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改进策略

2018-10-26赵红玉

甘肃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教学结构教学观念合作探究

赵红玉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观念;教学结构;合作探究;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7—0059—01

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而数学学科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让懵懂无知的孩子喜欢学习数学、喜欢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实践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教师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更新教学观念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出发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要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学习“周长”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身边的物体来感知周长的概念,并用手比划出来。在学生感知了周长的概念后,教师接着可以引导学生测量物体的周长,如课本的一个面、文具盒的一个面、课桌面等。对于这些规则的图形,学生能够很轻松地测量出它们的周长。然后,当教师要求学生测量出一个圆的周长时,好多学生会显得束手无策,这时,教师可适当进行引导:“能不能将圆的一周变成直的?”有的学生就想到了用线绕圆一周,再将线拉直量出线的长度,很快就得出了圆的周长。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做,既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是教与学的过程,需要体现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基本理念,教师通过精心预设来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探究,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先学后教,以学促教”,更需要发挥出教师作为合作者的作用,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从而在展示过程中交流不同的方法与见解,也暴露出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这样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性更强,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认识更大的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大数的读写先进行预习,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发现与收获。有的同学发现大数就是在原来学习数的基础上的扩充,其中的数位、计数单位和原来相同,只是多了数级。学生通过展示,已对大数的读法有了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数位顺序进行整理,就可以实现由万以内数的读法到大数的读法的知识迁移。

三、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動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而其中运用最多、最有效的就是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合作与探究的过程,其实就是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认知的过程,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不仅获得了知识的结果,而且经历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悟了其中所蕴涵的思想与方法,还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探究,得出其面积公式。在每一个小组的学具中都给出几个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找出其与原来已学过图形的联系,并动手操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展示时,虽然各组所剪的高不同,但都是沿高剪下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就找出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算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悟了转化思想,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四、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时,教师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可以实行综合测评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作业和考评检测三部分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评、组评、师评的方式,全面评定学生的表现,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如在学习“比的认识”时,教师可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比的认识、所举生活实例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并引导学生将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使其认识到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类似。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教学结构教学观念合作探究
巧用情感教学,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结构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