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萨特《恶心》中的荒诞主题及存在主义

2018-10-27贾尧天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荒诞存在主义萨特

摘 要:萨特是上世纪最为伟大的人物之一,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信仰者,一生致力于哲学和文学的创作研究。其《恶心》这部小说,以荒诞的文学笔触体现出来,并且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品,在当今世界有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萨特;荒诞;存在主义;恶心

作者简介:贾尧天(1992-),男,山西大同人,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2

一、萨特与《恶心》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是上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时身兼文学家、政治家评论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萨特的一生可谓精彩和传奇,很少会有人经历会如他这般丰富。

萨特出生在一个海军世家,其父是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只是在萨特一岁多的时候就去世了。之后在十二岁的时候其母改嫁,就是后来的继父,也是和海军相关的职业,是一名海军工程师。萨特家庭特别希望他能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海军将领,这让年轻的萨特很不舒服,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文学(之后鲜明的转向哲学)这条道路。他一直认为,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完,而不应该是家庭去帮他铺好,这也是我们现如今青少年该有的思维和思想。萨特从小接触叔本华、尼采等的大量作品,为其日后的厚积薄发打下坚实基础。他于1925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29年获哲学从教资格,当过一段时间中学教师。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国留学,这期间对他思想很受启发。他大量的学习胡塞尔的精神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为他的哲学道路奠定基础,并且日后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哲人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萨特还曾参加过二战,当过战俘,还拒绝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在我们后人看来,这也是极其的荒诞。

萨特一生著作等身,才华横溢。但是他的第一部作品问世已是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了。在勒哈弗尔小城做中学教师期间,萨特逐渐对世界有了新的思考和启发,并且有一种孤独感和失落感,所以开始对孤独和人生进行思考。这段时间他写了和多有趣的作品,例如《论心灵的孤独》、《忧郁症》和这部更为出名的《恶心》,以及大量的剧本。

《恶心》是萨特本人最为满意的作品之一,就如毛主席偏爱他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样,并且这部作品获得文学界和哲学界一致好评。虽然萨特的思想很多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但他的这部中篇小说,却得到各个国家的文豪所称赞,尤其是加缪,对这部小说给予高度的评价。有人也将萨特和卡夫卡的文学进行比较,但《恶心》相较于《城堡》和《审判》等诸多作品,更富有哲学的批判性、思辨性和文学的浓重气息。所以以下将从文学和哲学的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系统分析。

二、《恶心》中的“荒诞”哲学

《恶心》这部小说是以第一人称的笔调进行撰写。而且采用日记体的形式,因此有些人认为不应将《恶心》划分为小说,但我们可以和鲁迅的《狂人日记》相比较,同样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是第一人称的日记体格式,而且抒发的同样是对社会的一种心声。所以在读《恶心》的时候,不妨和鲁迅的《狂人日记》对照着看,一方面是洛根丁的荒诞,一方面是狂人的不满情绪,都是对旧世界旧社会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作者内心的孤独呐喊。

《恶心》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大致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年轻的主人公洛根丁是一个衣食无虞的历史学家,它周游世界各地(曾到过欧洲、非洲以及中东等国家),便开始他的读书写作。突然有一天,当他推开门出去的时候,感到整个世界都变了,变得陌生,变得无聊,或者更多的说,是荒诞,是恶心。洛根丁眼里的植物都是有毒的,空气也是黏糊糊的,吃的肉类是腐朽不堪的,这一切都令他很不舒服,感觉到窒息。后来洛格丁感慨道,我们没有理由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他认为,我们的生活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仅仅靠吃喝来维持没有意义的生命,略显单点乏味。如果每个人都意识到这一点的话,你就会感到头晕、反胃、以致恶心。洛根丁和现实世界的对立处境反复地在文本中表现出来,表现出的是一种强烈厌恶(也即恶心)情绪。

初读《恶心》,是感慨,是不解,更多的是惊讶。但当我们把这种“荒诞”的气息与萨特所处的时代和他前三十年的经历相结合,就不难体会他的这种“荒诞”,其实是真的存在于世上的,是真的可以被理解的。再者,萨特他本人是一名主观唯心主义者,但同时也是一名社会主义者。他的这种荒诞,是经过对现实世界的考察,发自一个现代文学家的内心呼喊。他的这种荒诞,其实更多的是是上世纪哲学家的内心思考和独白。

在小说中,洛根丁几乎一直是一个形单影只,无依无靠的形象出现,他的内心是孤独的和郁闷的。没有人关心他,在意他,他似乎与世界而言就是一个多余的人,而且这样的感觉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主人公,让他的精神极度空虚,近乎病态。洛根丁想假借爱情来弥补这种心灵上的空虚,可这位叫安妮的女孩也离开了他,更增加可他内心的苦痛。洛根丁一方面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生活、爱情、工作,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忧郁,另一方面也在日记中表达对社会中市民的不满的厌倦,以及更多的嘲讽。与其说是是主人公的内心是病态的,更不如说,是这个社会的本质变了,变得让人恶心。

洛根丁作为一个上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小资产阶级的代表,是一个消极的、颓废的形象,但又无能为力。萨特的这种文学情怀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经历过世界大战,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人民恐慌的现象在社会上已屡见不鲜,这种暴露在社会上的恐慌和不满,在那样的年代里,就显得不足为奇了。再加上萨特童年的不幸(幼年丧父)以及与继父相处不睦等经历,其内心的孤独怯懦,可见一斑。洛根丁这样的一个小说形象,可以说是萨特前三十年的形象在现,更是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一大部分小资产阶级的形象概括和思想概述。这种看似漫不经意的第一人称的日记,表面上各个部分杂乱无章,信手拈来,其实是经过萨特一番巧妙的设计的,充分运用夸张、漫画随笔的刻画方式,将读者带入到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情节,体味浑浑噩噩的气息,以及对社会的批判。

萨特的这种现实的批判,他的这种“荒诞”文学,也为其存在主义哲学渲染不少色彩。各种离奇的故事情节,出现在街道、咖啡厅、酒吧、寓所,以及与安妮约会前的忐忑与约会后的孤独,和些许的荒诞的心理。也正是通过这些描述,初步可以看出萨特的一些哲学思考。例如萨特关于偶然性的思考,他认为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偶然的,没有现实的依据。一切事物都是偶然的,人生亦如此。萨特曾用“抛”这个词来形容人来到这个世界,道出了太多人的心声,另一方面也说出了他哲学上偶然性的观点。其次,萨特在《恶心》这部小说中,表现的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以洛根丁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他们发出的对现实世界的恶心感以及种种的不适,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恐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困顿,表现出试图超越现实困境重获心灵的自由。最重要的是,《恶心》中关于存在主义的观念已初现原型,这种荒诞的现实存在,是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美好的希冀。

三、总结

逝去的年代,向洛根丁这样的形象,太多的埋没在资本主义的浪潮中。萨特以文学的笔触,书写自己的哲学情怀。这种荒诞的文学和哲学艺术,已为21世纪今天大部分人所知晓,他的语言艺术、哲学思维被越来越多的效仿。

参考文献:

[1]萨特.恶心[M].杜长有,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

[2]加缪.局外人[M].郭宏安,譯.译林出版社,1998:11.

[3]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4]王丽华.试论萨特小说《恶心》的哲学意蕴[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7.

[5]宋晓佳.萨特《恶心》与对存在的体验[J].文学评析,2012,10.

[6]江智利.萨特与《恶心》[J].重庆师专学报,1999,12.

猜你喜欢

荒诞存在主义萨特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一篇充满荒诞色彩的小说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金承志:人生要“荒诞”,生活得找乐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