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本土音乐剧创作实践与发展
2018-10-27匡安勇
□ 匡安勇
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剧照
音乐剧在19世纪末产生于英国,发展于美国,随后进入中国,1982年创作的《现在的年轻人》被认为是中国音乐剧的第一部作品。在中国音乐剧早期尝试时期,陆续创作了《蜻蜓》《风流年华》等。被众人所熟知的要属在南京军区首演的《芳草心》,在此之后,歌剧话剧界开始了对音乐剧的探索。新疆的独特音乐形式给予了音乐剧不断发展的充足营养,《冰山上的来客》的成功上演,标志着新疆本土音乐剧的探索与发展的开始,让新疆本土音乐剧在中国音乐剧创作中占据着一席之地。那些所谓音乐剧作品都是在音乐剧探索初期的成果,当然不乏质量较高,颇受欢迎的剧目,但纵身于发展角度,都还归咎于初期作品。
一、新疆本土音乐剧总体特征与创作实践
新疆本土音乐剧在题材选择、创作形式以及剧目风格上都重点突出区域化、民族化、多元化等特点,在剧本创作上不仅要弘扬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还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特色与艺术手法,赋予音乐剧典型的区域文化符号。虽然在形式规范和艺术界定上相对音乐剧来说比较模糊,以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为例,可以总结出音乐剧都离不开音乐、舞蹈、戏剧等诸要素,就看在表演形式上它偏重于是演唱还是舞蹈、是表演还是诗、是杂剧还是魔术。例如《猫》《西区故事》偏重于舞蹈,《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剧院魅影》偏重于演唱,而《屋顶上的小提琴手》偏重于表演和诗剧见长,形式自由而灵活,随性而完整。音乐剧在新疆逐渐兴起,除了引进优秀作品外,本土原创作品也层出不穷,风格多样,突出展现了新疆艺术创作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在此关键时刻我们应当容许和鼓励本土音乐剧向一体多元方向发展,展现出区域音乐剧的传统与审美流行特征,创作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新疆音乐剧。新疆的音乐剧创作大致分为歌剧型、杂技型、歌舞型、舞剧型、话剧型等。例如《冰山上的来客》《情暖天山》《阿拉木汗传说》《别失八里》等剧目偏重于演唱;《你好,阿凡提》偏重于杂技;《龟兹恋歌》《美好家园》等剧目偏重于舞蹈,《不平凡的日记》偏重于戏剧。
一是新疆本土音乐剧创作多侧重于故事内容的民族化、地域化在新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背景之中的体现,大多数作品都渗透着前人积累与传承的某种文化精髓。然而这种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与国内兴起的音乐剧形式完美的结合,便更能突出音乐剧所具有的创新性与时代性,区域性与创新性。新疆自古以来便有着“歌舞之乡”的美誉,拥有着极为深厚的民族文学传统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有着新疆各民族特有的喜剧与幽默元素,有着鲜活的民间文艺传统与文化精髓的传承,其中有不少佳作名篇成为了新疆音乐剧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就比方说舞台剧《冰山上的来客》《可爱的一朵玫瑰花》《阿拉木汗传说》《你好,阿凡提》《别失八里》都是从新疆丰厚的民间文化中挖掘出来的典型而具有价值的素材,讲述着新疆一个个动人而优美的故事,反映着新疆民间朴实而真实的情感表达,表达着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对爱与情的理解,无时无刻地传递着人世间永恒的普世价值,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二是新疆本土音乐剧从音乐创作的表现形式来看,大多数作品都采用新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动机或者主题进行创作,民族传统音乐与世界音乐结合的探索,在风格上大胆尝试创新,运用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融入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元素和现代艺术表现手段,这样的音乐不仅更具有时代感,同时能让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观众都能接受。