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大型斑岩型金矿特征及找矿前景
2014-04-30段留安杨晓勇汪方跃
段留安+杨晓勇+汪方跃
摘 要: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池州矿集区,累计金金属量大于22 t ,为池州地区首例大型金矿床。该矿床金矿体主要产在英安玢岩中,基本不伴生其他有益金属元素,为独立金矿床。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描述,结合已有斑岩型金矿的成矿模式,同时利用以往对该含矿岩体U-Pb锆石定年及相关地球化学研究,综合分析认为该矿为产在早白垩纪岛弧背景下的贫铜斑岩型金矿床,同时局部矿段在成矿过程中还经历了热液叠加作用。矿体产出严格受NE向构造岩浆岩带控制,含矿岩体出露面积小于1.0 km2,属于典型的小岩体成大矿。运用“相似类比”、“矿床谱系”、“趋势外推”、“综合信息评价”等原则,指出该矿具有特大型金矿的潜质;同时,受同一NE向构造控制的乌石、白虎山及自来山等同期岩浆岩发育地区,具有与抛刀岭金矿类似的成矿条件,是未来工作的重点靶区;发育于上述同期岩浆岩之间的志留纪地层中的破碎带蚀变岩、与斑岩型矿床配套产出的低温热液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床等,都将是外围工作的重点研究地区。
关键词:斑岩型金矿;英安玢岩;贫铜斑岩;矿床成因;找矿前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志码:A
0 引 言
斑岩型铜金矿床是铜或金矿床最重要的工业类型之一[1-6],一些富金矿床金储量可达300~2 500 t。在北美科第勒拉造山带, 斑岩型铜矿床约占各类铜矿总储量的80%,斑岩型金矿床约占各类金矿床总储量的60%[7]。1905年,美国犹他州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斑岩型铜金矿(Bingham铜矿,伴生金储量933 t),1972年Sillitoe建立了经典斑岩型铜成矿模型[8] ,随后在环太平洋陆续发现一大批超大型富金斑岩型矿床,如印度尼西亚的Grasberg矿(2 500 t)。斑岩型矿床主要产于与洋壳俯冲有密切联系的岛弧及陆缘环境[9-10],也可以形成于碰撞造山带中[11-12]。
抛刀岭金矿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南部约20 km,其采矿权面积仅1.48 km2[13-14]。2010年初,笔者受邀组织了该区的深部勘查工作,经初步验证,该区累计金金属量达到22 t以上,确认为大型金矿床。据统计,安徽省截至2010年共发现金矿70余处,其中大型金矿4处,除铜陵天马山层控矽卡岩型金矿(约26 t)为独立岩金矿外,其他均为伴生或共生岩金矿[15]。抛刀岭金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现的首个大型独立斑岩型金矿床[16-17],有着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前人对该矿床关注及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总结,同世界斑岩型铜金矿模型进行了对比,对该矿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判断,并指出了该矿床的找矿潜力和外围找矿方向,以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寻找该类型金矿起到借鉴作用,同时进一步丰富该地区成矿理论。
1 区域地质背景
池州矿集区处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聚区与九瑞矿聚区之间,位于扬子板块的北东缘、大别造山带与江南地块之间的下扬子台褶带中,属于贵池—繁昌断褶束中段;区域上,自南华纪中三叠世以来,沉积了以碳酸盐建造为主、碎屑岩建造为辅的一套地层。近EW向的基底断裂和印支运动形成的NE向构造带组成了本区主要构造格局,燕山运动使早期形成的褶皱、断裂及其配套的构造组合进一步强化、解体及再组合,伴随而来的高碱高钾的中、酸性岩浆活动频繁,为本区内生金属成矿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来源、热液及成矿空间(图1)。
