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美学原则的确立与朦胧诗

2018-10-27李梅月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
关键词:朦胧诗当代文学

摘 要: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四人帮的倒台和文革的结束,开启了新时期文学的时代,新诗开始恢复和回归,并且对延安文艺传统诗歌的僵化模式予以质疑和突破,朦胧诗也在此时期应运而生,虽然没有获得主流文学的话语权,但它对现代文学和新诗的影响至今仍然延续,其艺术成就和时代意义仍然值得研究和继承。本文介绍了朦胧诗的产生和时代背景,以及三个崛起等关于朦胧诗的争论,并对它的艺术特点和美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表达一些观点。

关键词:新美学;朦胧诗;当代文学

作者简介:李梅月(1988-),女,汉族,湖北黄冈市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比较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03

对于“朦胧诗”这一概念的界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朦胧性,这一诗歌流派得名于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1980年末至1981年初,“朦胧诗”成为了新崛起的诗歌潮流的代名词。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当代文学新潮》一书中“朦胧诗”这一概念囊括了“朦胧诗”与“后朦胧诗”。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持续了近十年,论争本身不仅证实一种诗歌潮流的存在,而且证实了这一潮流的不可忽略性。朦胧诗以其艺术上的不透明性、多义性和总体象征的手法,被称为新诗潮诗歌,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逐渐发展为二十一世纪的追梦文化。它肯定人的尊严,提倡自我价值,运用多种艺术表达方法来丰富作品的内涵以及想象空间,以北岛、舒婷、顾城,食指等诗人为代表。

一、朦胧诗的产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文坛一直被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所垄断,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大批年轻诗人逐渐崭露头角,他们早在六十年代的上山下乡和文革运动中,就积累了一种怀疑、无奈、愤怒、沮丧和抗争交织在一起的情绪,有着极强烈的失落感,同时也有着对理想的勇敢坚持。

1969-1976年间,下乡到河北白洋淀的北京知青组成了一个诗歌创作群体,创办新诗杂志《今天》,形成了早期的“地下诗歌”,以《麦田守望者》、《在路上》等为代表作,其许多成员成为日后新诗潮的骨干。因为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不能直接表露诗人的内心情怀和感受,采用了一种隐喻的象征手法,到了八十年代初,文学界对这种难懂的诗歌展开了讨论,被称为“朦胧诗”。

1979年3月版的《诗刊》发表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使朦胧诗这一新颖的诗歌形式正式出现于诗坛,并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冲击,引来各方的争论。

二、新的美学原则的确立

当朦胧诗引发各方争论时,以臧克家为主将的传统现实主义对朦胧诗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抨击和否定,他说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一股逆流”。程代熙认为它根本不是新的美学原则,而是“散发出非常浓烈的小资产阶级的個人主义气味的美学思想”,是“步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脚迹”,与臧克家等否定派互相呼应,用文革一贯的扣帽子的方式上纲上线,极力打击和扼杀朦胧诗。

然而,更多的文学界人士则并不认同他们的否定,1980年《光明日报》发表了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主张对新兴的朦胧诗采取包容的态度,他提出“有风,有浪,有骚动,才是运动的正常规律”,“他们是新的探索者,这种情况之所以让人兴奋,因为在某些方面它的气氛与五四当年的气氛酷似,它带来了万象纷呈的新气象……” “作为五四新诗运动整体的部分进入新诗创作和新诗领域”,“它带着明显的修复新诗的性质”,认为朦胧诗的出现和存在符合历史规律。紧随其后,《诗刊》1981年3月发表了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引用康德美学思想,进一步从美学的角度肯定了朦胧诗是对之前凝固的文学状态、权威和传统的勇敢而神圣的挑战,并且说“探索是坚定的,不怕牺牲的”。继而又有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发表在1983年1月的《当代文学思潮》,他说“带着强烈现代主义文学特色的新诗潮正出现在中国诗坛,促进新诗在艺术上迈出了崛起性的一步,从而标志着我国新诗全面生长的开始”,以现代主义文学和倾向概括朦胧诗的性质,从理论上旗帜鲜明地支持朦胧诗,从而逐渐确立了朦胧诗及其新的美学原则。

