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的显摆

2018-10-26鲁桂林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单霁翔乾隆皇帝库房

鲁桂林

乾隆皇帝不光诗写得多,所拥有的印章数量也无人匹敌。故宫中就收藏了一枚乾隆皇帝在退位时用和田玉为自己刻的印章。这枚印章很重,难以搬运,一直被藏在地下库房,外面的木制印盒受损严重,平时很少拿出来公开展示。

有一天,中央领导来故宫博物院视察,院长单霁翔觉得机会难得,让工作人员将这枚“形象”大为受损的印章搬出来,工作人员不情愿搬,建议院长三思而后行,可不能让领导看到这印章背后的“陰暗面”,否则怪罪下来,大家吃不了都得兜着走。

单霁翔不慌不忙,偏要显摆“丑陋”的一面,请大家把印章摆在显眼处,让领导看到印章木盒损坏的全貌。然后,单霁翔迎面走向领导,如实汇报,由于保管不善,印章的印壳已破败不堪。领导诧异地问:“这么贵重的文物,为何保管不善呢?”

单霁翔解释说,由于库房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保管水平落后,当时的保管设施条件只能设定一个固定的温度和湿度,然而这样的条件更多的是为了保护一些特别珍贵的字画,其他类型的文物则没有被考虑在内,这枚印章就成了“受害者”之一。

领导思索良久,问单霁翔,如果改善保管设施,估计需要多少钱?单霁翔早已成竹在胸,回答说,需要4个亿。领导大为吃惊,但细想,如果没有办法保护下去.损失将会更大。

领导接着问:“地下库房有多少文物?”

“九十多万件,面积22000平方米,世界上最大的库房,可是设施简陋,安全隐患严重,里面霉味扑鼻,人不好受,长存于此的经典文物也不好受啊。”单霁翔对答如流,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领导很快同意了单霁翔的改善方案并作出批示:“上对祖先,下对子孙,我们这代人要对中国文物负责,一定要把这件事在当代做好。”

选自《智富时代》

猜你喜欢

单霁翔乾隆皇帝库房
石化某库房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要点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下)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上)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中)
和单霁翔的四次“偶遇”
乾隆皇帝与平桥豆腐