2 矿区地质特征
研究区位于小福岭—自来山倾伏背斜西南段北西翼。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发育,多期次构造、岩浆岩活动为该区提供了较好的成矿条件和空间(图2)。
2.4.2 蚀变矿物组合类型及分带
由于岩体规模不大,为岩枝状的次火山岩,不具备完整的分带现象。根据蚀变矿物组合,大体可分为4个蚀变带[18]。
(1)黄铁绢云母化蚀变带在研究区内广泛发育,主要蚀变矿物为绢云母、黄铁矿、白云母。次要蚀变矿物为白钛石、金红石、赤铁矿、石英、毒砂等。
(2)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一般在近地表较发育,主要蚀变矿物为绢云母、石英、白云母、黄铁矿。次要蚀变矿物为金红石、白钛石、褐铁矿、赤铁矿、黄钾铁矾、高岭石等。
(3)青磐岩化主要蚀变矿物为绢云母、黄铁矿、含铁白云石、绿泥石。次要蚀变矿物为高岭石、石英、毒砂等。
(4)白云石黄铁绢云母蚀变带主要蚀变矿物为绢云母、黄铁矿、含铁白云石。次要蚀变矿物为石英、毒砂等。含角闪石的英安玢岩局部有此蚀变带。
金矿化与绢(白)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等关系密切。
3 矿床特征
3.1 矿体特征
截至目前,该区共圈定金矿体175个。其中:主矿体4个,编号1~4号,赋存于英安玢岩内;次要矿体11个,编号为5~15号,主要赋存于英安玢岩内,少数赋存于高家边组泥质砂页岩中,如14、15号矿体。主矿体和次要矿体累计金金属量16 451.43 kg,金平均品位(质量分数,下同)为1.85×10=-6,占整个矿区金属量的80.03%。围岩和夹石与矿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在主、次要矿体上下盘零星分布的规模小,连续性差的矿体均属小矿体。小矿体主要赋存于英安玢岩内,部分赋存于高家边组泥质砂页岩中。总体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英安玢岩中,少部分赋存于志留纪地层中(图4)[18]。
3.1.1 主矿体特征
圈定的1、2号主矿体分布于矿区东北地段,3、4号主矿体分布于矿区西南稍偏中部地段。主矿体赋存标高为-254.51~137.36 m,厚度变化系数为89%~135%,属厚度较稳定—不稳定型;品位变化系数为42.6%~55.2%,属金含量均匀—较均匀型(图4)。1、2号主矿体见图4(d)、(e),3号主矿体见图4(b)、(c),4号主矿体见图4(b)。4个主矿体均属于中等矿体规模,合计探获金金属量12 398.44 kg,平均品位为2.02×10=-6,其特征见表1。
4 矿床成因
抛刀岭金矿床主体金矿为含金英安玢岩,英安玢岩全岩矿化。矿与非矿没有明显界限,主要靠化学分析结果,并根据工业指标来区分矿与非矿。段留安等研究认为该区英安玢岩全岩地球化学显示为过铝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Pb)及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配分趋势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20]。与智利地区含矿岩浆岩相比,两件抛刀岭英安玢岩岩体锆石Ce=4+/Ce=3+值分别为6680~4729、1712~1 299,EuN/Eu*N值分别为046~065、050~085,显示了其具有较高的氧逸度特征,同时岩石判别图解显示其属于经典岛弧岩石。该岩体的成岩年龄为141~146 Ma,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大规模铜金成矿事件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和时间段,即由太平洋俯冲作用引起的洋壳和地幔楔熔融形成。
斑岩型矿床的特征为:细网脉和裂隙控制的浸染状铜铁硫化物矿物广泛分布于斑岩体内及其围岩中,与含钾硅酸盐、绢云母、青磐岩等蚀变岩共生,次为高级黏土化蚀变岩。在斑岩系统中,成矿小岩体与广泛分布的岩浆热液蚀变和矿化有密切的时空关系。成矿岩体一般侵位较浅(1~4 km),具有斑状结构,侵入体具有多相特征,在斑岩侵入体和临近围岩中广泛发育裂隙构造控制的蚀变和矿化;早期发育细脉和网脉(A型脉),过渡期为板状细脉(B型脉),晚期为贯入脉(D型脉)和角砾岩体[21-23]。从岩体特征,矿石类型,矿化蚀变特征,成矿特征及其发育的A、B、D型脉,角砾岩体发育等特征来看,抛刀岭金矿均符合上述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因此,该矿应为产在岛弧背景下的髙钾钙碱性的斑岩型金矿床。
