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析
2018-10-26陈希
陈希
【摘 要】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情感教育成为了培养人才的关键性手段及理念,受到了广大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视。情感教育独有的互动性、交流性与感知性,成为了最符合小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之一。因此,本文笔者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下 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由认知和情感教育两部分构成的,其中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优势是极其明显的,如培养学生的心灵美、思想美与行为美,非常有益于学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能为学生将来的顺利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但从实际教学中仍能够发现,情感教育并不受重视,较多老师只将之当作一种认知手段。因此,想要有效提升教与学的质量,就需要合理运用情感教育来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主要内容分析
1.亲情教育内容
亲情主要指家人之间的爱与感情,实质就是体现无私的爱。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亲情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家人对自己的默默付出,让学生尝试着去爱别人。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接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和将来社会的安定有较大的关系。实际教学过程中亲情教育需要和思想品质教育进行融合,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亲情。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表达亲情的课文,如《妈妈的爱》《秋天的怀念》《可贵的沉默》等,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这些亲情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学会感恩,增进亲人间的情感。
2.友情教育内容
语文教材中之所以有友情情感教育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善待他人,并在好朋友的互相影响下积极向上的发展的情感。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会选择善友、同進步。当朋友有困难时要第一时间伸手友情之手,开心的时候要及时分享给好朋友,共享快乐。所以在进行亲情相关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将生活中的案例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为透彻的理解亲情,从而珍惜自己的友情。此种亲情教育非常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师生情感教育内容
师生情感如何对于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素质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学校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说扮演着父母的角色,良好的师生情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效提升学生的素质。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想方设法与学生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共同融入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情境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还能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让学生对老师有尊重、感恩之情。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构建合理的情境,产生情感共鸣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活泼爱动、好奇心强及理解感悟能力差的特点,学生的这些特点会局限情感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元素,为学生创造特定性较强的环境,渲染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轻松的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又能够真实的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最关键的一点是当学生自主感知到课文主旨时,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其学习积极性及兴趣会得到完美提升。比如在学习《白杨》课文时,此篇课文有较为深层次的情感,需要学生由课文表面描写的白杨坚韧不拔的特征来体会祖国边陲建设者不畏艰险与不屈不挠的精神,此时如果仅靠老师的讲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需要播放白杨的幻灯片,让学生真实感受白杨生活环境的恶劣与艰辛,真正意义上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形成情感共鸣。
2.借助美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美读就是针对作者写文章时的情感及背景来阅读文章,该激昂时就进行激昂的朗读,该婉转时就需要运用婉转的情感进行朗读,此种声情并茂的朗读方式能将原本无声的文字,转化为一种有声音、有情感的语言,能使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真正的忘却自我,进入到文章所描写的情境之中。比如在学习《难忘的一课》课文时,其中有一句话在文本中频繁出现,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每一句出现的场景进行分析与理解,从而运用正确的朗读情感来进行朗读,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在美读的基础上激发其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深挖基础上升华情感
每篇课文都有其情感主线,需要老师在仔细揣摩作者的同时,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挖掘,循循渐进的培养小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自己的情感。比如在学习《一定要争气》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童第周努力求学的争气精神,可以将学生的实际学习及生活事件导入其中,让学生将科学家作为榜样,好好学习与努力成才。
【结 语】
情感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需要合理实施于教学各环节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质、精神品质等的培养,让学生情感不断升华的同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魏钧芬.中国校外教育,2015(18)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模式及其应用【J】.章和芹.中国校外教育,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