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力争打造中国原创音乐剧精品
2018-10-27孙磊
孙磊
7月2日至3日,“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音乐剧《国之当歌》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7位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音乐剧《国之当歌》的未来发展把脉。
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項目,是艺术基金资助针对已结项的一般项目,进一步选优拔萃,通过不同的形式再给予滚动资助,旨在根据艺术创作规律,落实国家“出精品、出人才、出‘高峰”的要求,推动精品力作与优秀人才。由上海歌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正是符合国家艺术基金“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优秀作品。
《国之当歌》讲述人民音乐家聂耳与左翼戏剧家田汉,从相识到相知直至共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自2011年首演至今,该剧已演出130多场,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在观众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为满足不同的演出需要,该剧目前分为大剧场版、巡演版、校园版三个版本,这为作品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了条件。为让这部作品发挥更广泛、更持续的社会效益,上海歌剧院精心策划,分别组织了2014年8月的“中南巡演”、2015年8月至11月的“云南、江苏、浙江巡演”、2016年9月的“美国巡演”以及2018年5月至6月的“山东、北京、东三省巡演”。尤其是今年5月,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国之当歌》应邀于北大百年纪念讲堂公演,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知名艺术院团、文艺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音乐剧《国之当歌》有着非常重要的当代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中国音乐剧学会会长、一级作曲王祖皆说:“《国之当歌》所传达的,以田汉、聂耳为代表的爱国主义者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当今时代、当今社会所特别需要的。现在我们总在说中国精神、国家精神,我想这个就是中国精神,这个就是国家精神。”同时,他还谈到:“现在很多以音乐家为题材的剧目很难写,要么新创作的音乐会变成陪衬,要么把原作原封不动搬上来,出现‘两张皮的情况。而《国之当歌》这部剧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改编曲目与聂耳原作结合得浑然一体,一是创作的音乐很贴近那个时代、贴近聂耳的音乐风格和气质:二是对聂耳曲目的改编很成功,既保留了聂耳的风格,又有变化和发展,融合得非常好。”中央芭蕾舞团一级指挥卞祖善也对《国之当歌》的选题立意给予了肯定,并且表示这部剧已经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这部剧人们会对聂耳的音乐创作和生平作品有更充分的了解,因此对这部剧有很高的期待。北京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艺术总监谭利华则说道:“《国之当歌》充分证明了海派艺术的魅力,好听好看,寓教于乐。上海歌剧院是在踏踏实实地潜心打磨作品,创作、演出这样一部精品力作、传世之作,在这条路上踏实地走、认真地走、艰难地走,我对此表示钦佩。”
肯定音乐剧《国之当歌》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与会专家也聚集众智,从剧本结构、音乐风格、服装设计、舞美效果等方面对该剧进行梳理,为《国之当歌》下一步的加工、提高、修改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空政文工团编导室主任、一级编剧王俭从《国之当歌》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至今,多次参与评审工作,看过《国之当歌》几个不同版本的演出,但他表示每次观看都会有新的惊喜。同时,他也提出,“这部剧对史实和虚构的把握是同类题材里面最拔尖的一个,所有的思想是尊重历史的,但是史料部分毕竟有局限性,既然已经构建了艺术想象的空间,那这部分还可以发挥得更加充分一些。”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一级舞美设计高广健从舞台美术创作角度出发,提出了“如果把多媒体的表达方式、美术呈现的方式、服装形式上抛去一点写实,就更会有音乐剧的形式感”的建议。中央歌剧院一级导演王湖泉也说道:“现在很多院团都使用多媒体来解决舞美上的难点,这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视频信息量比较大,会吸引走观众的一部分注意力,同时会削弱舞台戏剧本身的魅力。”
对于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之当歌》的主创团队趁热打铁,研讨会结束当天再一次进行了讨论,初步整理修改思路。回到上海后,主创们又是连续两天反复推敲细节,通宵讨论修改方案。上海歌剧院表示,希望发挥工匠精神,力求精益求精,打造出具有“高峰”品质的精品剧目,为建国70周年献上自己的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