三、朦胧诗的代表作品及浅析

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很多,简单概括来说,有被称为理性之歌的北岛《回答》,人性之歌的舒婷《致橡树》,童话之歌的顾城《星月的来由》等等。这里以北岛的《回答》为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了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低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登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这首诗最早刊于《今天》,1979年3月被《诗刊》正式发表,开篇就对那个荒谬的、是非颠倒的时代进行了披露和质疑,用“卑”形容罪恶的手段,用高尚赞美那些不屈而死的人,“镀金”揭示了虚伪,“弯曲的倒影”是指被迫害而死的冤魂。“冰凌”是说那个时代的寒冬还没过去,新时代的春天还没到来。接下来,诗人表现了自我觉醒,用“纸、绳索和身影”,向邪恶挑战,勇敢地担当历史使命。“我-不-相-信”,用了连续的破折号来加重语气,强调了挑战的决心,也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然后使用排比句,对过度专制的黑白混淆的社会进行了质疑。用“决堤”比喻邪恶势力压制了正义,黑暗还将继续,“上升”比喻正义最终战胜邪恶,重新获得了光明和自由。最后两句用“五千年的象形文字”表明诗人坚信伟大的中华民族有强大的自愈力,用“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抒发了迎接美好未来的信心,也提醒自己和同道们,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地继续战斗,不要把那个时代他们该做的事情,留给后人。白岩松也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其实,与其说这两句是诗,不如说,这是诗人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预言。而对于当时的我,更像是由文字锻造的锤子,狠狠地向心中砸了下来,不成长都不行。对于北岛,这首诗的名字叫《回答》,可对于我,却更像是提问的开始,对人生与社会的提问。[1]

这种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朦胧诗作品还有很多,比如舒婷《献给我的同代人》:

他们在天上

愿为一颗星

他们在地上

愿为一盏灯

不怕显得多么渺小

只要尽其可能

唯因不被承认

才格外勇敢真诚

即使像眼泪一样跌碎

敏感的大地

处处仍有

持久而悠远的回声

为开拓心灵的处女地

走入禁区,也许

就在那里牺牲

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

给后来者

签署通行证

四、朦胧诗的艺术特点与美学特征

(一)艺术特点

1.创新性手法

以象征手法为主要创作方法,摒弃了传统诗歌以比喻和直抒手法为主的创作方法,把观照的对象进行拆解,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诗人自己的生命和靈魂,接近或达到了庄子《齐物论》所说的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物我为一的思想认识境界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由此产生了象征手法,寄托了诗人丰富而不固定的想象,并且不可替代,能够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更多层面的主题。

2.隐约性和多义性

朦胧诗以观念的省略和对主题的暗示,加上意象、隐喻、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使作品体现出隐约性和多义性。

3.注重节奏和韵律美

朦胧诗大多以跳跃式的情绪节奏与韵律,来抒发性情,展现心灵深处。注重诗歌的内在声音和韵律,并能将外部韵律和内在韵律相结合,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更高的层次。

(二)美学特征

1.人本主义

朦胧诗和朦胧诗人所处的极左时期,人本主义受到残酷的打压,诗人们为了理想,为了自由而呐喊,具有鲜明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意识。食指的《相信未来》,方含的《在路上》,芒克的《太阳落了》等很多作品,都表达了基于人本主义立场对文革及其专制暴行的批判,对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愤怒,展现出顽强的抗争精神和对自身价值的反思与追问,以及对人道主义、爱、自由和理想的憧憬。

2.抒情主题的回归和个性化

朦胧诗人开始探索从抽象主体的“我们”回归到“我”,回归个人的情感,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动,着重突显个性。“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之外的丰功伟绩”(孙绍振语),作品中流露出哀怨、痛苦和迷惘,怀疑和探索整个时代的问题。

3.全新的思想和语言特征

朦胧诗一反传统的僵化的思想模式,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善良公正和人性化,带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对人生和祖国表达着深厚的爱。

朦胧诗并不一定晦涩难懂,而是流露出更多的理性思考,将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所用的语言具有凝练化、朦胧化、陌生化的特点,舍弃了之前文学主旋律的假大空话和套话,开创了新诗语言的新天地,对中国新诗语言的改革发展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尝试。

五、朦胧诗的历史贡献与时代意义

朦胧诗虽然不属于传统诗歌流派,但是在文学精神和导向上具有和各个流派的相同性,在开启新诗被封固的空间上,激发探索精神的活力上,推动现代诗歌艺术视野的扩展上,寻求与广泛文化积累的对话上,提出个体精神价值以及开发汉语诗歌新的语言艺术等方面,有着不可否认的功绩。

在文革及某些其它时期,对诗歌的文本性和人性的扭曲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当今的新诗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诗歌的文本性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得到强化。特殊时期造就了朦胧诗特有的思维模式,对恢复和强化诗歌的文本性这一点上也是功勋卓著。朦胧诗作为新时代文学的先锋军,在题材内容、语言形式、艺术手法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对中国现代诗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我国新诗走向后来的繁荣,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注释:

[1]白岩松.朦胧诗:一代人的阅读记忆[J].文史博览,2012(02):1.

参考文献:

[1]白岩松.朦胧诗:一代人的阅读记忆[J].文史博览,2012(02):1.

[2]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3]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4]《(今天)(1978-1980)总目录》,《野草》[日]第55号,1995年2月1日.

[5]《诗刊》1981年第3期[7]《诗刊》1981年第3期.

[6]《北岛与顾城诗选》.

猜你喜欢

朦胧诗当代文学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选本编纂与“朦胧诗派”的建构
选本编撰在朦胧诗建构中的作用研究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朦胧诗“起点论”考察兼谈其经典化问题
试论“朦胧诗”的起源、成就和弱点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
论新小说派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远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