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初中古诗词的呤诵
2018-10-26尚跃
尚跃
中国古诗歌的凝练性,韵味性,节奏性,需要通过吟诵这种方式体现出古代语言独特的魅力。读诗的过程是调动身体的感官参与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再创造的活动。是自古以来人们的普遍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总的来讲,由于古诗在结构、格律、样式、音韵上都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需要我们很好地掌握古诗词吟诵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参阅古文词典,做到语音准确规范,掌握诗词格律,读出韵律乐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诵古诗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一些重要方面:
一、通过朗读,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或是选择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音朗读,使学生深入到对诗词语言的理解,以及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根据文本的特点,在课堂上对古诗词的朗诵选择不同的诵读方式。比如可以利用听读、范读、领读或齐读等多样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把握好诗的节奏,教师示范吟诵。让学生在倾听和逐步的感悟中渐入佳境。有效的课堂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了解作者,是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心境的好途径。引导学生由听再到读,循序渐进,这是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学生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诗文,找准基调。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个人感情倾向即感情基调。要想朗读好一篇诗歌领会意境,就需要在古诗词教学前,重视并留出时间来进行大量的自主预习,包括查询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疑问。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尤其要引导学生朗读,把握诗歌大意,透过诗题,诗中情感了解作者在诗歌创造时的社会环境、个人遭遇和作者创造关键词,为理解诗歌作基础。
二、重点解读作品的风格和节奏
古诗朗读要区别风格迥异的作品。比如以豪放派和婉约派可以做一个明显的作品的比较分析。两者在诗歌的吟诵的节奏上也是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一个连贯的理解的过程,落实到学生的吟诵上来就己经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而然了。讲究节奏,读起来才能琅琅上口,古诗歌的节奏美、古典美通过学生清亮而细腻的声音传递出来。比如先秦散文质朴无华而又简洁精当,汉晋文赋辞藻华丽且铺排畅达,唐诗大气飘逸,宋词严谨精致,元曲雅俗有致。历朝历代的典型体裁都承载着其时其地的文学理想和作家的审美追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常见诗人的创作风格艺术、情感的魅力,增强诗歌语感。再进一步细化地去研究,比如李白的一些作品中体现强烈的愤世疾俗之情,有些作品则体现清新飘逸的特征;杜甫的诗忧国忧民,沉郁悲枪的风格里透露出沉抑顿挫的节奏;白居易的诗则雅俗共赏。据记载,白居易每次写完诗后,总要拿与旁人读一读,听一听,要别人能读懂读通方可,如此追求通俗易懂,精神值得学习。“鬼才”李贺的诗奇诡变幻,给人天马行空之感;李商隐的诗则清丽俊逸,典故用得较多;被称为“小杜甫”的杜牧诗清新俊逸,耐人寻味。所谓“学而诵之,思而诵之,视而诵之”。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在朗诵之前让学生细致了解文本的社会文化背景、作品的内涵和乐府诗体的艺术特点,从而确定以气势磅礴宏大作为朗诵的基调。朗诵时也要注意节奏、音调、语气的变化,并且,朗诵的视角要在文学分析的基礎上进一步扩展。真正用心地寻找“身在山中,情在蜀道”的感觉。在《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里,叶嘉莹先生提出所谓“吟诵声里寻古意,讲解句中得新知。”她说:我亲自体会了古典诗歌里边的美好,高洁的世界,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我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辛劳所要做的事情。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怡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多媒体播放的朗读声音清晰标准,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极强的感染力,能使学生身心陶醉其中,欲罢不能。学生的朗读水平在的情境的渲染中有了提高。
作为教师,良好的语言素养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朗诵的关键是情感的投入,要想让自己的语言有巨大的表现力,一是需要科学的发声,所谓“底气十足”,科学的呼吸法应该是胸腹联合呼吸的方式。呼吸是为了发声,发声是为了吐字,吐字是为了表达。二是需要充沛的情感。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作品,有人读来平淡如水,单薄单一,有人朗诵起来却是情感丰沛,激情饱满,声音绕梁三日不去,情感集聚于胸,令人感动不己。不管科技如何日新月异地变革,教师的基本功底永远都是不会褪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