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五大变化看语文高考趋势
2018-10-27
■信息收集:海盐元济高级中学 杨建国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嘉兴南湖高级中学 秦 倩
变化一:实用类文本语料选择科技类非连续性文本
【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文本见本刊第44—45页)
7.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
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D.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二者是自然教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事实是人类“亲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还可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4分)
(1) 事实依据:___________(2分)
(2) 理论依据:___________(2分)
考生A:实用类文本是科技文,阅读量大,主观题让我们概括事实和理论依据,这是以前没见过的。
考生B:科技文是平时接触比较少的,又是图表又是不连贯的文本,读起来很费力,一时手足无措找不到突破口,对答案时发现两道选择题都做错了。
考生C:实用类文本里有图表和采访片段,这是试卷里一处出乎意料的地方。乍一看,有点慌,但仔细读了以后,发现图表呈现的信息比较清晰,和选择题里的选项对照起来看,反而比纯文字容易看懂,可以更直观地排除选择题里的错误选项。总之我认为,实用类文本比以前考得理性,答题不能太钻牛角尖。
老师A: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了非连续性文本,这是昙花一现,还是今后高考的选材方向?
趋势解读
向“真实的阅读”靠拢,呈现多角度、多媒介、多来源的材料或是趋势
一些同学对实用类文本“阅读量大”的感知,更多可能来自材料呈现方式的变化,即文本由一个长篇变为三小段文字加一幅图表,于是有点不熟悉、不适应。这篇小阅读是“科技文”吗?我觉得也像“社科文”,但这并不很重要,它们都是非文学的“实用文”。主观题的提问模式与前些年稍有不同,过去都是一个问题,今年则一分为二,要求分别概括出“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对于这些变化,考生C的意见比较有代表性:“乍一看,有点慌……反而比纯文字容易看懂……”
这类非连续性文本并非纯文本,更接近我们当下常有的“跨媒介”阅读情境。这类文本,内容来源多样、真实,需要同学们在阅读时对信息进行辨识选择,带有一定的“探究性”,这样的阅读更接近“真实的阅读”。
至于“非连续性文本”是不是今后高考选材方向,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材料、考查方式会越来越向“真实”靠拢。具体地说,围绕一个主题,呈现多角度、多媒介、多来源的材料,可能是一个趋势。
变化二:文学类文本命题角度有变,答题套路不再好用
【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文本略)
10.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4分)
1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12.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5分)
13.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6分)
考生D:今年这篇散文还是容易读懂的,但是题不好答。“语言特点”这类题目本来就接触得少,第10题还把它和“情绪”结合起来一起考,就更难答了!第11题考的“艺术效果”,平时往往和“作用”一起考,是“作用”里的一点,现在突然变成单独的大题,不知道要从哪些方面分几点作答。
考生E:文学类文本考查让人摸不着头脑,老师教的答题套路、平时积累的东西基本用不上了。比如第11题问“连用10个‘一’的艺术效果”,答案里写着“有开有合”,这我真的答不出,很无奈。
老师B:去年要理解“诡异的光”,今年要分析“语言特点”,文学类文本的考查从命题到答案的设置会越来越冷门吗?
趋势解读
从命题到答案设置,可能会越来越喜欢把“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或“表达效果”直接挂钩
同学们所说的“看得懂文章却答不了题”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我们以为自己看懂了文章而实际上未必;二是我们“看不懂题目”,不知道它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如果我们真读懂了文章,也看清了题目要求,应该基本上不存在“答不了题”“得不了分”的情况。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参考答案只是答题方向、答题要点,评卷时会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具体、丰富、全面的评分标准。比如第11题问“连用10个‘一’的艺术效果”,即使答不出跟参考答案一样的“定格在一个特定场景”,但能答出“带入情境”“身临其境”等相近的意思,一样可以得分。
值得留心的是,考查“语言特点”其实并非“新题”。201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现代文阅读《母亲》中的第12题“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就是把“语言特点”与“思想内容”直接挂钩,其背后的意思是:不同的语言特点必有不同的表达意图、效果。
今年浙江卷的第10题也是把“兴奋情绪(思想内容)”与“语言特点”直接挂钩,第11题把“10个‘一’(语言特点)”与“艺术效果”直接挂钩,看起来确实省略了老师、同学所熟悉的“语言”与“效果”的“中介”——“艺术(写作)手法”,于是同学们会觉得“老师教的答题套路、平时积累的东西基本用不上了”。
但不得不说,“语言特点”与“艺术效果”或“思想内容”直接挂钩,更接近于“表达实际”。 “文学”就是“修辞”,就是“特殊”的表达,所有“不一般”的表达都具有“不一般”的思想内容、艺术效果。这种“不一般”的表达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情境变化无穷,没有“定数”。而所谓的“修辞手法”“艺术手法”则是我们为了方便理解而概括出来的,相对固化、有限。
文学作品考查从命题到答案设置,不会越来越“冷门”,但它有可能会越来越靠近“真实的表达”,会“疏远”一些“人为的”“僵硬的”甚至外在于“语言形式—思想内容(艺术效果)”而存在的考查内容。只要我们能关注文章表达的“不一般”之处,并且能理解这种“不一般”指向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带来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我们就不容易失分,即使不知道它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变化三:古诗词鉴赏考查“冷门”手法
【试题回放】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送王昌龄
李 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2分)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
考生F:今年语文卷主要难在一些创新的问题,比如古诗词要我们赏析“点染”手法。虽然题目中给出了结合《雨霖铃》的提示,但我真的没有复习到啊……
考生G:送别诗一般都是表达离别不舍之情,但要赏析诗里的点染手法,一时却无从下笔。平常对点染手法接触不多,考试时间紧迫,我就写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这些手法并解释分析了一下,估计拿不到几分。
老师C:古诗词赏析考查点染手法,虽说和课文有关联,可以说是回归课本,但它是写景的不常用手法,考查这种手法是不是太冷门了?今后的古诗词复习需要更“细抠”那些“冷门”“小众”的知识点吗?
