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8-10-26王庆

关键词:传统素养教材

王庆

【摘 要】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华夏儿女有义务有责任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语文课堂就是很好的契机。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如何与传统文化有机契合早已被广大初中语文老师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硕果累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与借鉴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此浅显论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 问题所在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中国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传统文化从根本上阐释了文化的精华,以至于现代人更深刻地认识到或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辟,从而掀起了“传统文化热”,殊不知,在我们从小接触的语文课本中就已经有了很富有逻辑顺序的传统文化渗透,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语文课本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更为集中,因为这个阶段学生的文化积淀、心智、视野更为成熟,更能够深入地吸收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将来成为一个有底蕴有内涵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到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初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从实际看来,或是因为传授方式,或是因为主观上不重视,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契合渗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还是教师没有做到位,从一开始就没有从方法上引导对。大多数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是先翻译古诗文,扫清字词障碍,然后按照教参解读文意,有些内容学生根本就没理解到位,教师也只是照本宣科,并没有调动起学生主观上真的认同答案的观点。比如,教师在讲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如果对陶渊明的思想理解不透彻的话,如何能更好地教授学生理解个中滋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彼此关联的。教材编写者在编排教材时已经试图把语文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效契合,可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部分老师对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全面,挖掘不够深入,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深入系统地讲解,导致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出现断层。

其次,是学生的主观因素。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一切为了成绩,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能拿到高分,虽然课本上有很多传统文化的篇目,学生只局限于背诵、默写不要出错,其它的一概不关心。这样的学习态度,自然体会不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精神境界,反而他们更乐于吸收各种言浅意俗、没有养分、成本低廉、没有内涵的“快餐文化”。加之世風浮躁,学生的心态也普遍浮躁,没耐性,没毅力,没定力,学习中懒于动口,更懒于动手,导致根本沉不下心来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也不愿意多花时间琢磨传统文化的内涵,所以学生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

此外,外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家庭因素,父母的耳濡目染,老师的言传身教,整个社会的重视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方面的改观。2017年起从小学语文课本已经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初中阶段对这方面的考查也相应增多,社会上很多围绕传统文化的课程也五花八门,从某种形式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更不要说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比如,每天专门匀出十几分钟的时间进行传统文化的诵读,不定期的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等。相信在未来,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在这么用心的经营下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挑起肩上的重担,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士不可以不弘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后代,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基于此,我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深入地挖掘初中语文教材资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文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包罗万象,蕴含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婚恋、仕途、民族、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精神品质等,这些内容的安排很有逻辑性,每篇课文都渗透某一方面的文化内涵,能够显示出传统文化当中所蕴含的价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将其中的文化元素充分地挖掘出来,探寻其中深刻的思想情感以及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做到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提升学生知识素养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学有所感

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出其中渗透的传统文化因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名家的朗读视频(录音),相关的背景音乐,视频截屏等全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的敬畏感,进而体会个中滋味,让学生学有所感。

3.优化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

大多数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按部就班。基于此,教师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多措并举,优化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立足课本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读书汇报等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会与作品共情。

4.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强化讲解的效果

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透彻地讲解有关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要紧紧围绕教材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系统的整理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的类型,做到分门别类,开好书单,利用一切零碎时间读相关的著作,扩展阅读面,打开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好学生。

由此可见未来语文中考的方向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将国家的育人要求和高考选拔有机结合”。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让初中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佳新.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1(3)

【3】卢俊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探索篇·教学研究,2017(10)

【4】薛金星.2018年考试说明全解【M】.现代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传统素养教材
教材精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