抛刀岭金矿金品位一般为(0.50~3.00)×10=-6(0.50×10=-6以下不计),而在局部(如北东段23~33线)出现含浸染状或细脉状雄雌黄英安玢岩(少部分为含雄雌黄粉砂岩)[图3(f)、(g)],这种类型的矿石金品位一般为(3.00~12.00)×10=-6,这种低温类型金矿可能是成岩成矿过程中大气降水参与成矿或者受后期花园巩A型钾长花岗岩侵位,使金再次富集而形成。
综上所述,该矿床成因为斑岩型金矿床,并局部叠加了后期热液。
5 成矿前景与找矿方向
抛刀岭金矿由于受勘查资金和深部探矿权限制(-286 m采矿标高),虽然历次工作累计施工了69个钻孔、18 621.33 m进尺,但勘查程度相对还是较低。图2表明,除矿区中部范围勘查程度略高外,东北段、西南段甚至连普查程度都没有达到。中部矿体虽然控制程度较高,但只是相对于整个矿区而言,已知矿体的倾斜延深均未系统控制或控制不完全(图4),加强对已知矿体的控制,金资源量将进一步增加。同时,西南段42线单孔见到最大视厚度10 m、品位4.73×10=-6的金矿体,44线见到最厚达22 m、品位2.05×10=-6的金矿体[图4(a)],48线单孔见到视厚度8 m、品位149×10=-6的金矿体,显示西南段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和空间,需要对已知矿体倾斜延深或两侧进行工程控制。另外,48线向西南至64线矿界还有300 m的勘查空间,这些地段都有与主矿体类似的成矿条件。东北段25线向NE向延伸至57线约700 m的矿区范围只施工了ZK2904等4个钻孔,且均为见矿孔,说明该地段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因此,依据“相似类比”、“趋势外推”、“综合信息评价”等原则[24-26],推断抛刀岭矿区范围内尚有巨大的找矿空间,进一步对已知矿体进行工程控制和对东北、西南段未知区域进行探索控制,有望使该区接近或达到特大型金矿床规模。
同时,运用“相似类比”、“矿床谱系”、 “综合信息评价”等成矿预测原则[24-26],判断抛刀岭周边存在与斑岩型金矿配套的中低温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近年来,在抛刀岭金矿东侧紧邻的石门庵—西冲和铜山牌一带发现的热液型金、银、铜、铅锌等矿体就是例证。抛刀岭—乌石—丁冲NE向构造岩浆岩带,控制了抛刀岭英安玢岩、乌石花岗斑岩、白虎山花岗斑岩等斑岩体(图1),乌石、白虎山地区地质背景与抛刀岭金矿相同,地表已发现多处金矿(化)体,且存在多处物化探异常,因此,乌石、白虎山作为小型金矿床(点)应该有进一步找矿空间和价值。从区域成矿条件分析,自来山—抛刀岭—乌石—丁冲NE向构造岩浆岩带应该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今后该地区找矿要重视寻找与抛刀岭英安玢岩同时期的斑岩体及志留纪地层中的隐伏岩体,同时志留纪地层中的NE向构造破碎带或矿化蚀变带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该类含金蚀变岩型金矿已在铜陵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27]。另外,相邻两个NE向岩体之间的发育有志留系蚀变粉砂岩,可能预示着深部有隐伏斑岩体存在,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6 结 语
(1)总结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大型斑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判定该矿床为贫铜斑岩型金矿床;运用“相似类比”和“趋势外推”原则,判定该矿床具有特大型金矿潜质;运用“相似类比”和“矿床谱系”及“综合信息评价”等原则,对抛刀岭外围地区找矿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位于同一条NE向构造带上的同期岩浆岩出露地区为重点找金地区。
