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和减少变电站建设中几种裂缝的技术措施

2018-10-26孙玥

科技资讯 2018年13期
关键词:控制策略变电站施工质量

孙玥

摘 要:变电站建设中工程建设是主要的内容,而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作业中,混凝土墙体开裂一直是困扰施工作业的难题。在变电站建设中出现裂缝,不仅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由此变电站裂缝预防以及控制施工质量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预防和减少变电站建设中几种裂缝的技术措施为课题,详细阐述了变电站建设中裂缝的施工控制策略。

关键词:变电站 土建裂缝 施工质量 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a)-0041-02

在变电站建设中出现的土建裂缝,究其缘由一方面是自然环境因素导致的土建裂缝,由于温度变化以及气压等条件引起的热胀冷缩效应和沉降应力,使得变电站建筑墙体结构变形,进而出现土建裂缝问题;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变电站外部的动荷超过了建筑的负载程度。具体来说,引发土建裂缝的原因,第一,材料缺陷。主要包括材料的收缩性、刚性强度以及稳定性等内容。第二,温度变化因素。由于温度变化,钢筋混凝土骨架和墙体产生的应力与温度应力发生失衡,进而出现裂缝。第三,填充墙体面积过大造成裂缝。填充墙体的长度和高度与裂缝出现的几率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墙体建筑距离大于3m就很容易出现墙体变形。第四,施工工艺不符合相关的规定。在变电站施工建设上,施工工艺不达标造成的土建裂缝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变电站建筑质量的重要方面。

1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

因此,在选择施工材料时,施工单位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图纸要求,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尤其是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质量。首先,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筛选。通常情况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稳定性是保障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必须达到28天加气混凝土砌块才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才能够在建筑承重以及自然环境的风化作用下保证整体建筑的质量。其次,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施工环节主要注意的事项。在具体的施工存储中,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摆放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存储,比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堆放不能够超过2m,如果及其混凝土砌块的存放环境是室外,要做好相应的防雨措施,避免因为潮湿或者工地存放地积水过多造成加气混凝土砌块稳定性不符合建筑使用标准的情况发生。另外,在具体的施工作业中,通常情况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能够与其他水泥材料混合使用,因此,要清除施工场地的杂质,避免因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环境不干净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出现。在砌筑时,一定要保持砌块的缝隙平整,做到横平竖直。

2 缩短变电站填充墙体的高度和长度

根据变电站土建裂缝出现的原因分析,变电站填充墙体的高度过高或者长度过长都会增加裂缝产生的几率,缩短填充墙体的高度和长度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与砌块之间的应力,从而减少墙体变形,防止土建裂缝的出现。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作业中,施工单位要组织好施工人员安排,做好相应的施工作业准备,比如,遇到变电站的建筑墙体过高或者过长的施工情况时,可以在填充墙体内增加构造柱,增设构造柱或者圈梁能够有效地减少填充墙体的数量,减低填充墙体的高度和长度,有效地提高填充墻体的稳定性,降低出现土建裂缝出现的几率。另外,相关的施工人员也要从保障建筑质量的高度出发,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确保施工工艺符合建筑要求。

3 钢丝网保护设计

在变电站建设中,钢丝网是非常有效的裂缝预防措施。钢丝网保护设计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设置3层,钢丝网第一层保护设计,在变电站土建墙体抹灰前,在混凝土柱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相连位置设置一层钢丝网,这样既能够确保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的纯洁性,同时也能够消除连接位置应力不均衡的问题,有效增加填充墙体的抗拉强度,避免出现土建裂缝的产生;钢丝网第二层保护设计,主要是处于变电站整体工程建成后,由于自然环境、建筑材料因素等造成的土建裂缝情况出现的考虑。具体操作是在土建墙体两个顶角45°位置设置钢丝网,辅助土建墙体增强结构强度;钢丝网第三层保护设计,在填充墙外侧设置钢丝网,以增加建筑墙体的基础强度,防止土建结构出现裂缝。总体来说,钢丝网保护设计主要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通过增加建筑墙体的抗拉能力,防止土建裂缝的出现。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作业中,相关的施工人员既要确保钢丝网的质量,又要按照相应的设计要求进行钢丝网的设置,避免因为人为因素造成土建裂缝的出现。

4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在我国变电站的土建裂缝的原因分析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很多土建裂缝的出现都是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再好的建筑材料应用,也是没有任何效益可言的。因此,为了保障变电站建设的质量,减少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裂缝出现几率,就需要施工人员从自身做起,不能因为施工环境恶劣出现消极施工的态度。

第一,加强混凝土施工工艺。在我国变电站的建设中主要采用框架结构原理运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墙体施工作业的。因此,要严格按照加气混凝土施工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比如,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顶砖施工上,通常要保持倾斜,这样才能够使墙体和顶砖连接的更加紧密,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可以延长顶砖的建筑时间,通常在半个月之后将顶砖与梁底和墙体进行契合,以此增加填充墙体的强度,减少顶砖与墙体出现土建裂缝。另外,施工人员在墙体开槽的作业中,要充分考虑预留墙体之间的空洞,避免因为墙体受力不均造成墙体变形。

第二,墙体抹灰工序的施工工艺。在具体的墙体抹灰作业中,首先,施工材料配比上的工艺要求。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墙面抹灰的配比,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具体的墙面抹灰作业的要求标准,避免因为强敌抹灰施工过程中出现干缩裂缝或者强度裂缝,而且要特别注意施工材料的水含量,减少墙体因为温度问题发生的干缩现象。其次,抹灰作业的工艺要求。在进行墙体抹灰工序时,一定要控制好抹灰的厚度。如果抹灰厚度超过10mm,则要采取分层抹灰的方法进行施工,如果抹灰厚度超过35mm时,施工人员则需要在厚度高的地方进行钢丝网设置,增加墙体抹灰的稳定性。最后,养护阶段。在墙体抹灰结束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墙体进行为期7天的洒水保湿养护作业,以此提高墙体的质量,避免因为干缩出现墙体裂缝。

第三,在变电站的施工工艺要求上要遵循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既要求施工单位统一的指挥、有效组织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也需要各个施工人员能够端正工作的态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点滴的积累和重视才能够确保变电站建设的质量。

5 结语

由于变电站承载了数个百吨重的变压器,地面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强,再加上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具有质量问题难修复、自然因素干扰多、质量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很容易在变电站建设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土建裂缝等工程质量问题。因此,在建设中,既需要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同时也需要施工人员的高度协调,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措施来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才能够较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才能够提高变电站承受自然因素影响的强度,保障变电站正常的运营。

参考文献

[1] 雒亿平,邓永婕,苟娟霞.浅析变电站GIS设备基础大体积砼裂缝及湿陷性黄土基础处理方法[J].科技传播,2011(8):185.

[2] 赵飞驰.1000kV荆门变电站重要设备基础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探究[J].科技风,2009(10):9-10.

[3] 贾春俊.35kV变电站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与防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57-158.

猜你喜欢

控制策略变电站施工质量
前馈控制策略指导下的母乳口腔护理在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防的效果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智能箱式变电站的应用探讨
采用并联通用内模的三相APF重复控制策略
刍议110?kV变电站运行维护措施
PWM整流型变频调速系统降电容控制策略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