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中亚援助资金变动统计与原因分析

2018-10-27熊青龙李凤娇

北方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亚

熊青龙 李凤娇

摘 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对中亚各国援助的波动特征,分别从援助规模、援助资金来源、援助增长率、援助占当地GDP比重四个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本文认为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和地缘政治是产生波动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减少波动,提出援助应保持连续性、加强与其他援助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增强援助能力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对外援助 中亚 援助波动

一、引言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出现了五个新独立的国家,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中亚五国位于欧亚大陆中部,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欧亚经贸往来的桥梁。苏联解体后,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中亚国家成为中国的外交重点。

中国是最早承认中亚五国独立并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中国很重视与中亚各国的关系,从1991年开始,中国对中亚五国只有少量经济援助,但金额不断增加;到2001年之后,随着中亚地位的上升和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对中亚的援助力度逐渐加大;2010年至今,中国对中亚各国援助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资金援助的同时,还大力开展技术援助,更多关注到民众的切身福利。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中亚的援助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部分学者也开始关注中国对中亚援助的研究。该领域的研究目前主要限于一般性的援助特征、现状和国际比较,而对影响中国对中亚援助质量的研究几乎没有。有研究表明援助波动是影響援助效率的重要因素(Hudson & Mosley(2008),Markandya(2010),Mallik(2012),Hudson(2015)等)。因此,要提升中国对外援助效率,梳理中国对外援助波动特征显得尤为必要。

二 、中国对中亚援助变动特征

21世纪以来,中国对中亚各国援助总体不断增长,但在援助规模、援助资金来源、援助增长率、援助占当地GDP比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波动。下文所统计的援助包括贷款(不包括债务延期)、捐赠、出口信贷、债务延期、债务减免、提供奖学金、独立的技术援助及其他。

(一)总援助规模在波动中增长

首先,援助总规模逐渐增长。从图1可知,中国对中亚各国从进入21世纪以来,援助总额不断增加,不过期间也略有波动。2000年到2005年,对中亚各国援助总额均未超过10亿美元,在2006年出现一次高峰期,援助总额为31.38亿美元。2009年与2011年援助总额分别达到了127.83亿美元和122.33亿美元,是2000年到2014年出现的两次高峰值,总体规模显著增加。

其次,中国对中亚各国援助规模存在较大差异。从表1可知,从2000 -2014年中国对中亚各国的援助总额有明显差异,依次是哈萨克斯坦约为172.34亿美元、土库曼斯坦约为109.43亿美元、乌兹别克斯坦约为82.51亿美元、吉尔吉斯斯坦约为29.89亿美元和塔吉克斯坦约为27.99亿美元。其中,在2000-2014年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个国家出现明显的高峰值;在2009年,对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援助额分别达到69.21亿美元和54.28亿美元;在2011年,哈萨克斯坦为37.51亿美元,乌兹别克斯坦为35.58亿美元,土库曼斯坦为45.51亿美元。中国对中亚各国的援助总额虽有差异,但自21世纪以来,中国对各国的援助总体不断增加。

最后,中国对中亚各国的援助次数不同。从表1可知,援助次数最多的是塔吉克斯坦,从2000-2014年,每年都有援助,只是援助额较少,总额为27.99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6.63%;对哈萨克斯坦援助额高达172.34亿美元,占中亚各国援助总额的40.82%,援助次数为13次;吉尔吉斯斯坦援助次数为13次,占援助总额的7.08%;乌兹别克斯坦援助次数为12次,占援助总额的19.54%;援助次数最少的土库曼斯坦为8次,但援助总额占比为25.92%,仅次于哈萨克斯坦。