例如音乐剧《别失八里》《阿拉木汗传说》《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你好,阿凡提》《龟兹恋歌》《美好家园》《情暖天山》等,在演员的演唱形式上采用了独唱、重唱、合唱和多种演唱等形式,在演员演唱方法上采用了美声演唱法、民族演唱法和通俗演唱法等多种方法,在音乐创作上的旋律、曲式、和声、配器、节奏、速度等表现手法不落俗套,其音乐创作形式博采众长,风格多样,内容便更加震撼人,感染人。
音乐剧《情暖天山》剧照
三是新疆本土音乐剧从舞台呈现来看,音乐剧中的舞蹈部分带来的是流动的质感和震撼的情感,通过导演的巧妙编排,演员以肢体语言的表达形式,抒发剧诗和音乐所无法传递的思想和情感内容。《龟兹恋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和《美好家园》等剧目中的舞蹈表演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特色,这些剧目在舞蹈语汇与表演风格上,都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元素与现代时尚舞蹈元素相结合,都将戏剧艺术手段与舞台表演相结合,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精益求精,展现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所具有的强大艺术生命力。在剧目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维吾尔族歌舞、回族舞蹈、蒙古族以及哈萨克族等众多舞蹈,有机地与现代舞元素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舞蹈的民间性与地域性,现代性与通俗性。
二、新疆本土音乐剧在创作与发展中面临的瓶颈
一是创作中难以把握的薄弱环节。在发展新疆本土原创音乐剧的热潮中,戏剧歌舞与流行歌舞的选择去向,决定着这部音乐剧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艺术质量和美学含量。从广度上看,指的是各侧面在歌舞整体布局上的戏剧性、完整性和丰满性;从深度上看,指的是各侧面歌舞表现上的准确度、深刻度和整合度。只有从戏剧性和整合性上有效地结合深度和广度,才能从歌舞广度、高度和深度上推动戏剧的发展,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流行歌舞的水腔和流腔滑调特性,只能导致音乐剧中的歌舞语言千万一律,或流于肤浅,无法塑造出个性鲜明、情感丰满的戏剧形象。
二是缺乏专业的音乐剧编剧。从新疆本土众多舞台剧作品来看,大多数都是外请编剧来完成创作任务。本土从事舞台剧创作的专业编剧很少,从事音乐剧编剧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有些时候创作一部剧,没有专业编剧,便把从文学和影视创作的作家强硬地拉到舞台剧目的创作中,担任编剧。然而这部分文学和影视作家难以把握舞台剧的创作规则,甚至有的不懂艺术创作规律,不懂舞台、音乐、调度、服装等,便很难创作出适合舞台上表演的作品来。
音乐剧《阿拉木汗传说》剧照
三是音乐剧人才培养存在问题。音乐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融合了歌剧、戏剧以及舞剧的特点,这就给音乐剧演员以极高的要求。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排演音乐剧的演员一般都是歌剧或戏剧演员,并没有专业的音乐剧演员。从新疆本土众多音乐剧排练中不难发现一种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缺少音乐剧声乐演员的现象。例如在舞台剧《冰山上的来客》《情暖天山》和《别失八里》排练的时候,都出现过找不到理想的声音和适合演唱诗剧的演员,为了剧情需要最后不得不外借演员,担任剧目中的重要角色。这就为新疆音乐剧排演设置了一系列障碍:能歌不善舞,能演不会唱,会舞不懂演。这样一来,音乐剧表演的专业性和艺术性都会大打折扣。虽然目前有很多音乐院校已经开设了音乐剧专业,但是真能唱跳演全能无短板的人才比较少,又加上各个剧目要求演员的条件不同,音乐剧演员就更无出路,转行大有人在,演员冷清,音乐剧便萧条,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
