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中国女性文化发展

2018-10-27刘菁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女性

摘 要:女性文化是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它事关全人类的发展,因此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女性的健康发展也意味着男性的健康发展,能夠大大推动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将探讨中国女性文化产生的原因,发展现状以及女性问题的解决路径,帮助人们理解女性问题产生的根源,进一步探讨如何解决女性问题,帮助女性更全面得发展。

关键词:女性文化;中国女性;女性发展;女性

作者简介:刘菁(1995-),女,汉族,上海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2

一、中国女性文化的产生原因

(一)社会物质条件是女性文化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女性文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女性问题历经了千年的变化,在任何时期女性问题都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水平低下,男性的生产劳动局限于外出打猎,产量极其不稳定,而女性能够收集果实,产量稳定。同时,女性能够繁衍后代,照顾子女,因此原始社会中的女性享有极其高的地位,但此时的男女地位是不平等的。到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女性有更多在市场中有更多的工作选择,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降低了性别歧视,女性能自主创业在市场中展现自身的才华和优势。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男女地位趋于平等,但生产力的不充分发展也制约了女性发展,面对同样的经济外部环境,男女也在市场经济中进行角色的竞争,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女性在择业时面临限制,女性的优势不能完全充分发挥。因此,女性文化的逐渐发展也是基于男女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女性不断寻求自身发展的空间,试图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二)男女性别差异是女性文化产生的自然性因素

男女被先天赋予的身体是客观地生命力,人们无法改变,但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具有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能够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以适应客观世界的发展。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女性作为自然存在物被赋予了生育的能力,因为这一能力,女性的活动空间被限制在家庭、闺房,女性的活动也局限于相夫教子,管理家务。女性所具备的艺术审美,社会调解等价值被社会所忽略。到了五四运动时期,女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开始得到真正的解放,然而,女性相夫教子的功能仍是社会固有的认识,女性有了和男性一样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的权利以后,原有的生育养育功能并不能从女性身上消除,女性的负担相比以前更加沉重。从亚文化角度来说,女性文化也属于亚文化中的一个分流。亚文化的存在源于社会中各种结构性矛盾的普遍存在,而且这些结构性矛盾往往呈现为处于从属(或弱势)地位的群体对占主导地位的阶层或意识形态的反叛或抵抗。[1]因此,男女在性别上的对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矛盾,男女在意识形态上也存在着截然相反的方面,因此女性文化随之出现。

(三)女性自身觉醒是女性文化产生的内在性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女性思想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社会意识也伴随着经济基础呈现开放的状态,先进意识具有推动实践活动的功能。自商代以来,中国就沿袭了几千年的封建父权制,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根深蒂固。明末清初,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想渐渐传入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先进思想更是让中国女性大胆追求自身的权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多元文化的传入也成为女性文化发展的源泉。当代中国女性文化借鉴了西方文化女性主义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女性运动的推动下逐渐形成。西方女性主义的观点主要有女性具有男性所不具备的优点,女性可以建立完全脱离男权主义的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系列著作中都谈及妇女问题,他们肯定了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女性被奴役的根源在于私有制的出现,女性想要得到解放必须参与劳动。在这两大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女性慢慢觉醒,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进程里,中国女性开始变得紧张,逐渐关心起自身的处境,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掀起了妇女运动高潮,有关妇女问题的研讨会议也在中国相继开展。

二、中国女性文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女性文化价值观被忽视

女性地位的被忽视导致了女性文化价值观的被忽视。五千年的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三纲五德”等封建思想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现代女性地位的转变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如现代社会中夫妻感情不和,离婚率高等问题以及社会上对“女强人”的种种褒贬不一的看法,都表现出了现代中国女性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而社会对女性文化真正的内涵存在着误解,在女性开始走向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时,部分人群会认为女性应该做到“家庭事业双丰收”,一旦女子在事业方面成就颇丰,家庭建设方面出现问题时,或是事业方面无所成就时,仍有封建思想的人群会指责女性的过错。而相比于男性,男性在家庭事业方面所呈现出问题时,部分人却指责女性在家庭中的不称职,女性对于男性事业的不体谅。对于男性造成的过错,一方面男性的父母辈袒护男性,社会也对男性保持宽容态度。人们若一直用社会标准衡量男性和女性所做出的贡献,对女性来说是不公平、、不人道的。

