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域文化对徐则臣小说的影响
2018-10-27金琛
作者简介:金琛,男(1985.10-),汉族,江苏丰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01
徐则臣的家乡位于苏北地区,在地域文化上受齐鲁文化的影响颇深,有着重礼尚义的文化传统,苏北人民普遍有诚实而守信,重礼而尚义,守旧与迂执等特征。出生在这样的地域文化中,徐则臣自然是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风貌有着深刻地认识。在徐则臣的小说中,他会大范围的描写家乡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以及当地方言。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让他的小说带有鲜明的苏北地域特色。
通过翻阅大部分苏北作家的小说能够了解到,在他们的小说中苏北人绝对是小说中的主人公,这样的人物安排让其在整个文学作品里边成为小众,不能被广泛地阅读和流传。受到历史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的苏北人民长期生活在社会的中低层,人们在苏北这一地区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人间悲喜。在新时期的苏北文学中,许多的作品都描述了主人公“离家出走”的景象。书中描述的“离家出走”不是旧社会的女性外逃,而是为了追求自身的自由而离开。大部分的主人公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当时的苏北地区经济非常落后,面对拮据的生活他们选择了离开家乡,这就给当地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离开的这些人他们出走的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在这贫瘠的土地上通过种地劳作获得收入难以支撑起一个家庭,他们是想留在这里的,谁也不想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转到另一个陌生的、无亲无故的地方。去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在陌生的环境里要承受当地人的排挤,忍受他们的偏见。离开家乡进入到城里的这些打工者,需要租房子住,但是城里人不想把房子租给这些进城务工的乡下村民,因此这些务工者只得去住在一个即将要拆迁的村子里边。这些打工者集体住在这个村子里,时间久了也就有了感情,住在这里的乡亲们都和睦的相处着。这样存在的村子正好代表着地域差别,城里人不接纳务工的农民们才有了这样一个地方。进城务工的农民们为城市的建设努力辛勤的工作,但是最后城市却并未向他们给予一定的回赠。尽管村民们在这个城市中到处受到排挤和歧视,但是他们并没有选择离开,因为这个城市给予了他们生活需要的物质,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一家老小,而且在城市中生活要比在家乡种地丰富有趣的多。
但凡是正常的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不希望被别人看轻。虽然这些外出务工的人们选择漂泊在外,但是传统的文化底蕴是他们明白叶落还是要归根的。所以,他们在城市打拼多年后还是会选择回到这片土地上,这是他们的宿命。这个地域的人们并不都是因为生活问题选择出走的,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个人情感的因素。在徐则臣的《耶路撒冷》中,秦福小、易长安、初平阳的出走则是因为个人情感。秦福小因为弟弟天赐自杀而选择离开这个地方,因为他觉得弟弟自杀跟自己有莫大的关系,内心的负疚感使他无法待在这个地方。“她因为流浪和谋生曾不得不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跳来跳去……她在数独的小格子里看见了一个个城市,她正在从一个城市奔赴另一个城市的路上”
在福小的眼中全世界有三个城市,“离家之前,全世界对她来说只有三个城市,河对岸的淮海、山东的济宁以及贵为首都的北京”,她的离家出走完全是因为个人情感的因素影响的,之所以离开故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她又是幸运的,福小最终找到了回到家乡的理由,对于一个没有结婚的农村女孩来说领养天送是非常不合常理的,但是正是由于天送这孩子福小有了回到花街的理由以及底气。由于不满学校对于自己的待遇,易长安一怒之下辞掉了自己教师的工作,选择了去北京闯荡希望能够在北京混出个样子。作为一名曾经从事教育行业的知识分子,很难想象易长安会选择制造假证这个行当,“既然选择这样的工作也从侧面展示出像他这样的外地人想要在北京站住比想象中要难得多”。最终易长安利用办假证挣到的钱在北京这座城市生存了下来,虽然易长安通过办假证在北京生活的有声有色,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在小说的结尾,易长安被警察抓了起来,最终他也没能够回到苏北的家乡。
有的学者看过徐则臣的小说后指出,他小说中所表达的“故乡”,大抵就是现在这些漂泊在外的年轻人当初极力摆脱的苦闷的家乡,但同时这也是他们在外碰壁后最终的落脚点。在大部分时候,我们的故乡所承载的就是一个避风港,在外意气风发的时候不会在意,当失利失意后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但是,故乡也是有选择的权利,它可以包容你也可以抛弃你。故乡不会随时都向你敞开她的怀抱,也会成为久远的记忆。小说中的初平阳,离开的原因是因为学业,他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完成学业之后的他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完成学业之后的初平阳,回到花街之后一定会是重点培养的对象,他能够在花街得到想要的一切。但是天生理性的初平阳习惯探索外面的世界,他了解到一个叫“耶路撒冷”的地方,为了这个地方他放弃了花街。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面临着信仰的问题,对于北京和花街来讲,初平阳只是一个过客,他选择离去或是归来终究只是他一个孤独者的自白。
苏北地区的整个社会文化包含着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为了各自的理想、抱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存着。在很多时候,这并不是他们最初的衷心,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选择背井离乡去寻找自己的未来。在诸多文学作品中,苏北人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中踽踽独行,为了别人的目标而奋斗着,成了被大众遗忘在角落里的人。
参考文献:
[1]刘永春:《论叶炜<乡土中国三部曲>的鄉土书写形态及其意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2]刘琼:《徐则臣的前文本、潜文本以及“进城”文学》,《东吴学术》2016年第5期。
[3]吴雪丽:《时间、空间与文学北京——论徐则臣的““京漂”系列”小说》,《学术论坛》2016年第10期。
[4]陈晓明:《乡土中国、现代主义与世界性——对80年代以来乡土叙事转向的反思》,《文艺争鸣》2016年第7期。
[5]逄增玉,姚树义:《地域文化与乡土叙事的“方志性”——赵本夫乡土小说特色论》,《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