(二)援助资金来源发生变化

援助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机构和国有银行,但不同年份资金具体来源变化较大。从2000-2014年援助资金累计达422.17亿美元,来自政府机构援助的资金达415.1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发展银行,分别达188.71亿美元和184.03亿美元,占比为44.70%和43.59%。未指明的中国政府机构为25.79亿美元,占比6.11%。从表2可知,中国进出口银行除了2000年和2005年未提供援助资金,其它每年都有援助,而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中国发展银行自21世纪以来援助资金逐渐增多,成为第二大援助资金来源。2000-2004年,中国发展银行援助资金为零,中国进出口银行和未指明的中国政府机构是主要资金来源;从2005年,中国发展银行开始进行资金援助,至2014年从未间断,在2009年和2011年分别达55.64亿美元和84.91亿美元,累计达184.03亿美元,占比43.59%,仅次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有企业以及政府和国有企业合作的援助趋势有所增加,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联合援助资金为2.36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在2003年、2014年和2010年都有参与援助。

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联合援助资金比重有所增加。2010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参与援助,资金为2.36亿美元;国有企业的参与援助的意识逐渐增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在进入21世纪以来对中亚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援助资金。

(三)中国对中亚援助增长率波动较大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中亚各国援助不断增长,但增长率波动较大,部分年份出现了负增长。2001年较2000年增长188%,2002年较2001年增长了266%,2004年较2003年增长了390%,2006年较2005年增长了381%,增长率波动最大的是2009年较2008年急剧增加了1197%;之后2010年出现增长后,从2011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2010年涨幅跌至-89%。

从表3可知,中国对中亚各国援助的重点国家是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援助资金最多,但援助增长率波动较大,2001-2008年几乎都是负增长,2009年达到涨幅最高点1573.11%,在2013年出现-96.25%,到2014年又增长了391.76%,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援助资金波动变化,与2013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一定关系。

(四)中国对中亚援助规模占当地GDP占比波动较大

中国对中亚各国的援助金额不断增加,同时当地经济规模也不断增长,因此国际援助占当地GDP比重起伏波动较大。

从图2可知,21世纪以来,整体上中国对中亚各国提供的援助占当地GDP的比重波动较大。2000年至2005年中国援助规模占当地GDP比重波动较小,2005年援助占比为4.10%;2006年出现了第一次大波动,总占比达57.43%,达到21世纪以来增幅最高点。2007年总占比又降至6.86%,2008年至2014年间,援助规模占当地GDP比重波动比较大,但相比2000年至2005年,总体上援助总占比在波动中不断增长。从表4可知,在中亚五国中,中国援助占当地GDP之比最高的是塔吉克斯坦,总占比为69.19%,2006年对塔吉克斯坦援助占比值高达42.22%,2005年最低,为0.05%;中国援助占当地GDP之比最低的是哈萨克斯坦。

三、中国对中亚援助波动原因分析

从上文可知,中国对中亚各国的援助总体规模不断增长,从不同指标看也存在较大波动。影响援助波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具体到中国对中亚地区援助看,导致这些波动的原因主要包括双方经济发展状况、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和地缘政治因素。

(一)双方经济发展状况原因

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为援助中亚各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14年中国GDP总量破10万亿美元。随着国力的增长,中国有能力逐渐加大对中亚国家的援助规模,因而对中亚地区的援助规模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国往往根据国内经济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这些考虑自然导致中国对中亚各国的援助增长率波动较大。此外,新世纪以来中亚地区经济增长也较快,部分年份增速快于中国对其援助增速,導致中国对该地区援助占当地GDP比重发生较大波动。而具体到中亚五国,各国的每年经济增长速度也并不完全一致,也会导致中国对各国援助占该国GDP比重产生较大的波动。

(二)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原因

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的贸易、投资等经贸关系更加紧密,更紧密的经贸关系促进中国增加对该地区的援助。进入21世纪,中亚各国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除哈萨克斯坦外,其他四个国家的经济仍然没有得到快速发展。整体看,我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规模总额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和鼓励外国投资的产业策略各有不同,中国对中亚各国在贸易、投资上也会不同,因此对中亚各国援助的状况会产生波动。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落实影响中国对该地区的援助。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对该地区的援助意愿自然增强。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双边经贸关系的强化会增加中国对该地区的援助。

