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调查研究抓好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

2018-10-26杨国生

科技资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快乐体育调查研究初中体育

杨国生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时代的到来,高频率的工作状态,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学生时代亦是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基本的生活锻炼所剩无几,本就很少的身体运动被语数外等学科森严的升学壁垒无辜挤占,学生时代,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对体育锻炼应不再犹豫,我们呼唤科学有益的体育课。

关键词:调查研究 初中体育 体育理论 快乐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c)-023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运动认识的提高,局部地区的农村中学的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一片茫然,缺少必要体育理论知识,一味地在语数外的题海中苦苦挣扎;在升学考试的堡垒中喘息,认识不到体育锻炼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关系,死扣书本,头昏脑胀。忙得不亦乐乎,伤了身体也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所以如何让学生改变理念,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良好的体育课程理念,值得每位体育教师深思。因此,我们就农村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目的是抓好农村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

1 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

1.1 农村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开课情况

通过下乡走访,对乡镇农村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开课情况做了一定的了解,10所学校当中能有3~4所学校能够完成正常的课时,以较大的中学一体的学校为例,学校有小学有25个教学班,配备两名体育教师,一名教师12节课,一名教师13节课,中学18个教学班,两名体育教师每人18节课,远远不能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计划。

1.2 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配备情况

通过下乡走访各学校的总体专业体育教师短缺,有的乡镇一个学校就一名体育教师,有的乡镇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都保证不了,学生每周只能上一节体育课,还有的中小学一贯制学校没有一名专业的体育教师,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男教师上课。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年轻的专业体育教师很短缺或者是借调到其他学校,还有的师资力量不足的到社会上聘请的代课教师,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1.3 教师的备课情况

通过对中学的走访发现,备课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学校用电子教案,有的学校用传统的教案,但是体育教师的教案都能符合标准认真备课,并完成备课任务。有的学校成立体育组还进行集中备课提高业务水平。

1.4 大课间和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实施情况

大多数农村学校能够认真完成大课间和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大课间开展形式多以广播操和自编舞蹈为主,每天锻炼一小时多以体育活动为主,但是有个别学校受到人员紧缺,场地制约等因素未能开展大课间活动。

1.5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面

这次调研以听课为主,目的是为了掌握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授课情况,期间每个学校都在室外看了一节体育与健康课,总体上授课情况良好,教师能够积极认真的备课,课上也能与学生积极的互动,在讲授技能的过程中也能认真的完成,但是受年龄和专业的限制有的教师这方面还是有些欠缺。

1.6 动态拉升准备的开展情况

动态拉伸准备活动作为一项研究课题,成为农村的体育教师必备技能,利在准备活动上减轻学生的运动损伤,从而达到理想的运动效果,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通过实际勘察,我们看到动态拉伸的普及效果良好,体育教师能够认真完成推广动态拉伸任务,认真学习,教授学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动态拉伸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得到了体育教师的一些反馈意见,大家统一认为这套动态拉伸对学生减少运动损伤,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体现在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上和中考体育加试上。

2 改进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策略

2.1 破常规

首先,解决“课时计划”的束缚。在课程标准要求的范围内,体育教师结合本校实际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授课内容,科学编制授课内容,把学生喜欢的,都能参与进来的内容引进来。教授锻炼的技巧,培养学生的锻炼协调性,让他们“想玩、会玩”。

其次,打破原有体育课的常规。不必强调课堂的模式化,教师和学生要融为一体,要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伙伴,平等、和谐地一起参加锻炼。不必强调队伍如何整齐,只要能够听到教师的讲话,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即可, 体育教师还要像演员一样,率先垂范,做好运动示范,科学运动,不是瞎跑,乱玩。教师要身体力行,用师兄般的温暖来教导学生,要把将那些枯燥的教学内容,转换成成趣味情景游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味掌握知识的快乐。

2.2 有理论

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某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地身体练习,不重视体育理论教学,身体练习虽然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有关运动生理学、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体育常识对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则更为重要,有了这些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既锻炼了身體又学到了知识。笔者从事体育教学后,在一次篮球课上讲到传切、空切、联防等篮球战术配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在配合教师进行战术示范时表现迟钝、紧张,结果花费了许多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笔者又组织学生看录像,结果学生不仅被录像中的扣篮等精彩场面所吸引,而且对教师说的战术配合也一目了然。纷纷感叹原来篮球比赛还真不是个单兵作战,也是个集体的竞技项目。

2.3 重个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学生观,那就是,体育课中学生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教育的主体,应调动其主动性。体育课好比灵动的海洋,学生好比是海洋中的遨游者,在体育课上学生的活动是有组织、自由、主动参与的。只要自己在课上不断地从事体育活动,身心都会得到锻炼,无论是体能、技能水平,还是健康水平都会不断提高,如果学生总是被动地应付体育课的学习,那么不会绝在体能、技能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学习的兴趣也不会形成。因此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按兴趣上课,使学生的特长从小就有所发展,体育教师针对特长,集中系统的训练培养,那么学生的体能和竞技水平都会不断提高。要区别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量力而为,合理安排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项目,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养成热爱锻炼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堂高效率的体育课不仅提高了运动效果。同时会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的信念,科学的锻炼习惯,绝不因为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应忙碌而淡忘体育,缺乏锻炼。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这便是初中体育课无形的效果。在高度竞争的21世纪,随着新时代的开启,专业化、信息化的时代的到来,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身心素质的提升使我们完成工作,享受社会福祉的必要保障,为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请每一位从事体育教育的工作者珍惜重视每一堂体育课吧!

参考文献

[1] 陈刚刚.对现行课程标准背景下体育教学目标的再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9(S2):56.

[2] 王佃成.要重视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J].商情,2008 (2):124.

[3] 许文鑫.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快乐体育调查研究初中体育
如何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理念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课战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