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切实加强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
2018-10-26李博
李博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要完成好这一根本任务,需要理清思路、花大力气、下真功夫。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课程教材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支撑教育质量大厦的顶梁柱,课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和教育目标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一、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课程教材建设工作。1953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教育工作,毛泽东同志指示教育部宁可把别的摊子缩小,也要多调人编写社会主义教材。1977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教育部向国务院呈报的《关于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出版工作的请示报告》上批示:“编写教材是提高教学的关键,要有足够的合格人力加以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小学教材、少数民族文字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从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加强教材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一高瞻远瞩的坚定论断,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确定了基调,起到了举旗定向的重大作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对教育的领导,就是要通过课程教材来体现和落实,因此,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遵循。
二、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要围绕“五个下功夫”完善课程教材体系
加强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就是要解决好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重要思想,为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1.把好“三关”。课程教材体系建设首先要把好“三关”:一是思想政治关,确保教材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二是专业学术关,确保教材既立足学术前沿、反映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既便于教,也便于学;三是改革方向关,使教材及时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和内容,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改革。2.落实好“五个统筹”。《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即“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題的能力;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只有紧扣“五个下功夫”,做好“五个统筹”,才能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落到实处。3.处理好三个关系。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的改革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社会需要的关系。要克服学科本位论的偏向,做到既要加强本学科的纵向衔接和照应,更要注意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和配合,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要牢固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做到既要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品德陶冶的互动性,还要注重学科体系、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互动性。二是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应当教给学生稳定性最强、适应性最广、迁移性最快的那些最基础、最一般、最通用的知识,这就是需要继承的内容。另外,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思想文化的新成果、新成就,要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中小学学制和课时的限制,以及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可接受程度科学合理地、及时地不断地充实到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三是要处理好基础性与层次性的关系。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当然要坚持基础性,但也要体现层次性,做到既有必教必学内容,又有选教选学内容,既有精讲内容,又有泛读内容,做到根深叶茂,既有强劲的主干,又有茂盛的枝叶。
三、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要真正落实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同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改变了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逐步走向课程决策权力分享,能不断提高课程决策、课程管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水平,强化了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主体意識,培育了地方、学校和教师的课程管理与开发的能力,有利于形成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时代、新挑战、新机遇,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应进一步激发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活力,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中小学教材建设与改革的健康发展。
四、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要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很明显,中小学教材首先要有统一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这是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教材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教育部设立教材局和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形成决策、实施、研究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为推进教材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对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实行了统编、统审、统用,这些重大举措都是“统一性”的具体体现。
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历史文化背景不尽相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为了更好地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因地制宜,中小学教材实行多样化是非常必要的。多样化能够使各种版本的教材各尽其优、各展所长,使各版本在使用过程中相互借鉴,推动教科书出版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打破垄断局面,有助于通过竞争提升教材质量。
中小学课程教材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一定要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我们的改革目标应该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一是必须坚持统一的基本要求这一前提。二是多样化不是数量化,不是数量多、品种多就是实行了多样化,多样化的本质在于特色和质量。三是多样化不是商品化,教材是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就在于必须体现国家意志,从研究编写到试教、审查、出版、选用、印刷发行都必须体现这个原则。四是要关注教材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由于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的发展对教材的影响,现在的教材早已不限于文字教材,还应包括电子音像等多媒体等呈现方式,要通过改革使教材建设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中规范有序地推进。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