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课堂书写与书法对接

2018-10-27余宽平

中国篆刻 2018年10期
关键词:繁体字字帖笔顺

文︱余宽平

包括幼儿大班在内,学习书法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小朋友报名学习书法后,会发现按书法的“起笔、运笔、收笔”书写,课堂上根本来不及,结果是“小朋友着急、家长要说、老师要批评”。如何让书法与课堂书写对接?本人多年探索的做法是,让学生们在大脑里装个“切换开关”,课堂上正常书写,书法课时按书法要求书写。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课堂书写就能与书法书写合而为一,进而达到又快又好的目的。

无论语文,还是数学,或其他学科,课堂书写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和按时完成。正确属于学习成绩层面,不在本文探讨范围;按时完成则属于书写层面,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重点:主要从握笔、笔顺、简繁体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握笔

虽然有些没有学过书法的小朋友握笔是正确的,但也有许多小朋友的握笔不太正确:有的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握笔,有的用大拇指包住笔杆,有的握笔离笔尖很近……不仅影响书写速度,也很难难把字写好。正确的握笔姿势是,用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指节指腹,捏住笔的两侧,距笔尖约1.5厘米,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并拢抵住笔杆即可。

错误的握笔姿势不容易改正,尤其上到三五年级的小朋友。为了纠正错误握笔姿势,有的家长还购买了握笔器,有的效果也不甚明显。有的小朋友在书法学习时,能改正过来,但一到课堂上书写,因为要“按时”完成书写,就又回去了。这样反反复复,小朋友与家长被"折磨"的不胜其烦。错误的握笔必须改正过来,否则很难将字写好、写快。这一方面需要小朋友时刻心中“记着”正确握笔,另一方面需要家长、老师不断提醒,直至改正并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为止。

握笔用多大的力,这是值得一说的话题。有一个成语叫“力透纸背”,可能误导了一些人“写字要很用力”:力大到能透过纸的背面。其实,这是一个误读,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毛笔本身是软的,从物理层面讲,无论你用大多的力,也不能“透过”纸面;二是,这里的“力透纸背”是指,书写者对线条的掌控能力,也就是写出的线条,看上去透过纸背一样。多年前,本人写字也很用力(主要指硬笔),用力到中指关节处磨出厚厚的老茧。后来慢慢领悟到,写字无须用多大的力——感觉舒服即可。

二、笔顺

这是个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一二年级时老师对笔顺讲得尤其认真,学生书写时也格外认真。但书法书写时有些字的笔顺,与学校课堂上并不完全一致,比如:方、必等字。

“方”,学校课堂的书写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这个字的笔顺大约是从“方”字的行书或草书引过来的,“方”字的行书、草书就是这样的笔顺。本人在教学中的笔顺是,点、横、撇、横折钩,理由是,“点、横”写好后,如果先写“横折钩”,要“估摸着”“横折钩”在哪个位置起笔,而如果先写“撇”画,“撇”的起笔就非常明确,在“横”的中间起笔,然后“横折钩”贴着“撇”画写即可。

再说“必”字。“必”字虽然只有5个笔画,但有人统计过有7种不同笔顺写法。本人教学中采用的是王羲之的笔顺方法,即,撇、卧钩、上边点、左边点、右边点的书写顺序。理由是,书法中有“笔断意连”一说,就是一个字的每个点画,看上去是各各分开的,但每个点画之间都有内在的“暗相关连”。“必”字,“撇”写好后在空中划一个虚线,接着“卧钩”起笔,然后顺着“上边点”,再顺着写“左边点”,最后虚接“右边点”,整个字一气而成。

其实,如果我们稍加注意便会发现,对于同一字许多书法家的笔顺写法也不尽相同,所以无需对字的笔顺太过纠结,有利于把字写好、写快即可。

三、简繁体

这是汉字进化中带来的问题。

大家知道,我国在1956年对汉字进化了简化(台湾、香港等仍使用繁体字),但如果你走进名山大川,会发现许多寺庙的牌匾基本都是繁体字。如果你没有学过书法,不认识、不会写,没有什么;但如果你学过书法,不会写也没什么,毕竟繁体字不是常用字,但不认识还真有点说不过去。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常常带着一些不复杂的繁体字,不要求学生会写,大体上会认即可。

学书法一个不可绕开的路径是——临帖,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的字帖(包括著名大家)上的范字,存在“增笔画”“减笔画”“位移”“变形”等现象。

增笔画,比如“明”字。标准的写法是,左边一个“日”,右边一个“月”,但在有的字帖中,左边的“日”被写成了“目”。

减笔画,比如“德”字。标准的写法是,左边双人旁,右边上面“十”,下面“四”,然后“一”,最后“心”字,但在有的字贴中,右边中间的“一”被省略了。

位移,比如“峰”字。有的字贴中,将“峰”左边的“山”,位移到“反文”的上边了。当然,字典中“峰”字也有这种写法,但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是不用的。

变形,比如“岂”字。这个字,繁体是,上面“山”,下面“豆”,正常的写法是上面的“山”规规正正的,但有的字帖中将上面的“山”变形,倾倒了写。

重要的事再说一遍,无论是握笔,还是笔顺,还是简繁体,课堂书写与书法对接的要点是,在大脑里装个"切换开关"——课堂上正常书写,书法课时按书法要求书写。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课堂书写就能与书法书写合二为一,进而达到又快又好的目的。

张林忠作品

猜你喜欢

繁体字字帖笔顺
哈哈镜
小字帖
笔顺游戏:用手指描画
小字帖
小字帖
课本内外
最易写错笔顺的字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
冯小刚建议让繁体字回归课本
改变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