(三)地缘政治原因

第一,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国家关系波动会引致部分援助波动。中国与中亚各国国家关系紧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在对外政策上表现出很强的独特性和谨慎性,但对国家主权不构成威胁的国际经济合作还是持欢迎态度。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中亚天然气管道开建,土库曼斯坦与中国建立起更加密切的经贸关系;塔吉克斯坦一直重视与俄罗斯的传统联系。同时,近年来与中国的各领域合作也在不断加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吉尔吉斯斯坦十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在中亚各国与众不同。由此,对中国友好的国家中国所提供的援助更多,在援助上就表现出了明显的波动。

第二,中国与西方争夺中亚的竞争,导致受援国接受援助产生波动。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重新重视加强对中亚各国关系,为促进中亚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美国在中亚国家推行“颜色革命”,援助也成为其重要手段。俄罗斯将中亚各国作为其“后花园”,日本对中亚各国进行官方发展援助(ODA),提升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所以造成一时间中亚各国援助总额增加,使得中国对中亚各国所接受援助总额的比重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第三,中亚各国由于境内受国家领导人对国内局势掌控能力不强、经济发展缓慢、贫困和失业严重、贫富差距扩大、民族宗教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境外受俄罗斯和美国争夺中亚、阿富汗局势、中东北非 “阿拉伯之春”、世界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独立以来,中亚各国非传统安全始终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这些地缘政治原因都会影响到援助导致不稳定。

四、主要研究结论和启示

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和受援国双方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援助模式。例如,对外援助规模持续增长、贷款是主要援助方式、资金来源以政府机构为主。中国对中亚各国的援助特征主要表现为: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援助增长率最大,对塔吉克斯坦援助占当地GDP占比最高;援助各项指标常常出现波动且波动较大;各国接受援助的次数差别较大。

从上文可知,中国对中亚各国的援助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影响这些波动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中国与中亚经济状况、双边经贸关系和地缘政治因素。援助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应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减少援助的波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应保持援助的持续性和连续性,减少波动性。考虑到援助的国际义务,未来中国的对外援助规模将随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增加,其比重也将会逐渐提高。减少援助的波动并保持连续性,既要避免资金的巨大波动,又要增加对各国援助的连续性;此外,需要形成一套较为完整、适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外援助机制。援助机制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中国对外援助的连续性,减少援助国与受援国的资源浪费,提高援助效率。

第二,加强与其他援助方的交流与合作,减少援助波动。对外援助是国家利益另外一方面的发展,不同的援助方对同一个国家援助,彼此间有利益的冲突和融合。加强援助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减少彼此间的竞争与冲突,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而且,通过与其他援助国家的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本国援助水平。目前,美国、欧盟、日本及国际组织是中亚的主要援助方,在中亚援助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中国应主动加强与这些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致力于中亚各国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增强援助能力建设,加大中国人道主义援助力度。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向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人道主义援助。但中国目前也是发展中国家,与日本和欧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援助能力上仍有不足,需要增强援助能力建设,除了物资和资金的援助外,可以在基础设施、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经贸合作上进行合作与发展式的援助。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亚各国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核心战略优势,在接受援助的同时,提高本国的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勤华.中亚地缘政治的历史演变[J].亚非纵横,2005,(3).

[2] 吴宏伟.“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3] 黄梅波.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现状与趋势[J].国际经济与合作,2007,(6).

[4] 熊青龙.官方发展援助的减贫效果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9).

[5] 胡瑞华,张杰.21世纪美俄中亚地缘战略及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影响[J].社科纵横,2013,(8).

[6] 肖斌.地区极性、现状偏好与中国对中亚的外交哲学[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7,(2).

[7] 马凤强.中国与中亚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的基本经验[J].新疆社会科学,2018,(2).

[8] 石婧.中国对中亚援助状况分析——以中国援助中亚国家重点项目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09,(4)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中亚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中亚最大燃气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开工
惠生工程在中亚获LNG工厂EPC总承包合同
中亚速览
丝绸之路上唐与中亚粟特的文明交流
银杏树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
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开工
中亚沙棘保肝有效成分纯化工艺研究
中国与中亚关系的里程碑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