(2)结合相邻地区最新研究和探矿成果,指出抛刀岭一带志留纪地层中有存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可能性。由于没有C、H、O、S等同位素数据的支持,对金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4 矿床成因
抛刀岭金矿床主体金矿为含金英安玢岩,英安玢岩全岩矿化。矿与非矿没有明显界限,主要靠化学分析结果,并根据工业指标来区分矿与非矿。段留安等研究认为该区英安玢岩全岩地球化学显示为过铝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Pb)及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配分趋势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20]。与智利地区含矿岩浆岩相比,两件抛刀岭英安玢岩岩体锆石Ce=4+/Ce=3+值分别为6680~4729、1712~1 299,EuN/Eu*N值分别为046~065、050~085,显示了其具有较高的氧逸度特征,同时岩石判别图解显示其属于经典岛弧岩石。该岩体的成岩年龄为141~146 Ma,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大规模铜金成矿事件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和时间段,即由太平洋俯冲作用引起的洋壳和地幔楔熔融形成。
斑岩型矿床的特征为:细网脉和裂隙控制的浸染状铜铁硫化物矿物广泛分布于斑岩体内及其围岩中,与含钾硅酸盐、绢云母、青磐岩等蚀变岩共生,次为高级黏土化蚀变岩。在斑岩系统中,成矿小岩体与广泛分布的岩浆热液蚀变和矿化有密切的时空关系。成矿岩体一般侵位较浅(1~4 km),具有斑状结构,侵入体具有多相特征,在斑岩侵入体和临近围岩中广泛发育裂隙构造控制的蚀变和矿化;早期发育细脉和网脉(A型脉),过渡期为板状细脉(B型脉),晚期为贯入脉(D型脉)和角砾岩体[21-23]。从岩体特征,矿石类型,矿化蚀变特征,成矿特征及其发育的A、B、D型脉,角砾岩体发育等特征来看,抛刀岭金矿均符合上述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因此,该矿应为产在岛弧背景下的髙钾钙碱性的斑岩型金矿床。
抛刀岭金矿金品位一般为(0.50~3.00)×10=-6(0.50×10=-6以下不计),而在局部(如北东段23~33线)出现含浸染状或细脉状雄雌黄英安玢岩(少部分为含雄雌黄粉砂岩)[图3(f)、(g)],这种类型的矿石金品位一般为(3.00~12.00)×10=-6,这种低温类型金矿可能是成岩成矿过程中大气降水参与成矿或者受后期花园巩A型钾长花岗岩侵位,使金再次富集而形成。
综上所述,该矿床成因为斑岩型金矿床,并局部叠加了后期热液。
5 成矿前景与找矿方向
抛刀岭金矿由于受勘查资金和深部探矿权限制(-286 m采矿标高),虽然历次工作累计施工了69个钻孔、18 621.33 m进尺,但勘查程度相对还是较低。图2表明,除矿区中部范围勘查程度略高外,东北段、西南段甚至连普查程度都没有达到。中部矿体虽然控制程度较高,但只是相对于整个矿区而言,已知矿体的倾斜延深均未系统控制或控制不完全(图4),加强对已知矿体的控制,金资源量将进一步增加。同时,西南段42线单孔见到最大视厚度10 m、品位4.73×10=-6的金矿体,44线见到最厚达22 m、品位2.05×10=-6的金矿体[图4(a)],48线单孔见到视厚度8 m、品位149×10=-6的金矿体,显示西南段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和空间,需要对已知矿体倾斜延深或两侧进行工程控制。另外,48线向西南至64线矿界还有300 m的勘查空间,这些地段都有与主矿体类似的成矿条件。东北段25线向NE向延伸至57线约700 m的矿区范围只施工了ZK2904等4个钻孔,且均为见矿孔,说明该地段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因此,依据“相似类比”、“趋势外推”、“综合信息评价”等原则[24-26],推断抛刀岭矿区范围内尚有巨大的找矿空间,进一步对已知矿体进行工程控制和对东北、西南段未知区域进行探索控制,有望使该区接近或达到特大型金矿床规模。
