈现的表现特性也不一样。本论文将以每个时期祥云纹样的变化过程作为研究目的,通过对祥云纹样每个时代的表现特性的变化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每个时代造型风格的变化。

中国祥云纹样是吉祥纹样中最具代表性的纹样,它传承了中国吉祥思想的精髓。从纹样的应用载体上来看,祥云纹样都有涉及,在每个时代祥云纹样都融入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在云纹的演变过程中,其形象逐渐由抽象、简单而趋向意向、复杂,姿态逐渐由飞动、激扬而趋向空灵、飘逸。其形态的发展及变化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展,揭示出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和泛化的演进过程。祥云纹样在每个时代的表现形式各异,根据每个时代的表现形式及特征来区分总体可分为原始旋纹、云雷纹、卷云纹、云气纹、流云纹、朵云纹、叠云纹七大类。

一、原始旋纹

A型 波状旋纹

原始旋纹风格形式古朴单纯、结构简洁。主要格式为S型骨骼,结构单位环环相扣,以中心为起点作单线型多层环绕,呈现一种旋转感的流动样式。

B型 涡旋纹

这种纹样是以中心为起点向外做同心圆环绕,单独出现并作为主体图案环绕,增多时看上去就像是人的指纹,所以也被称为手指纹。作为连续的图案时每个单独涡旋纹以二方连续的方式并肩排列环绕器物构成整体纹样,此时单个涡旋纹旋转圈数较少。这种连续性的涡旋纹有时也被称为蛇纹,因为其造型类似蛇。

C型 同心圆类花瓣旋纹

这种纹样绘制精美,线条之间衔接讲究,造型样式是由一个圆心向外同方向发散曲线,这些曲线被分为若千组,每组都像一片花瓣形状,一般不超过四组。每组图案之间以圆圈衔接和填充,形成由点、线、面组成的完整图案。这种造型方式已经在简单涡旋纹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加入了植物的样子来参与造型,使纹样更具有审美价值。

二、云雷纹

A型 单旋纹

单旋纹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云纹或雷纹的总称,像“回”字作带状回环,在结构形态上,和原始旋纹一样都以回环旋转的S形格式和作方折变化的回形格式为基本构成形式,一般多作底纹衬托主纹,层次分明,疏密有致,营造出一种浑厚憾人的装饰气氛。

B型 对旋纹

对旋纹是单旋纹的发展,由两组单旋纹对内或对外旋转组成,两个单旋纹组成一个单位,比起单旋纹变化更加丰富。有时在纹样转折处有伸出去的短线条,这种短线的出现为纹样的连续提供了一种可能,也比单纯的螺旋在形式上更活跃些。

C型 斜角云纹

斜角云纹造型呈锐角三角形,整体较长,一边细长另一边较宽,宽的一边有螺旋纹,细长一边作为螺旋纹的直线延伸,形似螺旋纹的尾巴。这种云纹运动感较强,经常两个斜角云纹对称组合构成环绕器物的裙带纹饰。主要出现在各种酒器的腹部和底部。也适合在主要纹饰之外的空余边角做填充纹饰。

三、卷云纹

A型 谷纹

谷纹集中出现在玉器表面装饰,造型很像一个“逗号”圆形的脑袋带有一个短小的尾巴,这种纹样通畅刻画在玉器上,而玉器在中国古代是重要的礼器,通天、祭天的工具,所以谷纹可以解释为是古人通过玉器祭天的行为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B型 卷云纹

取向回环曲线形态演绎的形态格式,造就了春秋战国时期线条流畅、舒展的卷云纹,与云雷纹相比,卷云纹显示了“简化”“打散”两种变化趋势,卷云纹的结构模式即保持S形格式又变化出不拘一格的多样性,大体有内敛、发散、综合和延长四种格式,所有格式的云纹构图清新活泼、线条委婉流畅,具有强烈的动感。

