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乡土集市”环境下幼儿 游戏活动资源的创新应用
2018-10-26陈昕睿
陈昕睿
【摘 要】
随着学前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关于《幼儿园指导》纲要的践行和落实显得十分重要,要想对幼儿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就要能够积极发挥出游戏的功能和作用。教师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要能够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从而让幼儿多方面与大自然、社会和生活接触,给与他们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根本上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欲望和兴趣。本文就针对乡土资源在幼儿游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乡土集市 幼儿游戏活动 资源利用
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来分析,城鄉各类幼儿园在实际教学中都要能够根据要求来开展素质教育,而游戏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能够更好地对幼儿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但是,游戏活动要能够具有较多的物质材料,才能够进一步满足幼儿提出的探索需求[1]。乡土资源作为重要的一种教育资源,具有贴近幼儿生活、贴近本土风土人情的特征,并且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进行利用和创新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教育和成长条件,更好地对指导纲要进行落实和践行。
所以,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模拟“乡土集市”活动,并且从实际状况出发和幼儿家长以及孩子一起对自然材料进行挖掘和收集,做好分类工作,积极构建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特征的游戏区域,在探究过程中做好资源利用和创新。
一、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来创设趣味性和特色性较强的游戏
针对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园来说,因为周边设有农田、村庄、集市,也有较多的河流、庄家、树木和花草,他们丰富多彩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并且吸引他们的感官,逐渐成为他们探索和学习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来到集市,通过自己的感官体验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这就能够让主题性的游戏得到开展[2]。例如《田园烧烤》等,这种游戏活动不仅能够弱化教材的束缚作用,还能够让活动空间得到拓展,发挥出“乡土集市”资源在幼儿活动中的价值。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参观各种规模较大的乡村烧烤店,让他们对烧烤产生兴趣,结合这些兴趣来创设游戏农家乐,不仅能够开拓幼儿的视野,还能锻炼他们的手工操作能力。
二、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游戏趣味性
每个地区都拥有不同的乡土文化资源,他们的生活比较贴近这些资源,不同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内涵和价值,这些是不可复制的资源[3]。教师可以将这些乡土特色资源根据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征来进行选择以及设计,并且将其直接应用到游戏活动中,给孩子和家长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很多地方逢年过节村里都比较热闹,都会宴请戏班来表演,表演过程中所塑造的各种形象深受幼儿喜欢,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捕捉这一状况构建《地方方言》这种乡土活动,让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资源得到发挥,并且邀请具有丰富戏剧表演天赋的爷爷奶奶前来助教,通过观看各种图片或者VCR来让孩子们加深对形象的理解,并且在家长的带领下化妆表演,并且使用地方方言来对经典故事情节进行展示,这一主题活动就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角色的不同艺术形象,体验到表演创作带来的乐趣,不仅能够让校园活动得到丰富,还能够积极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让幼儿对地方传统文化以及方言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通过对乡土材料创新来开展个性和区域活动
乡村中有很多可以随手利用的玩具材料,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对这些乡土材料进行收集,在游戏活动中投放,从而诱发幼儿产生更多的创造动机,例如为幼儿准备芋头、地瓜、萝卜、马铃薯、扁豆、大蒜头等乡土材料,提供这些辅助材料让幼儿在自己想象的基础上来实现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动手制作,例如将萝卜变成小白兔、小猪等;将马铃薯变成小朋友等,让幼儿在观察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趣味性的作品[4]。
【结 语】
总的来说,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大力支持,并且乡土资源作为全新的一种动力,逐渐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结合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冲击,幼儿教师要能通过各种措施来为新的教学互动注入“动力”,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和能力,对各种自然资源中的情趣要素进行挖掘和使用,通过有效组合、巧妙设计来让幼儿在玩耍过程中充分学习,体验出教学指导纲要中的新理念,将教育活动和幼儿生活结合起来,让幼儿回归到自然淳朴的状态中。
(注:本文系钟楼区“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期成果。)
【参考文献】
【1】黄爽.浅谈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回归生活【J】.北方文学(下旬),2017(8)
【2】王晓樊.试论幼儿游戏中教师角色的偏离与回归——对安吉游戏的思考【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3)
【3】殷铭佳.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
【4】董建凤.区域材料满足幼儿游戏需要的路径选择【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