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大理石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2018-10-26刘心开林旭
刘心开 林旭
摘 要:丙中洛大理石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香山-铺门前组(C1x-p),岩性主要为板岩、石英砂岩、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矿体呈层状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大理岩大理石、白云质大理岩大理石,矿石颜色变化受变质程度影响。为早石炭世沉积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的沉积岩,原岩沉积后受变质作用的影响发生变质最终形成大理石矿床,为区域变质型大理石矿床。
关键词:矿床成因 矿床地质特征 大理石矿床 云南省贡山县
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a)-0106-02
1 区域地质特征
丙中洛大理石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Ⅷ-3)、怒江蛇绿混杂岩(Ⅷ-3-3)内[1]。区域地质特征复杂,区域出露地层有前震旦、寒武、泥盆、石炭、二叠、三叠、侏罗、古近系地层[1,2],由于其特殊大地构造位置,主要发育有燕山期岩浆活动。接触、区域变质作用均较发育,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银、铁、金、绿柱石、大理石等矿产,其中大理石矿资源量最为丰富,具有丰富的亟待开发的矿产优势。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丙中洛大理石矿区地层出露简单,仅出露下石炭统香山-铺门前组(C1x-p),按照岩性可以划分为五段,各段岩性分别如下:
一段(C1x-p1):灰黄色砂质板岩、石英砂岩。厚50~4900m,与下伏燕山期花岗岩断层接触;二段(C1x-p2):浅灰白、白、浅粉红色块状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厚100~250m,三段(C1x-p3):灰、浅褐黄灰色钙质板岩、变质砂岩夹薄层状大理岩,厚170~1650m,;四段(C1x-p4):岩性为灰、白、粉、褐紫色中-厚层状大理岩,夹薄层板岩,厚80~270m;五段(C1x-p5):浅褐黄灰、深灰色砂质板岩、变质砂岩夹薄-中厚层状灰白、浅灰、灰色大理岩透镜体,厚>5000m,大理岩夹层厚15~6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1~4]。
2.2 构造
矿区断裂构造按方向可分为南北向、东西向两组,其中南北向断层控制了矿体分布范围,但对矿体形态、矿石块度及矿石质量影响甚微,而东西向断层对矿体形态、矿石块度破坏较大,对矿石质量有较大影响。
2.3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主要发育有燕山期灰色中—粗粒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
2.4 变质作用
丙中洛大理石矿地处福贡—贡山变质带,受区域地质作用的影响下石炭统香山-铺门前组(C1x-p),沉积原岩发生重结晶形成了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板岩、千枚岩等,加之本区断层构造发育,局部地区的也发生了构造动力变质作用和热力变质作用,主要表现在断层附近及岩石与岩浆岩接触带岩石变质程度加深,这使得本区不同区域的岩石变质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大理石矿。
3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内大理石矿赋存于石炭系下统香山-铺门前组二段(C1x-p2)、四段(C1x-p4)、五段(C1x-p5),其中二段(C1x-p2)、四段(C1x-p4)为主要赋矿层位。将赋存于二段(C1x-p2)、四段(C1x-p4)的矿体分别命名为:一、二矿层。
一矿层:矿体呈层状产出,走向近南北向,区域延伸>30km,总体产状75°~110°∠55°~88°,矿层出露宽100~250m,总体厚度稳定。矿石类型为灰白、浅灰色微-细粒大理石,次为白、灰、粉色微-细粒大理石。矿层矿石粒度南粗北细,颜色南净、白,北灰带杂,南北矿石质量存在差异。矿体内夹石为细-中粒大理岩或白云质大理岩,夹石与矿层产状一致,界线为渐变关系。
二矿层:矿体近南北向细长条带状分布,区域延伸长>30km。矿体呈层、似层状产出,产出形态与一矿层近同。矿层出露宽度80~270m。主要矿石类型为灰白、浅灰色微-细粒大理石,次为白、粉、褐色、灰色微-细粒大理石。矿层矿石粒度南粗北细、质感上南不如北细腻,颜色南净白,北灰带杂,南北矿石质量存在一定差异。与一矿层不同的是在本矿层夹有一层厚10~20m的白色微-细晶白云石大理石,质感细腻,水润晶莹,玉感强。夹石情况类同一矿层。
4 矿石特征
4.1 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
丙中洛大理石矿按照岩性划分为:大理岩大理石、白云质大理岩大理石,按照颜色、图纹变化可以将本区大理岩大理石划分为:白色微-细晶大理石、灰白-灰色微-细晶大理石、灰白-灰色细-中晶大理石、粉、绿、浅褐-褐等彩花微-细晶大理石五类。各种矿矿石特征如下。
(1)白色大理岩大理石:微-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少量铁泥质,抛光后为乳白色质感圆润细腻,部分带淡灰色条紋或云状图案,图案花纹具方向性。(2)白色细-中晶大理石: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少量白云石、石英。抛光后为乳白、淡黄色、带翠绿色点状图纹、带浅灰褐色云状条纹,部分带淡灰色条纹或云状图案,图案花纹具方向性。(3)粉、绿、浅褐-褐漆色等彩花微-细晶大理石:微-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少量铁质,剖光后呈粉、浅紫、浅褐-褐等色,主要为条纹状云雾状图案,图案花纹不具方向性,其装饰性较佳、可拼性能稍差。
4.2 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
(1)大理岩大理石矿主要化学成分:CaO 53.99%、MgO 1.59%、SiO2 0.27%、Fe2O3 0.07%、FeO 0.03%、Al2O3 0.02%。物理性质:体重2.71t/m3、吸水率0.13%、抗风化能力较强、抗压强度79MPa、垂直抗剪强度20.5 MPa、水平抗剪强度29MPa、抗折强度17.6 MPa、肖氏硬度37、耐磨度0.0889~0.15g/cm2、耐酸度98.54%~98.71%、耐碱度100.01%~100.02%。(2)白云质大理岩大理石矿化学成分CaO31.70%、MgO20.85%、SiO2 0.77%、Fe2O3 0.22%、FeO0.18%、Al2O30.14%。物理性质:体重2.74 t/m3、吸水率0.10%、抗风化能力较强、抗压强度129MPa、垂直抗剪强度27.5MPa、水平抗剪强度40.8MPa、抗折强度18.3MPa、肖氏硬度41、耐磨度0.12~0.17g/cm2、耐酸度98.55%~98.89%、耐碱度100.00%~100.02%。
5 矿床成因机制
矿床位于福贡-贡山变质带的西缘。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使沉积的石炭系地层发生变质作用,因此探讨矿床成矿时代较困难,沉积成岩后各期构造运动均可能对成矿均有贡献。华力西运动使该区第一次遭受变质,但该期地质作用产生的变质程度较低。对矿床影响最大为晚燕山期构造运动,燕山运动使该区遭受了大规模的褶皱、断裂、以致最大限度的被压缩,普拉底以南压缩更为强烈,与此同时有大面积的岩浆侵入活动,在普拉底以南地区岩浆侵入更为广泛,使得普拉底以南地区相对普拉底以北地区温度、压力增高,变质加深,甚至在普拉底以南地区出现熔融流动,发生混合岩化,从而使变质岩石经历了多次的变质作用,同时还有局部动力变质作用[1-3]。
综上所述,福贡-贡山变质带变质为多期地质运动的结果,经历多次构造运动使石炭系地层发生变质作用,使得原来沉积的碳酸盐岩发生重结晶变质作用,并最终形成大理石矿床。其中对矿床形成贡献最大的为燕山期构造运动。
参考文献
[1] 张盛江,刘心开.云南石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R].昆明: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云南总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