四、云气纹

A型 线状云气纹

这类云气纹多用于漆器表面,其最主要特点是云纹线条之间有穿插关系。线状云纹线条流畅婉转,线条多为一根,多根的弧形单线连续衔接与交叉构成画面的整体框架,在每条弧线相接的地方和弧线结束的地方有小波浪線围绕在其两边,形成两头丰富偏大中间细长的样式,整体感觉轻松浪漫,线条看上去很具有随意性,能感觉到运气流动的轻盈。

B型 带状云气纹

这类云纹比起线状云纹要宽大一些,由线状云纹的单线变成由两条线组成的一个有宽度的带子,并由单根或多根同时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云纹,整体仍是连绵不断的线状云纹,在线条结束和转折的地方有小波浪线围绕其中参与造型。

C型 植物云纹

又称茱英云纹,茱英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辟邪的植物,从造型上来看与现实中的茱英似乎并不是太像,但是这种造型样式好像是线性云纹的缩短版,将线性云纹的分解成单个的,并把长度减短把线性云纹衔接处的波浪图形变大,线条变平滑而来的,这种变化使云纹有了“头”,这种新的因素的加入在其他的一些图案中也有所体现和变化。

D型 动物云纹

云气纹的造型来看,实际是由古代鸟纹通过抽象地发展和演变而来,虽已构成云纹,但仍然可在其中发现兽头或鸟头的遗留,造型并没有十分规矩的格式。盖顶中心的线条勾勒出三只凤鸟,作相互呼应的姿态。鸟身细如发丝,很好地与盒身的云气纹飘逸的形象相结合。整个图案组织严密对称,线条流畅。

五、流云纹

A型 勾云纹

钩云纹延续了汉代云纹的流动感,比汉代云纹更加粗壮,简短有力,头部为圆形或是圆润造型,中间是偏短的粗线,尾部向上勾起,也为粗圆状。

B型 组合云纹

组合云纹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云纹是有多个独立云纹组合而成,偏重云头的描绘。团状云纹的造型开始偏向于对云纹的写生,与现实中的云彩造型上更加接近,以多个云纹组合成一个大的云纹,但是云头独立相对简单,没有第一种样式繁琐的波浪纹,在云头四周由多条短小婉转的小云尾,朝向不同的方向。

C型 初期朵云纹

主要特征是云头部分变大,云尾部分变细变短。早期朵云纹云头部分处理相对简单,比较像树叶和植物,多个朵云纹的构成也像植物的树干和枝叶的关系,整个云纹的变化集中在云头部位,云尾的重要性开始减弱。

六、朵云纹

A型 如意云雯

如意云纹作为朵云纹的初期形态,左右分别有两个对称的内旋纹,在云纹的上部相互连接构成了整个云纹的身体,两个旋纹的最后端是由波状云纹的曲线云尾构成。

B型 朵云纹

从云纹形态上来看,典型的有单勾卷和双勾卷两种基本样式。两者都是圆滑波状曲线将“云头”和“云尾”连接成一体,朵云纹形式在这一时代定型,它以简洁的形式,将圆浑与尖俏、稳定与变动等特质交融为一体。

C型 卷草纹

卷草纹是从植物演变而来的纹样,但是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植物。主干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打破了对称的图案样式,叶片排列整齐,线条饱满充满生机。

七、叠云纹

A型 团云纹

团云纹在形式结构上,呈现鲜明的平面组合性,所构成的富有对称性和秩序感的平面化,图案化的结构,造就了一个“俯视”的形象事物的发展规律。

B型 叠云纹

叠云纹是一种以面状展开,颇为铺张、繁杂的云纹类型。一般层叠茂密的勾卷云头加上弯转曲折、流动通畅的排线云躯来构图,具有自由多变、连绵不断的组合特色。与明代的云纹相比,清代云纹构图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层次感,符合清代满雕密饰、追求富丽的图案装饰效果。

八、结论

每个时期的云纹样式,都融入了各自时代的不同风貌,使得其表现形式、特征及意义在各个时代都不一样,通过祥云纹样的表现形式、表现特征及意义的研究,归纳得出了每个时期祥云纹样的变化取决于以下五大原因。