(二)女性文化发展环境不佳

在古代儒家传统的两性制度把严格限制女性的活动范围在家庭内,女性基本上没有个体的社会性发展。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开始广泛鼓励女性走向社会,此时成为女性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广大女性逐步摆脱了家庭领域的束缚,积极投身于社会劳动和社会工作中去,但女性生活的环境和活动的范围相比于男性更为狭窄。现代社会中的女性虽然不受封建文化的影响,但处于新的社会环境中会面临新的矛盾,女性依然处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例如,女性的工作角色和生活角色常常发生冲突,父辈所带来的压力以及抚养小孩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不断拉扯着现代女性的日常生存状态。抚养小孩所占据的时间和精力会影响到女性在日常工作中的效率,最终导致女性在职场上受到指责。同时,当女性在抚养小孩方面做得有所欠缺,则会受到来自父母方面的责问。因此,女性被在家庭和事业上所遭遇的冲突显现出女性自身生存环境的狭小,从而导致女性自身文化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三)女性自觉自为意识缺失

女性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是社会物质条件的产物,这是女性文化的外因,另一方面女性自主自觉的意识是女性文话发展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虽然在现代社会,我们能乐观地看到女性越来越独立,女性与男性地地位在趋于平衡,但我们必须承认相对于中国女性整体而言,独立自强的女性仍是少数这样一个惨淡的现实,女性在社会发展中仍呈现出自主意识缺失的情况。首先,女性认识与实践上存在差异。现代女性意识到经济独立地重要性,开始有了自主自觉意识,决定为自己的生活而奋斗。然而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女性在面临一些问题时仍表现出萎缩、软弱、不自信的态度,有时仍要依赖于男人。不少女性在择偶时要求男性有车有房,希望男性经济实力丰厚,以此来满足自身的生活欲望。

三、中国女性文化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生产力发展是推动女性文化发展的决定力量

前文提到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是制约女性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社会生产力是女性文化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提出女性解放的根本途径是消灭私有制。其次,女性要参与社会生产劳动。最后,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女性解放的又一条出路。而这三条路径彻底实现的关键就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生产力充分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得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剥削阶级被彻底清除,社会分工从原有的性别分工转变为更加细致、多元化的分工,女性的优势和特长都能在不同领域中发挥出来。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还体现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改变中国父权主导的封建思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要求社会意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查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思想开明程度更高,男尊女卑的否定成都较高,女性发展更为全面。

(二)全球化为我国女性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全球化在文化领域中体现的是它冲击着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使世界各地的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融合碰撞,发生新的变化。在欧洲,女性为自身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从18世纪80年代法国女性为争取独立作出斗争,19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时期,女性争取自身权利,再到马克思、恩格斯写出推动女性解放的理论。在美国,自1776年美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至今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美国女性在为争取权利所做的斗争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且这一波也波及到世界的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深受欧美国家的影响,在女性地位上做出了努力,中国将男女平等思想写入宪法,女性地位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随着全球化女性运动的发展,女性问题早已成为了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未来,女性文化将不会在男权文化的夹缝中生存,女性文化逐渐走向正规,男性和女性都能根据自身的先决条件和优势公平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注释:

[1]孟登迎.“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外国文学,2008(6).

参考文献:

[1]刘晓辉. 当代中国女性发展探析[D].山东大学,2010.

[2]张艳艳. 当代中国女性文化发展初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

[3]乔蕤琳.重塑女性文化:女性主义发展的未来方向[J].學术交流,2013(05):164-167.

[4]林丹娅.中国女性文化:从传统到现代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1):71-77.

[5]马凤英.对现代女性文化的理性观照[J].中国成人教育,2005(05):59-60.

[6]禹燕.《女性人类学》[M].东方出版社, 1988(173).

[7]孟登迎.“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外国文学,2008(6).

[8]杨晓宁. 社会性别”概念辨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5).

猜你喜欢

女性
女性尊严的艰难追寻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浅谈《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女性——斯嘉丽
由称谓语看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