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问题研究
2018-10-27邬思懿
邬思懿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现状,发现了关于研究及分析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商业模式;免费;收费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初期,“免费”的商业模式就十分盛行。例如剃须刀厂商通过免费派送剃须刀具,从后续销售刀片盈利,就形成了典型的捆绑销售模式;早期的电视节目也是免费向观众播放的,通过第三方——广告商预付的广告费来盈利。诸如此类的免费商业模式数不胜数,可见“免费”的商业模式来并非一个新生事物,而是不断的改变其模式形式来呈现。20世纪末的互联网革命诞生了互联网经济,随之而来的商业形式的改变则是以数字时代的“免费”商业模式踏上了历史的舞台。
二、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性能的不断提升,加上手机电子商务和手机游戏等细分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基于手机应用商店为核心的产业链生态的初步形成,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得到稳步提升。易观咨询数据,由于移动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 2011 年保持高速增长,达到 393.1 亿。同时,中国也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市场。移动互联网社区(微博等)等领域.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不断裂变和细化,价值链主体多元化,各主体在价值链上不断进行横向延伸。目前产业角逐的三大力量是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三股力量的发展策略和路径各不相同,但最终竞争的焦点都着眼于把控用户第一接触点。
近两年,视频网站渐渐步入成熟期。各大视频网站在运用免费模式集聚用户后,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版权的付费独播剧和自制剧,实现对用户群由“完全免费”向“免费加收费”的转移。因此免费加付费已经成为了当今互联网企业的主流。用免费来吸引用户,对更多增值服务进行收费,从而既巩固了大量的用户同时又实现的盈利模式的叠加,是互联网企业普遍采用的新模式。
三、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问题分析
(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研究问题
现有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中, 陷入了具体的商业模式介绍和案例描述居多,有关商业模式设计与开发的研究相对较少。构建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方法论还有待深入,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是如何开发出来的,原有的商业模式成功转向新商业模式的过程经历过哪些阶段,其开发设计的过程机理需要深入探讨。
云技术和大数据等新的互联网技术正在开启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云技术、大数据等革命性的信息技术会带来怎样的商业模式,技术—商业模式的演变规律是什么?需要研究者进行理论研究和预测, 来指导企业的实践。
(二)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竞争问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由于经营的压力导致企业必须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否则就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的逼迫源自市场的动态特征,除了传统的企业之外,有很多新兴的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一些替代者的出现也增加了企业发展的压力。竞争问题有利有弊,竞争可以使企业化压力为动力,开发更好产品,但也会使部分企业从此退出互联网平台。此外,互联网商业模式和政府的政策也有较大的关系,比如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依托于政策的支持,所以实现了互联网、金融以及新三板的有效结合,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可靠的投资途径。
(三)免费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环境下,伴随着大量牟利者进入市场,虚拟世界所存在的风险在不断加大。这其中之一就是舆论风险。Noelle-Neumann教授在1974年的文章中提出,公众舆论可以被描述为支配态度和行为的主导选择,人们会选择参与即使有时候他们并不完全理解。当代互联网乱象层出不穷,借助流量明星、不实言论、虚假宣传等方法,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转发推广。免费的商业模式主要借助的是用户之间传播推广, 集群效应带来的舆论的引导问题值得关注。
(四)收费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消费模式的改变,个性化产品正在成为主流。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制定符合该类型消费群体的价格标准是付费模式应解决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差异化定价又满足消费者的产品预期将是营销策略在差异化的互联网企业所需思考的。在产品较为集中的短尾端,如何制定合理的价格来集中消费者实现盈利也值得思考。
四、对策与建议
(一)创新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不是静止的,需要不断创新 (Keen和Williams, 2013)。面对互联网的冲击, 需要企业有创新的思想和战略。对于在位企业, 需要克服之前的战略造成的路径依赖和战略锁定。转变过程中,往往有两种战略选择:一是提高原有模式的效率,是一种横向维度,汇聚新的选择进入已有的战略路径。二是纵向维度,打破原有路径。大多数企业容易选择了横向维度的创新性,却忽视了纵向维度的创新性 (Rothmann和Koch,2013)。
(二)着力于发展免费商业模式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互碰撞,将进一步激发服务模式、商业模式以及生产消费模式的创新发展,催生出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还将不断引发新的消费服务需求,进而形成巨大的新兴市场。免费作为一种营销策略乃至商业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那些具备洞察力的企业和品牌所认知和广泛运用,并创造着可观的利润。
(三)打造整体最优
对于免费的产品来说,理论上打开了获客数量的天花板,随后可以反向利用已经获得的客户做为载体,利用循环补贴模式,变现从另外的渠道走,大批量筛选用户进行“层级转化”获得规模化收入,同时免费的用户还可以持续不断增加,不断增加“蓄水池”的容量。也就是在不干扰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利用“免费”把用户群不断再不断地扩大,再不断以更大的用户群以多种方式进行循环商业变现。
(四)模式转变优势
互联网传统的收费模式有三种,分别是内置广告、直接收费和应用内购买。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各种差异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软件和服务开始探索新的收费模式。区分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按需支付费用,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产品在免费基础服务的前提下推出了有偿服务。只有方便用户、有利于社会的科技产品,才会有市场,最终也会摸索出一套盈利模式来。
参考文献:
[1]价值与关系: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研究.于正凯.复旦大学.2013
[2]“互联网+”时代中国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研究.李东方.西北大学.2016
[3]互联网+时代的电信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施莉丽.西南交通大学. 2015
[4]企業价值创造导向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 贡茜.河北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