四是音乐剧演出市场化运作尚未形成。任何艺术形式的传播与接受,都需要传播者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广与运作,即便是接受者对某一艺术形式有兴趣,也无法营造出观赏愿望的环境,进而实现观赏的目的,所以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必然要走市场化的道路。就比方说欧美音乐剧能够在百老汇的舞台上长年立足,这与他们创作之初就紧密地与市场化运作结合在一起是分不开的。目前新疆本土音乐剧在资金筹备、前期策划、舞台表演等都会引起高度的重视,但在市场化运作上却很少有关注和尝试。例如,很多剧目演出只能在新疆艺术剧院剧场,其它剧院都无法上演,这也正说明新疆缺少专业的音乐剧的演出剧场。在新疆往往创作一部剧需要大量的资金,到最后却很难推向市场,回收资金如杯水车薪。然而在很多剧目公演前后都会做市场宣传,可是公演几场后便无音讯,造成大制作,短档期的现象至今还存在。这也正暴露出新疆本土音乐剧演出市场观念的淡漠、创作过程中缺少市场化运作技巧和方法等问题。新疆的音乐剧可说仅仅是刚起步阶段,无论是编剧、导演,作曲还是声乐表演我们都没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三、突破新疆本土音乐剧创作与发展瓶颈的基本对策
一是提升新疆本地观众对音乐剧的欣赏兴趣,扩大音乐剧演出市场,宣传和普及音乐剧相关常识。要提升观众的兴趣,就要想方设法地揭开音乐剧的神秘面纱,让新疆观众真正了解什么样的剧才是音乐剧,并结合国内引进的外国音乐剧,在创作上投其中国观众所好创作出符合新疆观众所喜爱的音乐剧,这样可以渐渐地提升本土观众对音乐剧的兴趣和认识。
二是政府给予相应政策扶持。虽然音乐剧的发展是靠市场需求来决定,但在音乐剧生长的初期,仍然需要政府相应政策的扶持和调控。发展我们新疆自己的音乐剧,占领新疆音乐剧的艺术阵地,是传承和繁荣新疆优秀民族文化的急切需要,是符合新时代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的。因此,在新疆音乐剧发展初期,政府应给予相对的政策,来帮助发展新疆音乐剧。首先要适当加强西方音乐剧和国内优秀原创音乐剧的介绍和引进。邀请西方音乐剧团体和国内音乐剧团队来新疆舞台演出或要求新疆优秀团体移植排演原汁原味经典音乐剧。其次政府要在培养音乐剧人才方面,给予相应的财政投入和师资投入,完善音乐剧教育和培养计划,并给予定向的分配和安置。最后要宏观调控票价等问题,适当投入资金来帮助艺术市场平衡票价,或鼓励商资进入艺术市场,支持艺术发展,投身于公益事业,不让艺术成为“奢侈品”。
三是注重人才的培养。教育是衡量一种文化能否立足并影响深远的标准之一。新疆本土音乐剧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和促进音乐剧在新疆文化舞台上的发展与繁荣。近些年,国内各大高校开设音乐剧表演或音乐剧演唱这一专业呈增多的趋势,从教育化和专业化的角度,这是逐步解决人才问题的办法之一。聘请专业的音乐剧老师,或与欧美音乐剧院校进行学术交流等都会对学生有全面地提升。同时可以借助文化援疆政策,培养一批真正能够走上舞台进行音乐剧表演的演员,解决新疆本土音乐剧演唱演员严重缺乏的瓶颈问题。
自从音乐剧进入中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新疆,并在新疆的发展前景是好的,重点创作赋予新疆特色的区域音乐剧,繁荣和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总的说来,音乐剧在新疆的发展是需要政府的支持、教育的发展,以及文艺界人士付出漫长的时间,孜孜不倦地探索,深入地研究,不断地实践,才能迎来音乐剧发展与繁荣的曙光。虽然前方的道路是曲折的、艰难的,但是新疆本土音乐剧的发展前途也是光明的、指日可待的。因此,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文艺工作座谈精神的指引下,坚定文化自信,相信音乐剧在新疆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新疆音乐剧的发展与繁荣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
(本文图片由匡安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