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贵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
2018-10-26夏肖林
摘 要:通过论述贵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提出对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新理解,即要追寻传统体育项目历史背后的来源、故事、传说,将其上升为事实文化供开发和利用。对当地农村中小学学生利用本族的传统体育进行文化植入,既可以培养民族自信、团结、凝聚又可以实现教育、传承以及解决教育资源匮乏的重要问题。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保护、传承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彝族 传统体育 文化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b)-0202-02
1 解析贵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
贵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流传于世居黔西北的彝族中间,经过千年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勤劳勇敢和顽强的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和生产劳动及繁多的战争中,同族群体集体创造的一种物态和精神文化。上千年的族群生活使这个群体享有同样的信仰和具有同样的民族价值观。民族群体成员高度意志统一、高度信仰统一、高度价值统一,逐渐形成这样的民族文化。它是独特的,具有异质性。封闭的地域、族群生活习俗、族群灵魂共鸣给创造博大的彝族文化營造了地利、人和的条件。其中的因生产需要、生产劳动和民族宗教及繁多的战争而创造出种类丰富、寓意多样的功能性、丰富性的以身体运动和动作来进行习、练、娱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今天的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经千年由本族群的成员自觉不自觉地在本土自觉传承,具有非常显著的地域性和生命性。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只有在一方水土上才有其生命活力,而且须要由本族人自行的去演绎其文化,这样的文化才更能具有彝人灵魂,并与彝族水土融合为一体,形神兼备,方得源长。
我国的发展和强大使国民的自信心有了大幅的提升,被西方文化侵蚀了多年的中国人渐渐清醒的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宝贵。这个“宝贵”即是指其不可再生性、不可创造性和不可复制性。具有着这“三性”的彝族传统体育生态已在彝族群体内部渐行渐远。当今经济发展席卷全球的总体趋势下,发展经济成为人们摆脱贫困一种强烈愿望,如何发展本地经济?人们开始思考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个背景下民族体育文化自然而然的上升成为一种文化资源。这种资源是多功能的又是互为矛盾的。既要对其进行开发,又要对其实行保护,欲将之利用又要更好的传承。然而传承是需要条件的,离不开本民族的群体和这个群体赖以生存的土地。离开这二个条件即会“水土不服”,也会成为无本之源和无土之木,将无法生存和传承。
2 贵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新解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称谓是现代学者冠以的一个规范性的总称。彝族传统体育实质上是彝族群体在上千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不断创造、不断修正、不断积累的丰富活动的集合。在这个集合范畴内的项目往往未被本族群的成员知觉,族群人以此为娱乐并进行着各种活动,如同家常便饭一样普通,成为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常态。经过一定历史的积淀便形成了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这个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与传统体育文化休戚相关,唇亡齿寒。文化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体育文化也是如此。它体现着族群成员的意志和思想,其产生和形成是渐进的、分层次的,是在彝民族不同的历史阶段而产生的。民族学者们把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分门别类的进行了规范,将它们按现代体育的常规分类法将其进行分类,即竞技类、表演类和娱乐类。这样的划分方法能够让人们对项目一目了然,且比较容易辨别。然而在遥远的彝民族发展历史上,彝民族传统体育的每个项目的产生的背后都有故事、有原因、有出处、有背景、有目的等,每一个项目都饱含族群先人的智慧和嘱托,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活化石。如果这样来理解和挖掘彝族传统体育文化,那么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文化资源来开发就更能够赋以更新一层的意义。
3 将彝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植入”的理解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村的生活方式逐渐趋向现代化,开放打破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彝民不再封闭。现代生活方式强烈冲击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遭到巨大的破坏。而这种生态一旦破坏极难恢复。彝族传统体育放到当今仍然有许多的功能和作用,如何让它继续发挥价值并得以弘扬和传承,人们开始思考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下,将其放入学校尤其是民族本地的学校来进行弘扬,重塑民族自信、重塑民族认同,传承本族的民族文化。
然而贵州彝族农村地区学校教学落后、资源缺乏。往往对农村学校的现状,很多观点会归咎于经费原因或设施设备缺乏的结果。要改变此种现状需要政府进行引导和扭转。针对民族地区就应该实施本民族的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在西方体育文化未侵入之前一直是本族人民健身娱乐的重要活动项目。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只是在历史上未被称为或未被意识上升到体育这个层次。实际上和实质上这些传承下来的原生态的活动早已是族人健身娱乐的选择项目。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以苏联的教育模式为版本在全国教育体制下实施并推行。从50年代自今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人们已将汉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在一起对全国适龄学校学生进行同一模式的实施和灌输,以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同胞不得不接受着这样的文化改造,导致年纪较轻的一代民族人对自己本民族缺乏认同感,模糊了自己的民族的特征和民族的文化。我们曾说,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固有文化,这个民族将不复存在。而现今的民族地区的民族人正在处于这样一个状态,这种状态即是为“被文化殖民状态”。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重塑民族文化形象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新时代时期的文化共识。而其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被保护和挖掘。这些珍贵资源曾一度被人遗忘,甚至面临消亡。当保护本民族文化共识被推崇后,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这些价值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健身意义,还有很好的教育传承意义。贵州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下,作为本民族人或本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文化瑰宝和珍贵资源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传承下来的“遗产”不但可以充实学校教育课程体系而且又可以让本族儿童、青少年得以“文化植入”。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利用最自然的物资制作成活动器材,并不需要大量的经费,既可以解决资金不足的关键问题又可以不需要依赖西方体育资源,让这些珍贵的遗产得到保护在自然的状态下得以传承。同时这种“民族文化的植入”正好可以让本族少年从小接受本族文化的熏陶,进而产生民族认同,使本族文化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固有性,维系本族的民族特征和民族信仰、民族价值,最终使自身民族文化保护稳定,不断传承和发展而得以永存。
4 结语
贵州彝族先民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因生产、生活、战争等演变创造了特殊、博大的文化,其中的传统体育文化放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现代彝民生活方式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体育生态也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然而传统体育优秀文化仍然可以起到凝聚、团结、和谐等的精神作用,我们可以挖掘传统体育项目背后的故事、传说,真正成为文化供旅游等开发利用。还可以将其作为课程文化资源植入儿童、少年的血脉,使得崇尚本族文化成为习惯、加强团结、和谐,同时可不用依赖西方体育而达到健身、娱乐、教育及解决经费等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2] 王明贵,王继超.水西简史[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
[3] 孙柱兵.基于SWOT分析的黔西北彝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6,14(4):25-28.
[4] 夏肖林,吴春雨,朱弘晶,等.黔西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7):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