趋势解读
单纯“知识点考题”以后应该会减少,关键是要读懂诗歌,看清“不一般”的表达与思想情感的关系
“点染”可以算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而且在《雨霖铃》一文的课后思考题中出现过,只不过在教学时,老师、同学未必会注意到它。所以“点染”出现在试题中,虽有点“意料之外”,但也算“情理之中”。
类似的“知识点考题”,即单纯考查某个名词术语,尤其要你指出“这是什么”的试题,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少——今年浙江卷第20题考查的是“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而不是问你“什么是点染手法”。当然,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点染”,确实会影响答题的准确度。但正如前面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0、11题的分析一样,如果我们能答出其表达特点,比如“用写景来抒情”“用景物来渲染情感”等,即使没有提及“点染”这个词,也是可以得分的。
手法确实有很多,凡“不一样”的表达,我们都可以给它起个“手法”的名字。我们的古诗词复习自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细抠”“手法”,而应牢记读懂诗歌,看清题目“不一般”的表达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关系。
变化四:作文题材体现时事政治性,文体不再局限于论述文
【试题回放】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考生H:我认为今年语文高考最出人意料的就是作文,“浙江精神”是有点政治性的,题目要求又仿佛给人一种写记叙文的感觉,有点奇怪。
考生I:写作文的时候最“悲伤”的就是平时太少关注新闻,事例都举不好。让我们不要死读书,大概是这个作文题的目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今后肯定行不通了。
考生J:作文是我没有接触过的题材,一看到就觉得很空洞,难以下手。写作时一心觉得它“太大太空”,论证素材很难找,当然这和我对社会时事关注较少也有关。考后仔细想想,可以拿我们新青年的精神风貌与旧时代作对比,可以拿社会发展作对比,还是有很多可写之处的。
老师D: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其实并不矛盾,作文题立足浙江谈精神,也是接地气的。问题是这样的关注社会、与时事政治有密切联系的作文导向会不会持久?文体的回归是不是明年高考的复习导向?
趋势解读
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世界人生,让写作变得更为真实、有用
衡量作文题的优劣,常有两个基本标准:考生好上手吗?有纵深空间吗?今年的作文题应该是“好写”的,同时也能给高手们留下足够宽广、深刻的发挥余地。从命题角度看,它是不错的题目。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任何内容的语言材料都可以是语文学习的对象,任何题材都可以写作,没有什么内容的题目是语文课程所不能写的、不能写得好的。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分夸大文学、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更不应该把阅读、写作的对象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如果只看到这个作文题的“政治”“时事”特点,那说明我们可能是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待它,而不是用语文的、命题的视角。
老师D见解高明:“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其实并不矛盾,作文题立足浙江谈精神,也是接地气的。”考生I“让我们不要死读书”的看法很对,但解决办法不仅仅是平时多关注新闻,而应该是多关注生活、关注现实,还有就是多思考、深思考。考生J在考后的思考就体现了这一点。
仔细审查作文题,我们会发现它跟我们的生活、周围的人、平时的思考有密切联系,它要求我们写的是“作为一个浙江青年,我怎么看待浙江人、浙江精神……”,浙江青年谈浙江,需要动用从小到大在浙江的生活积累、关于浙江的知识积累啊!哪里一定要是什么“政治时事”呢?!
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世界人生,让写作变得更为真实、更为有用,让写作为表达我们的思考和情感服务,是我们高中写作教学一贯坚持的方向。我们不应过多纠结于“文体”,高考中需要的是“好作文”,而不是“好文体”,也就是说,无论写论述文还是所谓“散文”,写得好才是硬道理。2016年高考规定写论述文,但2017年、2018年则放弃了这种明确的指定,给“文艺性”见长的同学留出了写作“非论述文”的空间。——当然,在我看来,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高校继续深造的要求,写作论述文可能更有利于提升高中生“实用”表达能力、理性思维品质。
变化五:整卷聚焦时事政治,阅读量增大
考生K:今年整张语文卷都体现了对目前浙江时事、政治焦点的关注,以前从没想过语文卷会这样。
考生L:我觉得高考阅读量明显增大了,作文题目学全国卷,比较政治化。
考生M:我有同学说来不及做,作文匆匆结尾,我自己做题时没有感觉到阅读量变化的影响,但答题时间是比以往要紧一些,写完作文基本没时间检查前面的题目了,可能有些题目难答才做得慢了。
老师E:语文卷增加阅读量应该是趋势,接下来会继续加量,还是保持目前的阅读量呢?如果加量,会加多少?应该让一线师生知道,才好有所准备。不然,大家都觉得试卷字数相当稳定,也就不注意了。
趋势解读
今后需要更多关注“具体情境”“典型任务”
与其说整卷聚焦时事政治,不如说2018年试题更多了一些“现实生活”内容,更加“真实”“有意义”。浙江卷的阅读量增加并不明显,即使以后会不断增加,也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搞“大跃进”,我们不必过于担心。
2018年的试卷提醒我们,之后要特别关注的可能是“具体情境”“典型任务”。这两个词来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部分:“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相信它们在之后的命题中会受到更多重视,应引起老师、同学们的注意。通俗地讲,简单地说,就是让语文学习、考试更接地气,内容变得更为真实,更多地为“现实人生”服务,为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