同时,运用“相似类比”、“矿床谱系”、 “综合信息评价”等成矿预测原则[24-26],判断抛刀岭周边存在与斑岩型金矿配套的中低温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近年来,在抛刀岭金矿东侧紧邻的石门庵—西冲和铜山牌一带发现的热液型金、银、铜、铅锌等矿体就是例证。抛刀岭—乌石—丁冲NE向构造岩浆岩带,控制了抛刀岭英安玢岩、乌石花岗斑岩、白虎山花岗斑岩等斑岩体(图1),乌石、白虎山地区地质背景与抛刀岭金矿相同,地表已发现多处金矿(化)体,且存在多处物化探异常,因此,乌石、白虎山作为小型金矿床(点)应该有进一步找矿空间和价值。从区域成矿条件分析,自来山—抛刀岭—乌石—丁冲NE向构造岩浆岩带应该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今后该地区找矿要重视寻找与抛刀岭英安玢岩同时期的斑岩体及志留纪地层中的隐伏岩体,同时志留纪地层中的NE向构造破碎带或矿化蚀变带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该类含金蚀变岩型金矿已在铜陵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27]。另外,相邻两个NE向岩体之间的发育有志留系蚀变粉砂岩,可能预示着深部有隐伏斑岩体存在,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6 结 语
(1)总结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大型斑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判定该矿床为贫铜斑岩型金矿床;运用“相似类比”和“趋势外推”原则,判定该矿床具有特大型金矿潜质;运用“相似类比”和“矿床谱系”及“综合信息评价”等原则,对抛刀岭外围地区找矿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位于同一条NE向构造带上的同期岩浆岩出露地区为重点找金地区。
(2)结合相邻地区最新研究和探矿成果,指出抛刀岭一带志留纪地层中有存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可能性。由于没有C、H、O、S等同位素数据的支持,对金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4 矿床成因
抛刀岭金矿床主体金矿为含金英安玢岩,英安玢岩全岩矿化。矿与非矿没有明显界限,主要靠化学分析结果,并根据工业指标来区分矿与非矿。段留安等研究认为该区英安玢岩全岩地球化学显示为过铝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Pb)及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配分趋势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20]。与智利地区含矿岩浆岩相比,两件抛刀岭英安玢岩岩体锆石Ce=4+/Ce=3+值分别为6680~4729、1712~1 299,EuN/Eu*N值分别为046~065、050~085,显示了其具有较高的氧逸度特征,同时岩石判别图解显示其属于经典岛弧岩石。该岩体的成岩年龄为141~146 Ma,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大规模铜金成矿事件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和时间段,即由太平洋俯冲作用引起的洋壳和地幔楔熔融形成。
斑岩型矿床的特征为:细网脉和裂隙控制的浸染状铜铁硫化物矿物广泛分布于斑岩体内及其围岩中,与含钾硅酸盐、绢云母、青磐岩等蚀变岩共生,次为高级黏土化蚀变岩。在斑岩系统中,成矿小岩体与广泛分布的岩浆热液蚀变和矿化有密切的时空关系。成矿岩体一般侵位较浅(1~4 km),具有斑状结构,侵入体具有多相特征,在斑岩侵入体和临近围岩中广泛发育裂隙构造控制的蚀变和矿化;早期发育细脉和网脉(A型脉),过渡期为板状细脉(B型脉),晚期为贯入脉(D型脉)和角砾岩体[21-23]。从岩体特征,矿石类型,矿化蚀变特征,成矿特征及其发育的A、B、D型脉,角砾岩体发育等特征来看,抛刀岭金矿均符合上述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因此,该矿应为产在岛弧背景下的髙钾钙碱性的斑岩型金矿床。
