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菜园》的艺术特色

2018-10-27薄其一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象征菜园沈从文

摘 要:《菜园》是沈从文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婉约优雅的笔触叙写了一对旗人母子的乱世人生。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沈从文;《菜园》;象征

作者简介:薄其一(1993-),男,山东东营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01

《菜园》创作于1929年夏,发表在当年的《小说月报》二十卷十号。小说以上世纪国民大革命失败作为时代背景,通过没落旗人玉家母子一生的不幸经历,表现了作者对暴力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流血革命引发的玉氏母子对人生灾难的不满和怀疑。小说以舒缓平和的叙事节奏、简介质朴的语言风格、诗情画意般的环境塑造,创造了一幅充满田园风情的人世画卷。同时,作者对玉氏母子的悲剧人生充满人性的悲悯与关怀,小说诗意的审美追求也使文章奠定了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一、玉家太太的人物形象分析

玉家太太是贯穿文本始终的人物。在文中,玉家太太是一个从容、优雅、喜隐逸、有神韵的人物形象,与冰清玉洁的菜园相得益彰。沈从文在塑造玉家太太这个人物时,运用了大量的传统典籍中的美好意象,使人物形象丰满。沈从文不追求工笔式描写,而是注重刻画人物的神韵,“夏天薄暮,这个有教养又能自食其力的、富于林下风度的中年妇女,穿件白色细麻布旧式大袖衣服,拿把宫扇,朴素不华的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在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娴媛》中称谢道韫“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在小说中沈从文将玉家太太喻作谢道韫,魏晋之风,油然而来。此外,文中写道“听到这样话的母亲莞尔而笑,过了桥,影子消失在白围墙朱林子后不见了”,在传统的古典意象中,“竹林”往往是隐逸之士所居之处,具有隐逸、超脱于世俗的象征色彩,“竹”也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质。而当儿子来信邀母亲去北平看看时,玉太太“总不曾大量过北行的事”。

二、“玉家菜园”的象征意义

在小说中,玉家的菜园不但是供给玉家母子生活的经济来源,也是异于外界的世外桃源。在玉家菜园中,母子二人可以吟诗,“菜园中原有不少花木的,在微风中掠鬓,向天空柳枝空出数点初现的星,做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歌,可想不起谁曾写下形容晚天如落霞孤鹜一类好诗句,又总觉得有人写过这样恰如其境的好诗,便笑着问那个儿子,是不是能在这样情景中想出两句好诗”,也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他应当属于知识阶级,却并不觉得在做人意义上,自己有特别尊重读书人必要。他自己对人诚实,他所要求于人的也是诚实。他把诚实这一件事看做人生美德,这种品性同趣味却全出之于母亲的陶冶”。从全文舒缓的叙事节奏来看,玉家的菜园与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大革命运动似乎不在同一维度上,外部世界的丑恶、龌龊、黑暗形成鲜明的对照,冰清玉洁的玉家菜园也成为了母子二人精神力量的来源,恬淡平和的生存背景。而对玉家太太衣饰的描写——“穿件白色细麻布”、玉家儿子品性的描写——“年轻人,心地如鸽子毛”,乃至白菜自身的色调都与菜园融为一体,水乳交融。

三、充满诗意的美学体验

在小说文本中,沈从文以玉家儿子、儿媳的死亡表达了对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屠戮共产党员的不满,五位共产党员的被害似乎预测了一年后其好友胡也频被国民党秘密杀害,文章最后玉家太太为儿子守孝三年后自缢也增添了文本的悲剧气氛。虽然整体关照下本文有一种凄美之美,但儿子、儿媳的被捕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情节,且并无血雨腥风式的斗争与死亡,而冲淡平和的叙述节奏也使得死亡变得不再悲伤。小说具有悲剧色彩,但绝非是唯一的审美体验,在此之外,简洁质朴的语言所营造的优美意境、充满古典色彩的文化氛围以及悲天悯人的人性关怀都使得文本营造出一种具有诗意的、难以言说的美学体验。

沈从文向来有文体作家的美誉,他在结构上追求自由,随物赋形,在语言上则讲究文字组织的美丽,简洁质朴少有废话,并认为“作者应当明白‘经济两个字在作品上的意义。不能过度挥霍文字,不宜过度铺排故事”[1]。李健吾称“细致,然而绝不琐碎;真实,然而绝不教训;风韵,然而绝不弄姿;美丽,然而绝不做作”。[2]

在《从文自传·学历史的地方》中,沈从文提到他做陈渠珍书记官时第一次大量接触艺术画轴和文物古董,“四五个大楠木橱柜,大橱里有百来轴自宋及明清的旧画,与几十件铜器及古瓷,还有十来箱书籍,一大批碑帖,不久借来一部《四部丛刊》”,此外在芷江的时候,他还曾在一个名为“务实学堂”的学校图书馆里借阅过《史记》、《漢书》和一些杂书。这些接触中国古典典籍的经历使得沈从文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其创作也蕴含着浓化不开的古典文化氛围。

沈从文追求人性的美好与谐美,用悲天悯人的人性关怀关注芸芸众生,小说中的玉家母子是悲剧的,然而沈从文却认为作家应该“极力避去文字表面的热情”,“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滩血一把泪,一个聪明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笑表现的”。

注释:

[1]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11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45.

[2]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5.

猜你喜欢

象征菜园沈从文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小小菜园有惊喜
疯狂大菜园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我家的菜园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古代游牧民族绘画对中国画的贡献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菜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