(一)宗教原因

云纹的演变表面看来只是其形态表象的变化,但归根究底取决于宗教意识,宗教意识是影响其发生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云纹最初产生于先人的原始巫术和宗教信仰,人们由对农业生产的依赖进而产生对云雨雷电等自然气象的崇敬,恐惧感油然而生,而巫术活动是先民祈求风调雨顺的唯一办法和采取的行动。秦汉时期,由于道家神仙思想的盛行,云气纹便在此时得到了自上而下的重视与广泛应用。隋唐时期直至明清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加之后来市民思想的涌入,云纹吉祥寓意进一步发展。如意云纹便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成为明清两代服饰中喜用的装饰纹样。可以说宗教因素在云纹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起到了内在推动力的作用,云纹纹样的演进是人们从主观上不断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过程。

(二)政治原因

除了宗教意识是推动云纹演变的一个因素外,政治因素亦是促使其发展变化的一个主导性因素。以古代服饰为例,在古代服饰中,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文化特征、物质生活水平的应该是上层社会的衣冠。云纹的产生及其演变从某种意义上说,顺应了统治者贵族的心志意愿。每一时期,云纹都有其典型的形象满足那一时期当权者的精神需要,满足他们追求或天赋神权、或长生不老、或皇权永固的心理诉求,并作为镇压人民的工具—借用神灵之力来巩固其统治地位。而且古代服饰等级分明,饰有云纹等花纹的衣饰是权贵独享的东西,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出云纹带有政治色彩的一面。

(三)精神原因

云纹纹样的产生及其发展源于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和对吉祥观念的追求。在云纹漫长的演进过程中精神文化因素是主导其演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贯穿其发展有原始巫术思想、道教思想及人们世俗观念等诸多思想意识的影响。原始定居的农耕生存方式对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迫使先民们极度重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围绕农耕展开的祈祷活动,往往先祈之与云。道教思想源于自古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巫术宗教,源于对神仙传说及神仙方术的信仰,秦汉时期,汉代封建统治者诉求与神仙一样长生不死的的愿望,而随着宋元以来理学的发展,装饰领域中反映意识形态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社会的政治伦理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宗教观念都与装饰纹样的形象相融合,用以表现某种特定的含义。

(四)绘画艺术影响

云纹造型的演变也受到绘画艺术等影响。中国画历来以写意著称,以唐宋时期为例,唐宋之前云纹的形态都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或形象的模仿,模仿实际上就是抽象性的描绘,与绘画的性质一样,而从宋代工笔花鸟画成熟之后,风格开始转向写实。绘画风格对图案装饰表现产生很大的影响,云纹从那一时期逐渐过度到写实风格,以表现其真实的灵动飘逸。

(五)社会生产力提高

云纹的变化原因一方面体现在尊卑等级观念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不断提高的社會生产力上。商周时期,奴隶主最高首领自称“天子”,表示他是代表天的意志来统治人民的。礼制对社会各阶层生活的约束极为严格,装饰方面受到严格限制。饰有云纹的装饰品为社会权贵所享有,表达了社会上层阶级的意志。作为装饰纹样,云纹无论应用在器具、建筑、家具还是服饰中,其装饰目的的实现最终要靠一定的工艺技术手段来完成。技术的先进程度与否直接影响纹样表现的优劣,是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等手工业水平的一个体现。云纹作为装饰纹样,其形态特征是每个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政治的影射。

作者简介:傅玄(1992-),男,浙江东阳人,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助教,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纹样造型美学。

参考文献:

[1]郑军,《中国历代云纹纹饰艺术》,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田自秉,《中国纹样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魏建军,《吉祥图案》,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祥云吉祥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祥云拂郁 仙禽告瑞——《瑞鹤图》与宋徽宗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潭溪山祥云景观桥顶升法安装
吉祥鸟
富贵吉祥
祥云醉了
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
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