抛刀岭金矿金品位一般为(0.50~3.00)×10=-6(0.50×10=-6以下不计),而在局部(如北东段23~33线)出现含浸染状或细脉状雄雌黄英安玢岩(少部分为含雄雌黄粉砂岩)[图3(f)、(g)],这种类型的矿石金品位一般为(3.00~12.00)×10=-6,这种低温类型金矿可能是成岩成矿过程中大气降水参与成矿或者受后期花园巩A型钾长花岗岩侵位,使金再次富集而形成。
综上所述,该矿床成因为斑岩型金矿床,并局部叠加了后期热液。
5 成矿前景与找矿方向
抛刀岭金矿由于受勘查资金和深部探矿权限制(-286 m采矿标高),虽然历次工作累计施工了69个钻孔、18 621.33 m进尺,但勘查程度相对还是较低。图2表明,除矿区中部范围勘查程度略高外,东北段、西南段甚至连普查程度都没有达到。中部矿体虽然控制程度较高,但只是相对于整个矿区而言,已知矿体的倾斜延深均未系统控制或控制不完全(图4),加强对已知矿体的控制,金资源量将进一步增加。同时,西南段42线单孔见到最大视厚度10 m、品位4.73×10=-6的金矿体,44线见到最厚达22 m、品位2.05×10=-6的金矿体[图4(a)],48线单孔见到视厚度8 m、品位149×10=-6的金矿体,显示西南段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和空间,需要对已知矿体倾斜延深或两侧进行工程控制。另外,48线向西南至64线矿界还有300 m的勘查空间,这些地段都有与主矿体类似的成矿条件。东北段25线向NE向延伸至57线约700 m的矿区范围只施工了ZK2904等4个钻孔,且均为见矿孔,说明该地段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因此,依据“相似类比”、“趋势外推”、“综合信息评价”等原则[24-26],推断抛刀岭矿区范围内尚有巨大的找矿空间,进一步对已知矿体进行工程控制和对东北、西南段未知区域进行探索控制,有望使该区接近或达到特大型金矿床规模。
同时,运用“相似类比”、“矿床谱系”、 “综合信息评价”等成矿预测原则[24-26],判断抛刀岭周边存在与斑岩型金矿配套的中低温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近年来,在抛刀岭金矿东侧紧邻的石门庵—西冲和铜山牌一带发现的热液型金、银、铜、铅锌等矿体就是例证。抛刀岭—乌石—丁冲NE向构造岩浆岩带,控制了抛刀岭英安玢岩、乌石花岗斑岩、白虎山花岗斑岩等斑岩体(图1),乌石、白虎山地区地质背景与抛刀岭金矿相同,地表已发现多处金矿(化)体,且存在多处物化探异常,因此,乌石、白虎山作为小型金矿床(点)应该有进一步找矿空间和价值。从区域成矿条件分析,自来山—抛刀岭—乌石—丁冲NE向构造岩浆岩带应该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今后该地区找矿要重视寻找与抛刀岭英安玢岩同时期的斑岩体及志留纪地层中的隐伏岩体,同时志留纪地层中的NE向构造破碎带或矿化蚀变带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该类含金蚀变岩型金矿已在铜陵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27]。另外,相邻两个NE向岩体之间的发育有志留系蚀变粉砂岩,可能预示着深部有隐伏斑岩体存在,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6 结 语
(1)总结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大型斑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判定该矿床为贫铜斑岩型金矿床;运用“相似类比”和“趋势外推”原则,判定该矿床具有特大型金矿潜质;运用“相似类比”和“矿床谱系”及“综合信息评价”等原则,对抛刀岭外围地区找矿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位于同一条NE向构造带上的同期岩浆岩出露地区为重点找金地区。
(2)结合相邻地区最新研究和探矿成果,指出抛刀岭一带志留纪地层中有存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可能性。由于没有C、H、O、S等同位素数据的支持,对金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